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商西
2016-08-23 11:16
在杭州,出门无需带现金,只要有手机就能搞定吃穿住行。这个以西湖美景著称的城市,已经悄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之城。
有高校的研究报告显示,杭州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互联网+政务”渗透系数均列全国之首。大数据还推动杭州的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型,形成智慧城管的“杭州模式”。
餐厅、超市、出租车大都能刷手机支付
“杭州真是一个花不掉现金的城市。”今年4月,刘女士从北京搬到杭州工作。离开北京那天,她在机场取了一万元现金。4个多月过去,还剩下8000多元。
她发现,杭州市区所有的菜市场,都可以用手机支付,哪怕只买了一把青菜;在大大小小的餐厅用餐,甚至叫外卖,只需刷刷手机就可以买单;出门,租个公共自行车,打个出租车,也都可以手机支付。有次深夜,刘女士在路边买了份夜宵,摊主不收零钱,掏出手机让她转账。
目前,杭州4万多家餐饮门店中,有2.2万家可用支付宝买单,超过95%的超市便利店、超过98%的出租车都支持移动支付,美容美发、KTV等休闲娱乐行业也都已覆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公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在全国337个城市中,杭州的数字普惠金融排名第一,其中在移动支付、征信领域、理财业务、投资和保险等各个领域,杭州都居于全国首位。
上述榜单中,上海、北京、深圳分列第2-4名,广州排名第7。
全国99个城市的景点,可用支付宝购买门票
中国的移动支付已走在全世界前列。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新发布《全球消费与融合调查报告》,调研数据显示,66%的全球受访者表示愿意使用移动钱包业务,中国的比率更高达84%。
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超过100万家餐厅、80万个停车位、超过1400座加油站可以扫码支付。此外,全国2万多家体育场馆及场所可以通过支付宝预订,全国99个城市的景点门票可通过支付宝购买。
移动支付日益深入老百姓的生活。在全国超过373个城市,移动支付覆盖了水、电、煤、电视缴费等服务;在163个城市,支付宝可以提供交通违章查询,并在64个城市可缴纳罚款;在杭州,刷支付宝就可以坐公交车,而在广州、深圳、苏州、宁波、郑州、南宁6个城市,用支付宝可以购买地铁票。
更方便的是,全国2000家医院可以通过支付宝入口挂号,近600家大中型医院可以用支付宝缴费并查询诊疗报告,看病不用带着现金或四处找ATM机取款了。
刚毕业大学生、农民通过芝麻信用获贷款
早在2014年,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发布平台就上线运行,归集了公安、市场监管、环保等40家政府部门、9家公用事业单位近13亿条法人和自然人信用信息。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个平台包括“信用杭州”门户网站,法人数据库和自然人数据库,公共信用信息发布系统、现场查询系统、政府联合监管系统。
杭州市发改委还联手芝麻信用,推出“城市信用报告查询”服务,查信用、用信用正在成为杭州市民的习惯,线上线下联动的信用数据分享机制,也成为全国城市信用建设的创新首例。
芝麻信用是一家第三方个人征信公司,通过分析大量的网络交易及行为数据,对用户进行信用评估,以“芝麻分”来呈现个人信用状况,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已有数百万杭州市民用这一信用评估获得金融服务,其中约80万人没有传统征信信贷记录,包括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蓝领、农民等,他们获得的授信总额度超过25亿元。
信用免押模式的盛行,让各类押金在杭州慢慢消失。用信用,约11万杭州市民享受了免押金酒店服务,入住和退房时间大大缩短,还有1万多人次用信用享受了租车、扫码租公共自行车等服务,累计免除租赁押金超过4400多万元。
“互联网+政务”提速智慧城市发展
在“互联网+政务”的时代,基于网络的移动便民服务平台,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效率,昔日“跑断腿”“排长队”的现象逐渐改观。
早在去年,杭州市民就率先体验了支付宝的“城市服务”功能,如今全国已有347个城市入驻这个城市服务平台,服务项目包括政务办事、医疗、交通出行、充值缴费等9大类56种,用户超过1亿。
比如,手机在手、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公积金到账、余额情况,还能看贷款进度,广州上线了全国首个支付宝提取公积金的申请窗口,南京、潮州则开通了支付宝缴税功能。
不同地区对服务的偏好也不尽相同。数据显示,警务类服务、气象环保服务在广州颇受欢迎,超过4706万人次使用了港澳通行证续签服务,超过1862万人次使用了出入境查询,违章查询、缴纳罚款、一键挪车、台风查询等使用人次也超千万。
杭州还先后出台了建设智慧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管理等文件,覆盖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社会信用、市场监管、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国民教育、劳动就业、养老服务等领域,并利用大数据,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今年6月发布的《“互联网+政务”报告(2016):移动政务的现状与未来》显示,全国“互联网+政务”的渗透系数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别为杭州、武汉、上海、芜湖、宁波、南昌、福州、广州、青岛以及北京。
◆数读
杭州政府权力事项瘦身七成
早在2014年,杭州就在全国率先开展权力清单制度试点。目前正从纵深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权力事项清减率达70.8%。
四张清单,主要指政府的权力清单、政府的责任清单、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政府部门的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一张网”指浙江政务服务网。
杭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朱师钧向记者介绍,浙江政务服务网杭州平台已形成“2+4”的功能板块:按主题、按部门对全省政务服务资源进行全口径汇聚,阳光政务、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数据开放4个专项板块具有网上晒权、网上行权、网上惠民、数据利民功能。
在简政放权的同时,杭州的商事制度改革也走在全国前列。去年5月,杭州在全国率先实施“五证合一”登记改革。此前,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由工商、质监、国税、地税、人力社保、统计等部门分别办理、各自发证(照),改革后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份证照”,以“一照五码”的形式实现“五证合一”,使企业办证时间由25个工作日减少至两个工作日。
此项改革去年6月在浙江全省推行,今年10月1日起将向全国推行。
信息经济贡献近半GDP增长
杭州今年上半年GDP增幅10.8%,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朱师钧介绍,当前杭州的三产结构为2.8:36.6:60.6,也就是说,服务业占比超过6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5%,服务业投资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9%,服务业税收对税收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85%。
其中,信息经济发展十分突出,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等产业发展快速。
杭州市经信委信息经济推进处处长王理生向记者提到,在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增长势头乏力的大背景下,杭州2014年提出了以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一号工程”,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去年,杭州全市实现信息经济增加值2313.85亿元,增长25%,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14年的18%上升到2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
王理生介绍,今年1-6月,杭州全市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1193.76亿元,同比增长26.2%。他认为,这体现了新旧动能、投资结构的变化,旧动能下降,新动能逐步提升,信息经济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