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梓威 穆玉洁 2016-08-16 10:43
银牌!北京时间8月15日凌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帆板RS:X级奖牌轮争夺结束,深圳帆板运动员陈佩娜以总积分66分拿到这枚奖牌。
“今天也许有一点点遗憾,但我已经竭尽全力。帆板比赛就是这样,我并没有太多的失误,但对手的发挥几乎完美。”9时25分,陈佩娜赛后第一次更新微博。照片上,她和其他获奖选手并肩站在领奖台上。
除了陈佩娜,参加本届奥运会的深圳籍运动员共有10名,包括何姿、易建联、黄博凯、刘虹、陈定、邹雨宸、李昊桐、梁美玉、莫有雪等,分布在跳水、竞走、短跑、篮球、帆板、撑杆跳和高尔夫等项目。
他们中,有深圳本土成长起来的运动员,比如两岁时随父母移居深圳、从滨河中学被发掘的篮球明星易建联,以及宝安历史上首位奥运选手、年仅20岁的撑杆跳运动员黄博凯;也有被引进深圳加以培养的运动员,比如里约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单人三米板银牌得主何姿,就是在1996年至1998年间被引进到深圳跳水队的首批6名运动员之一,以及14岁进入深圳体工大队竞走队的陈定等。
本期人物,我们将走进其中两名运动员的生活,了解他们登上奥运舞台背后的故事。
█帆板女神陈佩娜
从“差点退役”到里约摘银
“无悔过去,无惧未来,自信面对人生第一次。”8月7日,陈佩娜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条信息,地点是巴西里约热内卢,此时她已经进入紧张的备战。微博的一张配图上,陈佩娜正在专注地调整着自己的帆板;另一张照片上,她则带着酷酷的墨镜浅浅一笑,神情淡定。
在经历了10多年的历练和等待之后,陈佩娜夺得了世锦赛冠军,并在里约奥运会上摘银。然而,此前的一次伤病却差点断送了她的运动员生涯。
“无论得不得奖,她都是深圳的骄傲,盐田的骄傲。”陈佩娜的启蒙教练、深圳盐田帆板队总教练黄仪绍说。
同批队员早退役,她走到了奥运赛场
陈佩娜1989年出生于汕头市潮阳区海门。1999年,还在汕头海门小学读五年级的陈佩娜被筹建深圳盐田帆板队的教练选中,正式成为深圳籍帆板运动员。
陈佩娜是那一批运动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虽然身材瘦小,但非常敏捷。“当时我们都管她叫‘70’,因为她只有70斤。”在同门的师哥师姐眼里,陈佩娜是个调皮的假小子,再苦再难也从不哭鼻子。
“兴奋”和“刺激”是她对帆板的最初体验。拉帆、上板,从最基础的动作开始学起,并没有帆板基础的陈佩娜悟性很好,进步飞快。黄仪绍很快就发现陈佩娜是个好苗子,“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能吃苦,只要制定了目标,一定全力以赴去完成”。
休息期间,在训练场地也总能看到陈佩娜的身影。她清楚自己技术上的弱点和短板,在完成了教练规定的训练任务后,还会有针对性地给自己“加餐”。
与大海朝夕相伴或许是孤独的,但正是这种孤独,练就了她的独立与自信。“有时候器材坏了,离教练船非常远,就自己去处理和自救。”
天资加上勤奋,陈佩娜很快在帆板项目上崭露头角。2002年,陈佩娜进入广东省帆板队。在2005年全运会比赛中,她获得米氏帆板第二名的佳绩,同年进入国家队,逐步占据国家队主力位置。
如今,同一批入选的队员早已退役,只有陈佩娜一个人坚持走在帆板运动员的职业道路上,并且一直走到了奥运会赛场。
“除了脑子没坏过,全身没一处好的”
陈佩娜争取奥运入场券的道路荆棘密布。“每天都要训练,全身上下除了脑子没坏过,应该没有一处好的吧。”她淡淡地说着,仿佛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
在她刚进入国家队时,殷剑是队中的大姐大,而她还是一个小队员。不论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还是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陈佩娜都没能够获得参赛资格。
殷剑退役后,陈佩娜因为技术娴熟、战术清晰,成为中国女子帆板队当仁不让的佼佼者。然而,命运似乎在和这个倔强的女孩开着玩笑。落选伦敦奥运会、折戟辽宁全运会都不曾被击垮的陈佩娜,却因为一次伤病差点断送了自己的帆板生涯。
在训练中,陈佩娜发现自己的右臂越来越疼,到后来严重到上午训练完,下午已经无法再继续训练。经过医院检查,陈佩娜的右肘因为长期大强度地摇帆,造成疲劳性骨折。在医生的强烈要求下,陈佩娜停止了训练。
整整8个月的时间,陈佩娜远离了大海,远离了赛场,进行康复治疗。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陈佩娜非常认真地考虑是否要放弃。“要不就退役吧。”明明有潜质走得更远,却要就此停止,一想到这里,陈佩娜难过极了。
就在陈佩娜最低谷的时候,教练、家人、朋友给了她很多安慰和鼓励。黄仪绍鼓励她说:“我们都会遇到挫折,面对艰难要能够坚定地往前走,要不断地去完善自己,去让自己在一次次经历中变得成熟。”
伤愈之后的第一场比赛是在西班牙举行的世界杯资格赛,还没有完全找到感觉的陈佩娜成绩并不好。但在4个月之后的阿曼帆板世锦赛上,陈佩娜光彩四射,在大中小各种风力条件下均发挥出色,提前一轮夺得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在奥运级别的帆板世锦赛上摘金。
陈佩娜并没有在胜利的喜悦中沉浸太久。她总结说,这一次重大突破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过去十几年的运动生涯里,我始终觉得我的成绩不稳定是技术不全面造成的,今天我意识到思想的波动才是重要原因。”
不一样的奥运会,那些熟悉的对手
陈佩娜已经27岁。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这个年龄不小。她却笑着说:“还没老吧,我觉得自己才18岁呢!”黄仪绍表示,这正是一个运动员经验丰富、心智成熟的年龄。
在奥运备战期间,黄仪绍来到国家集训队和广东省队帮助她调整状态。陈佩娜却显得格外轻松。“我没有想着和谁去比,我就按照自己的计划推进。”她表示,人们给奥运会赋予了非常不一样的意义,但比赛中她面对的仍然是那些熟悉的对手。
北京时间8月8日,比赛开始了。在广东汕头的家中,父亲陈来喜熬夜观看女儿的比赛直播。一年到头很少见面,父女俩电话里只是聊聊家常,很少提及比赛,陈来喜怕给女儿带来压力。
开赛头两天,遇到了陈佩娜并不擅长的大风环境,成绩并不理想。8月12日,她奋起直追,总分从第9名飙升到第4名。在8月15日的奖牌争夺赛上,她最终不敌法国选手皮肯,获得一枚银牌。但夺得什么奖项,对陈来喜来说,已不重要。他兴奋地期待着女儿的电话,只想说一句“辛苦了”。
奥运结束之后干什么?记者曾问陈佩娜,她的回答是“念书”,并称之前在深圳大学完成了帆板技术的毕业论文,“在学校我想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新方向”。
█撑杆少年黄博凯
最大的对手是心态,更好的成绩在将来
“飞起来的感觉很棒。撑杆跳过杆的那一瞬间特别舒服,我喜欢成功之后观众的欢呼声。”尽管和黄博凯隔着一整个太平洋,但记者仍能感受到位于巴西的他,谈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嘴角正不自觉地上扬。
黄博凯,20岁,从小在深圳宝安长大,是宝安历史上首位奥运选手。他9岁开始练习田径,2013年以来在10余场国内外赛事取得名次,2016年2月在比利时IFAM室内田径赛上,他以5.70米的成绩夺冠并创下亚洲青年纪录。这也是里约奥运会的达标线。
尽管黄博凯未能晋级里约奥运会田径比赛男子撑杆跳高决赛,但他表示一定会继续加油。深圳市宝安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下称“宝安体校”)教练张勇认为,撑杆跳高出成绩大都在28岁之后,“黄博凯至少还能再参加三次奥运会,这次奥运是一种经历,更是一个锻炼机会”。
少有运动天赋,成名之路坎坷
黄博凯从小篮球就打得不赖。他的运动天赋在5岁时便有所表现。2005年,黄博凯在龙华二小(现高峰学校)读二年级时,学校体育老师发现了他的特长。之后,张勇发现了这棵“好苗子”,把他招入宝安体校。他和田径的结缘便始于此。
在宝安体校练习了一段时间的十项全能后,黄博凯发现这项运动并不适合自己。2006年,广东省体育运动学校(下称“省体校”)田径教练来宝安体校选拔人才,一眼就看中了黄博凯。他们说这个小孩悟性好,很适合练撑杆跳高。
黄博凯便进入省体校专攻撑杆跳高,随后入选广东省田径队。一开始,黄博凯觉得撑杆跳高很难也很惊奇。“我是因为有兴趣才尝试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嘛,慢慢深入了解,发现撑杆跳高也没那么难”。
黄博凯说,他的撑杆跳高启蒙导师是省体校的麦伟杰教练,“他帮我打好基础,对我帮助很大”。随后,他师从广东省省队教练黄恩发近4年。
2014年年底,国家队选中了他,Damien成了黄博凯的外教。参加里约奥运会,黄博凯的微博、微信朋友圈总少不了Damien的身影。他认为Damien技术指导较为细腻。
黄博凯的家人都支持他往运动员的方向走。“我们怕他坚持不下去,因为练习田径很辛苦。”父亲黄章华说。
一段时间后,黄章华发现儿子适应力挺强,疑虑就此打住。“走上这条路就得好好珍惜,虽然半年多没见,但他每天都会给妈妈打电话‘汇报’近况,听到他的声音就好像见到了他。”
黄博凯的努力得到了回报。2013年始,黄博凯参加国内外各项田径比赛,在10余场赛事中取得名次:2014年6月,黄博凯以5.25米的成绩夺得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冠军;2016年2月,他在IFAM室内田径赛上跳出5.70米夺冠并创下亚洲青年纪录;同月,在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上,他跳出了5.75米的个人最好成绩……
一度想放弃,最终变成熟
对运动员来说,训练及比赛受伤可谓常态,黄博凯也不例外。“去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前,我离达标线就差4公分,特别想跳到那个成绩,但一直跳不出来,整个人都好像晕了,差点发生危险。”
什么危险?黄博凯提供了一段训练视频:他在助跑之后开始起跳,未料跳高所用撑杆放置有误,到空中之后他并未越过栏杆,径直从起跳侧掉了下来。“啊”的一声大叫,他重重掉落在软垫旁的钢铁插穴中。“当时冒出放弃的想法,但还是选择坚持下去。”
伤在孩子身上,疼在爸妈心里。黄章华难免担心,这时黄博凯反过来安慰父母:“都是小问题,过两天就好了,我能照顾好自己。”
除了受伤,训练效果不好、比赛发挥不出水平也常常让黄博凯困扰。每到这个时候,他便会向家人倾诉。“去年有一段时间,黄博凯因为没能达到奥运撑杆跳高达标线,一直很沮丧,情绪也有些波动。”黄章华说,儿子曾经想放弃,家里人开导他要调整好心态。
黄博凯自己也会反思问题出在哪,是技能出了问题,还是心态没放正。随着时间推移,他变得愈发成熟。
“撑杆跳高这项运动要出成绩,大都在28岁之后,黄博凯还年轻,至少能再参加三次奥运会。”张勇建议黄博凯要不急不躁,在保护好身体不受大伤的前提下,多积累经验。
参加梦想赛事,不奢望有奇迹
北京时间8月14日早晨,央视直播了黄博凯参加的里约奥运撑杆跳高资格赛。电视解说员重点介绍了撑杆跳高室内世界纪录保持者法国选手拉维雷尼:“他的影响力和统治力都很大,一上场便能感觉到他的气场,这可能会影响年轻运动员的发挥。”
的确,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容不得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对黄博凯来说,调整好心态最为重要。在训练和比赛中,他认为最难的事不是挑战对手,而是挑战自己。“一旦要跳重要的高度,我的心态变化就会特别大。”
在奥运比赛前,黄博凯说,自己没有很高的目标,只希望稳定正常发挥。“这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赛事,我很兴奋,但奥运会仍给我带来了压力,所以我不奢望有奇迹,因为自己的水平摆在那里。”
在法国参加了半年集训的他,奥运前夕飞抵巴西继续训练,中间没回过一次深圳的家。尽管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但生活中依然有许多让黄博凯感动的瞬间。“感动的时刻太多了,爸妈的支持和开导、教练的耐心讲解、突破自己最好成绩的时候……”
严嘉明是黄博凯的师弟,2010年曾和黄博凯一同参加过集训。在严嘉明眼里,黄博凯虽然拿了很多名次,但丝毫没有明星架子,“他会和我们交流田径技术,还会发技术视频给我们学习”。
宝安体校副校长潘小玲对黄博凯印象很深:“他很有礼貌,节日都会给我们发微信祝福,回来深圳也会到宝安体校坐一坐。”
在得知黄博凯要参加奥运会后,黄章华很骄傲。他说:“这是属于我们家人和体校共同的荣耀。革命尚未成功,博凯仍需努力。他的成绩在同龄人中算是不错的,但他不能以年龄作为优势,要用成绩说话。”
记者手记
培养运动健儿的甜蜜与烦恼
从深圳到里约,如果乘坐飞机,算上转乘时间需要40多个小时。然而,输送一名运动健儿去里约奥运会赛场,则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沉淀。
近年来,深圳市青少年体育人才辈出,为国家输送了一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2011年深圳大运会,深圳金牌总数占我国选手所获金牌的10.7%。2012年伦敦奥运会,深圳选手获得2枚金牌、5枚奖牌的历史最佳成绩。截至8月15日,深圳运动员何姿、陈佩娜在里约奥运会上各获得1枚银牌……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提供了一组数据:2011-2014年期间,深圳向国家级、省级训练单位输送运动员38人,各体育传统校队在年度省锦标赛、省传统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达到400多人次。
深圳各个行政区也没有“闲着”。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方面,宝安区是深圳最早开始“体教结合”工作探索的城区,早在1958年便成立了宝安县业余体校,后更名为宝安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尽管如此,不少人也发现,参加里约奥运会的10名深圳运动员中,除了易建联、黄博凯等人外,“土生土长”的深圳人并不多。“此前深圳引进外地运动员较多,但问题随之而来,这些运动员来深读书、住房等问题都需要解决。”宝安体校校长彭玉华认为,深圳这座移民城市运动苗子应该有很多,未来应以本土培养为主。
众多奥运健儿和深圳这座城市一同成长。尽管深圳竞技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彭玉华仍然面临着一些“甜蜜的烦恼”:前几年宝安体校组织一次青少年游泳培训,来了200多人,其中不乏好苗子。“我们提着水果找家长,说小孩很有天赋,可以试着练一练,家长却不答应。他们认为当运动员得不到保障,风险太大。”
彭玉华建议,深圳应制订相关政策,保障运动员权益,降低运动员中学入学门槛,“不是所有运动员都能成功,他们的就业更需要得到保障”。
市文体旅游局表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尚未理顺,目前深圳高水平竞技体育队伍数量偏少,职业体育仍然面临发展瓶颈,这些问题亟须在今后的工作中推进解决。
【策划/统筹】张玮
【撰文】苏梓威 穆玉洁 【图片】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