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10:24
近期,汕头老市区镇邦路骑楼修缮引起了汕头市民的关注,叫好的,批评的,议论纷纷。以汕头大学学子为主体组成的“山水社”,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写了一封非常有分量的信给相关部门,对修缮不足之处进行了批评,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情深意切,令人感动。其中指出:镇邦路骑楼修缮的最大缺陷就是直接用水泥浆平整外立面,用简单的方式消除墙体剥落的危害隐患。确实,修缮后与原貌对比,无论冰冷的灰色水泥立面质感,还是对部分残损窗花装饰的简单铲除,都一定程度上致使镇邦路骑楼面目全非,与历史沉淀传递的人文情感记忆都相差甚远,造成二次修复不可逆转的技术修复难题。当然,这里面问题较复杂,有修缮资金的缺口,有防范台风,消除危墙剥落对市民造成伤害,急于消除隐患的考虑……
这次修缮暴露了一个问题,首先,镇邦路骑楼原立面所采用的贝灰混合砂浆材料去那里找?懂得贝灰塑技艺的技工还有吗?我们对那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修复维护时,如何尊重历史原貌,在修缮过程中避免“简单”、“粗暴”,做到“修旧如旧”,确保它“丰韵尤存”?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进步,水泥这种廉价材料的出现以及它使用的便捷,致使潮汕沿海传统的贝灰生产日渐式微。贝灰生产的衰败,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由于传统的贝灰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炭烟雾并随风弥漫,贝灰窑几乎成了污染空气、制造交通事故的原凶之一。媒体的曝光追踪,环保部门的职能执行,致使潮汕沿海地区乡村以往随处可见的贝灰窑难以生存,从公开转入“地下”,特别是临近交通要道的贝灰窑生产已经基本绝迹。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贝灰窑生产确实有不合时宜的诟病,但是一刀砍,也带来不少问题。
在没有现代水泥材料之前,传统的贝灰生产是潮汕沿海原住民世代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建筑生产资料。生活在沿海的劳动人民因地制宜,捞取死亡的海贝壳体,发明了贝灰窑生产工艺,它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聪明与智慧,这是多么伟大的发明创造!大家想一想,潮汕大地那一座座老民居建筑的落成,哪一座不是由贝灰所建?里面那些让潮汕人引以为傲的贝灰塑装饰艺术,都离不开艺人对贝灰这种材料出神入化的创造性运用。如果从来没有贝灰生产,也就没有了向大海索取,以“搭蠗”为业这一获取特殊生产原料的行当,没有了贝灰,潮汕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艺术也就消亡了,贝灰塑、嵌瓷这些精美绝伦的装饰艺术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贝灰窑生产工艺,实质上是潮汕传统建筑艺术这棵大树的“根”!
现实中如果杜绝了贝灰窑生产,也带来了另一环境保护的问题,“搭蠗”行业的消失,沿海滩地的大量死贝得不到再生利用,同样也污染了海滩,生活中大量的蚝类贝壳得不到合理的处理和回收,也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记得我小时候,这些蚝类贝壳是可以卖钱的,并以此换来了作业本。因为这些蚝类贝壳都是生产优质贝灰的最好原料,有人专门收购。
本人始终认为:潮汕沿海传统的贝灰窑生产工艺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潮汕本土的传统文化特色。传统的贝灰生产工艺是构成潮汕建筑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生存与潮汕建筑艺术休戚相关,血肉相联。我曾在一些场合,建议将潮汕这一特殊的传统生产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项目进行申遗,并没得到响应与重视,甚至有人认为绝无可能。其实,这些认识都是缺乏辨证的唯物历史观所致。
所以,要保护好潮汕的传统建筑文化,首先,必须客观地看待贝灰这一传统生产工艺,并加以合理的保护,而不是一味剿尽!甚至要给予一定适度扶持,科学布点,进行适量的生产,使它得以生存,技艺得到传承,先给它生存权,再申请非遗项目,给予正名!这样,我们在修复潮汕旧建筑时,也就能做到“修旧如旧”,不为找不到材料而“粗制滥造”了!
撰文:陈志民(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