贫困女大学生被骗后离世,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骗局?

综合  2016-08-24 17:36

今年18岁的徐玉玉家住临沂市罗庄区高都街道,是临沂第十九中学高三应届毕业生。因为母亲残疾,父亲靠在工地打工挣钱,徐玉玉家境贫寒,生活节俭,学习也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今年的高考中,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

8月19日下午4点半左右,有个陌生手机号码打到徐玉玉母亲李女士的手机上,对方声称有一笔助学金要发给徐玉玉,当天是最后一天。因为之前曾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徐玉玉信以为真,就按对方的要求赶到附近一家银行,通过自动取款机领款。

根据徐玉玉之后的叙述,她通过自动取款机操作后并未成功。对方得知她带着交学费的银行卡后,要她取出卡上的9900元,把钱汇入指定账号,对方再把她的9900元连同助学金2600元一起打过来。毫无戒备的徐玉玉按照对方的说法操作后,再与对方联系,没想到对方手机已经关机。

徐玉玉意识到家人省吃俭用积攒下的学费被人骗走后,冒雨骑车回家,在母亲面前非常懊悔、自责,哭得很伤心。当天19点多,徐玉玉与父亲一起到派出所报案。从派出所返家后,一向身体健康的徐玉玉坐在三轮车上突然昏厥,之后被紧急送到医院。21日晚9点30分左右,徐玉玉最终抢救无效还是离开了人世,医生给出的死亡原因为“呼吸心脏骤停。

无独有偶,8月19日,临沂市河东区汤头镇派出所接到一起报警,女大学生说自己被骗了,经警方询问,原来是该女大学生遭遇了电话诈骗,家里东拼西凑的6800元学费被骗光。目前,警方已对此事立案调查。

而在绵阳上大一的四川少年郝晓飞(化名)今年7月份更是被诈骗者“光顾”了两次。7月2日下午,因3万元学费被骗光,专程到北京寻找骗子的他(本报于7月4日报道),再次遭遇连环骗局。一个准确在电话里准确说出了他的姓名、网购订单编号、网购物品的骗子让郝晓飞在手机上绑定的农业银行卡被洗劫一空,爷爷奶奶仅有的近8000元存款瞬间被转走,只剩0.54元。

到底为什么这样的案件频频发生

1、利用电信运营漏洞

记者了解到,徐玉玉接到的诈骗电话为“171”开头的号码,在江苏、广东、福建、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均发生过涉及170/171号段的电信诈骗。以170/171号段为主要服务平台的虚拟运营商,不自己建设通信网络,而是租用实体运营商(电信、联通、移动)的网络开展电信业务。部分基层民警反映,因170号段实名登记不严、实际归属地不明等,颇受诈骗犯罪嫌疑人青睐。骗子也都能

,而网上的信息是谁在传播,泄露的源头在哪儿?追查难度很大。

诈骗电话

2、通过网络信息售卖获取个人信息

在“QQ查找”中输入“网购数据”,便会出现了170余个收购、出售各类数据的QQ群。加入所谓的交流QQ群,便可从“内部信息系统”中随机抽取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和购买记录等,5元1条,10条起交易。现在通过网络,不法分子只要花费不高的成本,便可获得批量的个人信息。

而据统计,目前个人信息泄露主要路径有:网购、快递单、保险单、火车票、酒店住宿、航班搭乘、信用卡办理、移动电话号码办理、各类学校注册信息、各类网站论坛会员个人信息、名片代印机构、房屋中介记录、各种问卷调查、各种优惠卡、信用卡存根、扫取二维码、以及公共wifi的连接。从网上买到个人信息

那么,如何防止被诈骗的事情发生呢?

1、注重个人隐私信息,提高警惕。

我们的个人隐私信息通常会储存在手机或电脑中,平时在使用的过程中,尽量及时更新系统软件,填补漏洞;并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不要将自己的核心信息保留在手机或电脑中。平常使用时,不要随便连接公共性质的免费wifi,不要随便扫取二维码。在处理旧的手机、电脑时应注意个人信息的彻底删除和清理。

公共免费wifi

在平时上网购物、注册账号、发送个人简历等需要登记个人信息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先确认官方网站信息属实,填写时尽量不要泄露核心的个人信息。诸如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能简就简,(网购)尽量不留自己的真实姓名。类似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不要留下!

2、在办理转账等金钱交易手续时要保持理性。

在平时使用手机时,应谨慎接听陌生电话;接到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时不要随便点击信息中的链接;

凡收到关于金钱交易的信息,应在官方平台上再三核实无误后再办理,办理时也应谨慎的截取关键信息(证据),如转账记录等;

万一不慎被骗,如何止损?

1、请及时报警,并积极配合警察工作,不要幻想骗子会怜悯你的遭遇,办理退费。

2、及时与银行取得联系,办理冻结或挂失。

【实习编辑】冯颖妍 申一劭 魏圣力

编辑 陈海燕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