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阳光驿站:两年阳光路

南方+  2016-08-15 10:18

每个周末,沈晓平总要抽出半天时间从白蕉赶到井岸新民路步行街。他并不是来逛街,而是穿上红色的志愿者马夹,在阳光驿站的窗口为路过的市民提供帮助。阳光驿站成立2年以来,凝聚了超180名斗门热心人的力量,成为他们向社会传递温暖正能量的平台。而暑期更多年轻面孔的加入又会让驿站的志愿力量更加充实。

驿站聚拢起斗门的热心人

在喧哗的井岸步行街,阳光驿站蓝色的外墙格外显眼。2014年6月28日,由斗门区文明办,团区委,区志愿者联合会共同建设的斗门区志愿服务阳光驿站亮相井岸步行街街头。从此,阳光驿站成为热心的志愿者们奉献力量的固定场所。

转眼间,阳光驿站已经走过两年。8月10日,记者走进这里。驿站仍旧像成立之初一样,向来往的市民提供着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只见驿站内各种雨伞、应急药箱等便民物资尽数码放,窗口还有各类应急指南等宣传单可供取阅。墙壁上挂着过往各种志愿活动的照片,展现着公益活动予以社会的向上力量。据介绍,目前阳光驿站主要服务职能包括提供便民雨伞、应急药品、便民充电、针线包、问路指引、公用电话等便民服务,还与各单位合作,不定期开展家电维修、爱心义诊等服务。而同时,它又是个宣传媒介,开展针对外地游客的斗门旅游推荐,针对本地市民的普法、防艾滋、防火防盗防诈骗等知识宣传。这里每月派发各类宣传单张超1500份。

对于斗门热衷公益的志愿者而言,这里又是一个凝聚志同道合的社会热心人的平台。以阳光驿站为窗口,更多热心人参与志愿者公益行动,在驿站及其他志愿活动平台上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如今,已经有近180名斗门热心人组成阳光驿站的志愿服务团队。每月超80人次值班,平均每周约15人参与值班,全年几乎365天无休。这里已经成为斗门区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

志愿者充满使命感

人来人往中,大部分行人都对驿站投以好奇的眼光。一年半前,沈晓平也是在一次偶然的一瞥中看到了阳光驿站。“当时看到就感觉这样的形式很好,决定留下来做这里的志愿者。”借助阳光驿站,晓平也走进了斗门区志愿者协会,成为斗门团区委、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亲子共读”等公益项目的志愿者。阳光驿站志愿者服务时间是周一到周日的早上9:00-11:30,下午14:30-17:00,每半天为一个班次。参与的一年半时间里,晓平每周都会抽出至少半天来这里做志愿者。在驿站的服务窗口,绝大多数的服务还是过往的市民游客询问关于问路的求助。现在正值暑假,也有不少学生询问如何参与志愿活动。

有很多人对志愿者存在不解,晓平又是怎么会选择在阳光驿站坚持至今呢?“社会需要更多正能量的东西,我感到在驿站提供志愿服务有一种荣誉感和使命感。虽然绝大部分来驿站寻求帮助的经历都很普通,但即使只是简单的指路,这也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至少我把正能量传递出去了,对社会就奉献了一分力。”晓平这样概括自己参与志愿活动的初衷和感受。

进一步打造品牌效应

阳光驿站在运作两年内,也曾经历最初人员参与度不高的困境。最少时,每月仅有30人次值班,每周五六个人参与。然而随着宣传的开展,越来越多人了解到志愿者活动的价值,参与人数越来越多。目前正值假期,报名人数激增,很多新报名参与的志愿者还需要排队等候有空岗时再安排。人手不足的问题也逐步扭转。

“其实我们这里可以有借雨伞、手机充电、应急药箱、饮用水等服务。很多市民还是对阳光驿站提供的服务充满好奇和不了解。当需要这些帮助时,没能第一时间想到阳光驿站。这让我们志愿者觉得很可惜。可能在宣传上还要多加强。”晓平从志愿者角度说出了对驿站未来发展的希望。记者从斗门区团委了解到,接下来,阳光驿站的志愿形式和内涵还将进一步扩大和改善。未来它将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重点,发挥作为汇聚志愿者的平台作用。把阳光驿站打造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让大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想法,以阳光驿站为平台去实现,创造出属于阳光驿站的志愿品牌活动,更好发挥阳光驿站的作用。(珠海特区报)

编辑 胡净栋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