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4 09:42
里约奥运会,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巴西这个南美国家。
很多人觉得这个国家遥远而陌生,但鲜为人知的是,广东人很早就到巴西谋生。其中,最重要的一支移民力量来自于江门台山。
在台山海宴镇,有几个村子更是整条村几乎每家都有亲戚在巴西,形成“巴西村”。石阁村尤为典型。
现在石阁村在国内有1300人,但在巴西的人数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而且在那边有了三代、四代,数目更加庞大,迄今也没有准确数目。
做餐厅是台山人在巴西的主要生意之一,像巴西人喜欢吃的“角子”,相传就是台山人根据巴西人口味发明出来的。
“巴西村”
石阁村在国内有1300人,但在巴西的人数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北京时间8月6日早上,里约奥运会开幕的日子。
台山海宴镇石阁村的华叔起得很早,打开电视看直播。与其他人不同,看电视的同时,他的微信还不停地收到各种小视频——那是远在里约的外甥给他发来的现场视频。
小视频里欢呼声不断,与电视上的平稳视角不同,摇晃但鲜活。“我外甥说,这次开幕式很成功啊,之前还担心搞不好。”华叔说。
就在不久前,远在万里之外的外甥生了个宝宝,也是第一时间在微信上分享给他,现在他已习惯通过微信与远在巴西的亲戚们沟通。尤其到晚上,这个名叫“石阁人在巴西”的群就开始热闹起来,各种音视频不断出现,亲戚们的微信简介上,也都标注着巴西的各个城市:里约、圣保罗、巴西利亚等。
石阁村是台山海宴镇下属的一条村,从村口沿着小路走几公里就是大海,西部沿海高速从村口横穿而过。而在上世纪20年代,这里非常封闭,背靠大山的石阁村耕地不多,想要获得财富只能“面朝大海”——出国。
谁是石阁村第一个去巴西的人?现在已不可考。不过比较清楚的事实是,台山人向来热衷出国,起初石阁村的人喜欢去加拿大、美国,后来有人在巴西发了财,就开始转向这个南美大国。亲戚们一旦在巴西落脚,接下来就是“传帮带”地让家族里的人都去“淘金”。
在历史上,巴西曾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浪潮,仅1884-1962年间迁居巴西的移民即达497万多人,主要来自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波兰和阿拉伯国家。黄种人多来自日本、朝鲜和中国。巴西有130万日本人,25万华人,主要集中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
海宴镇最新侨情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海宴籍侨胞有96889人,分布在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侨胞人口超过10000人的国家是美国和巴西。巴西仅次于美国,是海宴人的第二大侨居国,旅居该国的海宴籍侨胞人数达14652人。也就是说,在目前旅居巴西的20多万华人华侨中,约有7%来自同一个乡镇——海宴镇。
现在石阁村在国内有1300人,但在巴西的人数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而且在那边有了三代、四代,数目更加庞大,迄今也没有准确数目。“很难统计。”石阁村主任说。
淘金记
本世纪初巴西经济迎来飞跃,餐厅曾一天收入2000多美金
8月9日下午,刚从巴西回国度假的石阁村村民苏新助,也在关注里约奥运。他的手机里不断收到朋友发来的奥运现场视频。“我的很多朋友都到了现场,不过我正好回老家,没赶上看,可惜。”苏新助说。
苏新助出生在海宴石阁村,刚出生没多久,就像很多石阁村人一样,父母去巴西开餐馆,他念书到小学毕业就辍学,然后就是整日在村里玩耍,等待父母接他去巴西。这也是很多石阁村孩子的成长路径。
2001年,21岁的苏新助如愿到了巴西,不过虽然父母一直在巴西做餐馆生意,可刚去的他还是被这个国家震惊了。
“当时对巴西没有任何概念,所以一过去感觉和中国真是完全不一样的国家,在我看来就是‘矛盾’,非常地矛盾,可以说是一个矛盾到奇幻的国家。”苏新助不断地强调巴西的“矛盾”性。
在他看来,这个国家的人非常友好,路上车坏了,都会有一堆人过来帮忙修车,可治安又非常糟糕,等个红灯可能就被劫匪抢了钱包。巴西的公共海滩、购物中心、景点非常干净,如果有人不小心丢个饮料瓶,下一个人就会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但各个城市的贫民窟却非常混乱和肮脏,流浪汉直接睡在街上,没有人管理。
巴西物产丰富,可以说种什么长什么,矿产、水果样样都好,可物价却非常高,高到即便是美国日本的游客,到巴西消费都感觉吃不消。比如,巴西的苹果手机,比美国要贵1.56倍。
也许正是这种奇妙的融合,让巴西成为南美的一块“奇幻”之地。虽然有父母的帮助,苏新助也是到巴西五六年后才逐渐适应那里的生活。
做餐厅是台山人在巴西的主要生意之一,像巴西人喜欢吃的“角子”,相传就是台山人根据巴西人口味发明出来的,里面包有鸡肉等各种馅料,用面粉包起来后油炸,当地人很喜欢吃。
在巴西华人社区,流行着一句广东俚语:“朝头货,晚头钱”。意思是开“角子”店比较简单,容易经营管理,赚钱快。这成就了台山人在巴西创业掘得的第一桶金。
里约大约有一万多名华人,其中广东侨胞接近一万人。里约的“角子”店有几千家。圣保罗有广东侨胞1 .7万人左右,这座城市也有几百家。更多广东人在圣保罗周边各个小城市开“角子”店和杂货店。
刚下飞机的第二天,苏新助就在父母的餐厅里开始工作,一天工作16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更没有周末这个概念。
不过,辛苦的工作背后是繁忙的生意。本世纪初,被誉为“金砖国家”的巴西经济迎来飞跃,苏新助一家的餐厅也收获颇丰,一天可收入2000多美金。几年下来,苏新助就在巴西买了180平米的豪华公寓。近几年他更是开起自己的杂货店,和父母的餐馆生意分开经营。
文化差
巴西人的热情奔放与东方人的内敛完全不同,他们基本没有存钱的概念
在全世界来看,华人大概都算是最勤奋的人之一,这样的品格也让华人在巴西收入比较高。但石阁人在巴西做生意,也经常遭遇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其中最突出的是劳工纠纷。
在苏新助看来,巴西法律倾向于劳动者,老板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在刚开杂货店的那几年,他请了两个巴西当地人打杂。有一次他回国时,两名雇工发生口角,结果一名黑人雇工却把苏新助告上法庭,又是请律师又是上法庭,无奈之下只能赔钱了事。
巴西的劳动者享有权利非常多,老板不仅不能呵斥辱骂,就连说话重了都有可能成为被告,无偿加班更是“天方夜谭”。至于拖欠工资?“那就等着吃官司吧!”苏新助说。
如今,在巴西的华人越来越多,让石阁人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中国人在巴西做生意,不大懂得变通。而日本人韩国人会找差异,你开杂货店,我就开饮食店,再开游戏店,错位竞争。我向日本人拿货,如果问了一家,其他家就不会再给我供货,他们懂得如何结成利益同盟,维持利润水平。”苏新助聊起巴西的生意感慨地说。
在苏新助看来,里约的耶稣像是巴西人最好的写照:敞开怀抱,迎接世界。
不过,最让苏新助觉得巴西是个“异域”的,还是巴西人的热情奔放与东方人的内敛完全不同,他们基本没有存钱的概念,有了钱就会花完,经常是没等到发工资,店员就把下个月工资给借走了。
在巴西人看来,假期、家人比金钱重要得多,没人会周末加班,只能老板自己做,周末开门的店铺大部分是中国人经营的。“我的员工,一下班就去夜店里玩,喝酒、跳舞、约炮,非常奔放的生活方式。”苏新助说。
他雇佣的两个员工,花钱比他大方得多,经常买最新款式手机或电器,而他反而舍不得买,虽然他工资比这两个员工高得多。
故乡情
常回来探亲,送小孩回国念书,致富不忘支援家乡建设
几十多年来,石阁村的很多村民前仆后继出洋淘金,村里家家户户的房子几乎都是侨房。很多侨胞虽然人不在村里,但把祖屋修葺一新,平时由村里的亲戚打理。村里的学龄儿童,大多都是被侨胞送回来上学的子辈孙辈。
苏新助在巴西生了三个孩子,除了最小的孩子带在身边,其他两个孩子都曾送回台山读书。好在巴西现在也有不少中国人开办的学校,华侨子女们读书不再困难。
“在家里还要让她教我葡语呢。我希望她不要学巴西人的懒散,在巴西发挥我们中国人的勤奋刻苦的品质,那样她的未来一定比我更好。”说起7岁的女儿,苏新助笑着说。
石阁村人在巴西赚得财富,也让石阁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同时巴西华侨也支援着石阁村的建设。
从石阁村进去,是一个很大的花园,里面建了小桥流水、凉亭等建筑,村公园门口有一块石碑,是巴西广东同乡总会永远名誉会长苏均亮先生题写的“情怀故里、惠及乡民”八个大字,苏均亮也是石阁村人。
再往里走,一栋高达四层的“均和楼”特别显眼,还有一个面积很大的“石阁市场”,均由旅居巴西的华侨捐资修建。
在石阁村村委会办公室里,墙上悬挂的都是旅居巴西的华侨各种慈善活动的照片。“我们虽然旅居巴西,但心里始终坚持自己是中国人。”作为巴西广东同乡总会副会长的苏新亮说。
在南都记者采访期间,苏新亮恰好也回家乡,这次回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投资一百多万扩建村里的花园,这也是巴西广东同乡总会会长苏均亮一直以来的愿望。
现在苏均亮已80岁高龄,他把这个任务交给副会长苏新亮。苏新亮拿着新花园的规划图,不时向记者介绍里面的建筑,为了修建新花园,村里人集体签名并按手印。
这个新“休闲小区”的面积,比原来的要大好几倍。“村民们都很期待,这是我这次回国最主要的任务。”苏新亮说。
故事
一个家族的移民史:几代人链条式出洋
8月10日中午,苏新亮去看望一位叔叔,他在国内的这段时间,虽然很忙,但他还是希望能走访一下所有亲戚。
作为从石阁村走出去的巴西华侨,苏新亮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他爷爷的兄弟早在1922年就通过香港去了巴西,先在种植园里做劳工,种植茶叶和咖啡。随后开始做餐饮,赚钱后就继续开分店,而爷爷的其他几个兄弟也去了香港,到了苏新亮这一辈,都选择去巴西。
说起家里的移民史,苏新亮如数家珍:他父亲有十个兄弟姐妹,共七男三女。1955年,大伯父从香港坐船去了巴西。1965年,四伯父、六叔父和七叔父一起到香港谋生,后来在1970年又一起到了巴西。
1986年,苏新亮的父亲也跟着移民巴西。1992年,苏新亮四兄弟和母亲也一起移民到巴西。
1993年,苏新亮父亲又帮苏新亮二伯父一家以及村里其他亲戚移民到巴西。七兄弟中只有老三一直留在国内。三个姐妹中,两个分别去了香港和澳门,只有一个留在台山。
“我很幸运,家人出去得早,在巴西没有受太多苦,但有些新侨过去巴西就没这么好,需要打拼才有钱赚,其间的辛苦非经历过不能体会。”苏新亮说。
事实上,台山人在巴西并非一帆风顺,除了正规方式进入巴西,不少人还“偷渡”到巴西打工,经常有“蛇头”被抓。一般,“蛇头”会先让偷渡人员办理护照、证件等资料,然后办理一张赴俄罗斯或古巴的旅游签证,前往机场出境口岸,还会专门传授“问答技巧”,偷渡成功后收费10万元左右。很多人就靠这种方式成功进入巴西打工,也有部分被查后遭遣返。
进入巴西并不意味着赚钱,有的新侨没有国籍,语言又不通,只能在华人开的店铺里打工。而巴西法律不会保护这些非法劳工,更不可能走法律程序,这些华人打工者的境遇,就完全看老板的脸色了。
“有一次,里约警方查获一间店铺,发现两个华人劳工就睡在阁楼的二楼。说是二楼,其实就是用木板撑起来的。两人白天在下面上班,晚上就上去睡觉。连见惯了贫民窟的里约警察都震惊了,认为阁楼的二楼根本无法休息,但那两个华人劳工人生地不熟,又不懂葡语,只能接受这样的条件。”苏新亮说。
也许经历过太多辛劳和打拼,在巴西的石阁村人对教育非常重视,根据巴西法律,只要在巴西出生就具有巴西国籍,因此很多巴西华侨的子女都拥有巴西国籍,与新侨们不同的是,这些“新巴西人”懂葡语,从小就融入当地文化中。
【统筹】欧阳云蔚
【采写/摄影】申鹏(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