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08:30
一拆了之,的确简单。可“城市灵魂”又岂能说拆就拆?如果那些历史的见证、文明的标志都被毁了,那城市就真的空余一个个“躯壳”或“名号”了。
文|晓夕
一提四合院,就想起影壁连廊团团合围、老少同堂其乐融融的老北京,而一说石库门,人们也会立马想起中西合璧的雕花门楣,还有亭子间、老虎窗里发生的你侬我侬的老上海故事。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古老了五千年的中国,对新的迷恋真是于今为甚。拆旧建新,除旧布新,成了席卷华夏的城建狂潮——中东西部步调相当一致。像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库门都似乎不受推土机的待见,让人顿生广陵之叹。
就在近日,有媒体披露,1910年晚清重臣盛宣怀建造的101幢中式石库门,位于上海天目东路、安庆路一带的均益里,忽然被拆了,让周边百姓莫名惊诧。这均益里,还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呢,怎么就闷声不响地给“移”没了呢?均益里的中式石库门,气象与别处不同,屋顶采用的是中国传统斗拱风格,很透露出心系洋务的盛宣怀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认同。当年他家四公子曾一夜豪赌,输掉均益里的101套房子,一时哄传沪上。而今,上海则要再次“输”掉这片“活化石”,尘满面鬓如霜、刚刚从“闸北”改姓“静安”的均益里,将带着满腹掌故、百年沧桑,从此烟消云散,被绝然从大上海一笔抹去……
对于近些年来被抹去的大量老上海建筑而言,均益里只是沧海一粟。去年,同样是上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同样是近百年的联排石库门建筑,虹口区四川北路的公益坊、黄浦区淮海中路附近的光明邨,以及杨树浦路民国时期的巴洛克式警察局,也在一片“刀下留人”的呼声中纷纷被拆。它们都是上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简称“三普点”),但这顶薄薄的“红顶戴”,完全没法当成“安全帽”使用。
事实上,据媒体披露,自8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发展需要,上海约有70%旧式石库门里弄已被拆除。虽然很多老建筑都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却最终都难逃厄运。那么,如此接二连三地拆,谁给了开发商那么大的胆子,敢毫无顾忌去拆毁那些“城市的灵魂”?人家胸有成竹,说辞很现成,所谓“三普点”,严格说就还没有列入受文物法保护范围,只意味着经过评估有可能成为文物。所以,拆了也就拆了,其奈我何?而且还要争分夺秒地拆,免得真被认定为文物就不能拆了!
开发商当然是想要赶快拿地,拿寸物不存的地,拆是最容易的,一夜拆清,免得夜长梦多,被老百姓戳了脊梁骨——这样的事情,居然也屡屡发生在大上海,真是让人齿冷。要说国内哪个城市最有能力保护文物,恐怕非上海莫属。然而,这个城市屡屡发生轻慢历史、侵蚀“城市灵魂”的举动,让人相当失望。城市管理者,如果只重视经济发展而不重视人文环境的保护,如果只重视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那就是极其地不称职。
要论历史悠久、文物繁盛,上海和西安、洛阳、北京都没法比,按理,人文素养较高的上海,应该更珍重自己并不算长的历史、保护好自己。上海也确实想过保护石库门,比如数年前“新增四个历史风貌保护区,石库门弄堂被纳入”之类的新闻,曾让人且惊且喜。据说,石库门还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理由是有利于抢救城市遗产,传承优秀文化。
石库门建筑,大部分自抗战以后就未有修缮,为上海人遮风蔽雨近一个世纪,自己却一直在“拆”字圈中战战兢兢。再过一个世纪,它不知还有没有残骸可供后来者凭吊呢?已拥有厚实经济发展家底的上海,还能不能找回自己的精神家园?
古建筑是城市的灵魂,它不仅承载着一代代在这里生活者的记忆,更是构建城市独特人文风格的“基因”。而失去文化历史记忆的城市,就会是失血的城市,生活于其中的市民,终将失魂落魄,苍白、浮躁且缺乏自信与发展的底气。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城市传统风貌和个性;毁掉古建筑,就算建设再多新奇特的建筑,城市也会逐渐失去个性。上海,如果彻底失去石库门,只插烛似地林立着摩天大楼,那就真像极了纽约,像极了香港,那我们把“上海”丢到哪里去了呢?我们让郁达夫、张爱玲的文字,到哪里散发氤氲气息呢?上海小囡又到哪里寻找童年的秘密和打弹子、跳格子的笑声呢?
今天从历史中走来,未来始于足下。从某种意义上讲,乡村留得住青山绿水,城市尽可能的留住老建筑,都是在让灵魂的归宿有所寄托,也是在留下心灵的栖息地。保护好老建筑,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那么,如何保护?并不是说,像新天地那样,划块地方,把石库门当“遗产”供起来,把老石库门做成所谓“上海名片”,让洋人惊艳于远东风情。这样的“保护”,会让石库门最后的烟火气和生命力荡然无存。其实,欧洲就有诸多仍在使用的动辄两三百年历史的民居建筑,外壁斑驳而干净,木地板咯吱有声,壁炉还烧着和祖先一样的炭火。历史仍活在今天的生活里,文脉未断,温暖如昨。对古老建筑的“活化”,其实意味着要因地制宜地对文物建筑进行保护,赋予其自我的造血功能,在合理的利用中获得新的生命。石库门如蒙“延年益寿”,也一样能陪伴大上海在现代化的路上踏实安然地前行……
是的,这一切要比建新楼还要大费周章,重点是,“活化”比拆除的成本大得多,要投入巨资,且开发商没兴趣也等不起。
一拆了之,的确简单。可“城市灵魂”又岂能说拆就拆?如果那些历史的见证、文明的标志都被毁了,那城市就真的空余一个个“躯壳”或“名号”了。要遏制住那些对老建筑的“拆迁任性”,当务之急,至少先要在法律法规上再撑起一顶“保护伞”,让有历史价值的百年老建筑,不再是“准文物”的尴尬身份,使官员们审批、开发商们在拆的时候,多一些顾忌。学者们,人大代表们,刻不容缓呢,请赶紧建章立制,给诸如百年石库门等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老建筑正“文物”之名!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人民网评:“城市灵魂”岂可说拆就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