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坚持叫郎平,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2016-08-22 08:21

中国女排队员袁心玥(左)和朱婷在颁奖仪式上观看金牌。30多年女排精神传承至今。新华社发

这段历史难被复制

这是一段很难被复制的历史———八强战面对东道主巴西队,过去8年间,交手19次,连续输了18次;四强的对手,在小组赛就输了一个遍。

“输过,没服过。”

最终,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中国女排,五局苦战力克巴西队,挺进里约奥运会四强。赛后,郎平一度哽咽,挨个拥抱了队员。含泪微笑,一言难尽。浴火重生后,是凤凰涅槃。

半决赛迎战荷兰,两局以大比分落后,姑娘们不急不躁,一分一分耐心追,一球一球狠狠打。最终以3比1打败荷兰杀入决赛。

郎平再次泪洒赛场。她轻吻、拥抱或安慰着孩子们。

赛后,一位记者要求郎平用英文,尽管“铁榔头”英语口语流利,但还是霸气地先说起中文:“心脏都受不了,我没见过这么激烈的场面。”

强者不是没有眼泪,只是含泪奔跑。上一次郎平落泪,还是2015年9月6日。缺少核心球员的中国女排以3比1力克日本队,第四次斩获世界杯冠军,拿到了中国三大球队伍的第一张里约门票。

那前后,她哭了两次。出征前一天,女排队长惠若琪因心脏问题无法随队出征,郎平跑到储物间偷偷哭了;夺冠后,看似平静的她泪水夺眶而出:“一度认为老天太折磨我们了,但最后老天看我们挺努力的,送给我们一个世界冠军!”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颁奖仪式上。

“五连冠”下成英雄

上世纪80年代,排球是最燃的运动。80年代成就了女排精神,成就了郎平女神。1978年10月,郎平加入中国女排。此时她17岁,身高1米85。她弹跳力强,摸高可达3.17米,技术变化多,攻击凶猛,作为主攻手,外号“铁榔头”。

“那时全民偶像只有两个:一个是小鹿纯子,一个是郎平。”

1981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在为数不多的黑白电视机或收音机前,全国人民见证了这一天: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惊天一扣,中国队3比2艰难获胜,夺得首个女子排球世界杯冠军。

只有那个年代的中国女排,能穿透黑白电视荧屏变成彩色。于是,整个中国沸腾了。当时,女排姑娘收到的贺信电、纪念品达3万件,仅郎平一人就收到3000多件。

都说“国民宝宝”是需要水平的,比如“国民老公”“国民岳父”。而带头的是“国民铁榔头”———7场比赛,扣球407次,命中率近50%,得79分。

郎平也过了一把“报红”瘾———人民日报开了她的专栏,各地报刊寻找她的故事,教科书写上了她的故事,邮票贴上了她的画像……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郎平神话达到巅峰,她率领中国女排勇夺桂冠。这是中国女排的黄金时代———1981年首夺世界杯,首个世界杯冠军;1982年秘鲁登顶,首个世锦赛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折桂,首个“三连冠”;1985年再夺世界杯冠军;1986年荣膺史上第一个“五连冠”。

伴随球队的“五连冠”,郎平也收获了个人的最高荣誉———连获三大赛冠军M V P (1982世锦赛、1984奥运会、1985世界杯)。

从那时起,她已是英雄。

1986年退役后,郎平拒绝了北京体委副主任的职位,并于1987年4月,选择公派自费去美国留学。边读书,边在大学、夏令营做教练,刚到洛杉矶时,高昂的消费使这位昔日冠军只好寄人篱下,穿的衣服,都是奥运会代表团制服,一套衣服相当于国内好几个月工资。借汽车、借钱买衣服。

多年后,郎平认为这些起起伏伏奠定了她的第二次起航:“8年的海外生活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把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身上早就没有了‘五连冠’的包袱,倒是大家还在把‘五连冠’当一回事。”

袁心玥英勇救球。新华社发

从零开始到王者归来

“不要感觉赢一场球就多么了不起,大家赞赏的是这种拼劲。咱们从零开始往上奔,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赢下巴西赛后,郎平对姑娘们说。

从零开始,与她第一次接手中国女排时处境,如出一辙。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1998年世锦赛银牌,两次决赛,均惜败于正处“白金一代”的古巴队。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但郎平还是递上了辞呈。

几乎24小时的高强度工作,病痛折磨,昔日的世界第一主攻手,膝盖已经老化到70岁水平。“女儿向我跑来时,我不敢抱她,我怕抱不动她。”心力交瘁,有心救队,无力回天。

那之后,郎平消失了很久。再次出现,已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平大战”,郎平率美国队击败陈忠和执教的中国女排,中国女排最终无缘决赛。

那一段时间,有球迷不理解:为什么郎平要带着外国球队打中国?事实上,在1999年离开中国后,曾有多支国家队抛出过“绣球”,为了不再给困境的中国女排制造对手,郎平拒绝了所有国家队邀请,栖身意大利摩德纳。

2005年,她才告别了意大利,开启了美国征程。

郎平在一次采访时透露,去美国的前提是:“在看到2003年和2004年中国女排连夺世界杯冠军和奥运会冠军之后,确信中国女排已经走出低谷,才在2005年接受了美国女排的邀请。”

然而,始料未及的是,中国女排“黄金一代”老去的速度如此之快。2004年奥运会之后,中国女排就开始滑坡。直到2008年,举国关注的北京奥运会半决赛上,她率领的美国女排击败了中国女排。郎平当时跟美国队员说,她内心复杂,但作为职业教练,她一定会全身心做好该做的事情。

不过,郎平潜意识里把自己当做“C HINA的一员”,差点儿在训练时间表“CHN”一栏签上自己名字。“我把中国队的训练时间记成了美国队的,翻译跟我沟通,我才意识到,又把自己当成中国队教练了。”

郎平(右)眼含热泪拥抱队员庆祝。新华社发

2009年8月,被恒大集团老板许家印诚意打动的郎平,回国执教。当时,恒大集团正在筹建全国首家职业化的女排俱乐部。

2013年4月25日,郎平以“救世主”的宿命再次执掌女排教鞭。那时,中国女排4年换了3位教练,已经陷入绝境。

“再出发”前,郎平多次表示,身体条件已不允许她担任国家队教练。时任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潘志琛三顾茅庐,把中国女排的困难一次次向郎平陈述。当时郎平尚有恒大合同在身,为打消郎平的后顾之忧,许家印找到郎平,大力支持她回归国家队执掌帅印,并承诺,“合同继续履行,岗位工资待遇不变”。

多方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再不出来抡两锤,那还算“铁榔头”吗?她决定再拼一回。因为很久没练的缘故,第一锤亚锦赛没抡好。但随后两年时间里,郎平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调教队伍,朱婷、袁心玥、张常宁……一个个年轻好手脱颖而出;世锦赛亚军,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接着,郎平王者归来。此刻,距离上次中国女排雅典夺冠,已经整整过去了12年。再次将姑娘们送上决赛的郎平,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犒劳自己的方式竟然是———“别告诉队员啊,我不让她们吃方便面,我每天晚上都吃方便面,没办法,一比赛心情就紧张,所以吃点面条……”

向郎平致敬,向她辉煌的世界冠军生涯致敬。

有人说,中国体育需要100个郎平。在中国男足、中国篮球颜面尽失之际,女排夺得世界冠军就像一场及时雨,扛起了中国体育的旗帜。无论是30年前还是现在,游走在排球最前线的郎平,始终透彻地体会着如何承受一个国家荣誉、全民期待之重,而这又何尝不是整个中国体育的使命。

编辑 杨小妍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