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蚊拔火罐意外蹿红,深圳市民专程来体验

南方日报 记者 向雨航 通讯员 邓越萌  2016-08-12 07:40

市民在港大深圳医院体验中医拔火罐。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8月份是港大深圳医院的“开放月”,期间,医院10多个热门科室扩大周六的服务量,以满足市民的需求,并连续举行四场深度体验的“市民开放日”活动。11日上午,医院迎来第二批参加开放日活动的市民和媒体,他们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港式医疗运作管理模式,体验拔罐、针灸等传统中医服务。医院医生的“团队式服务”模式也被市民点赞。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开业四年来,医院门诊和住院量持续增长,目前医院每日门诊量接近5000人次。

机器人参加药房发药

11日上午,参加开放日的市民首先进入宽敞整洁的药房,只见忙碌有序的工作人员外,还有两台有机械手的Rowa全自动发药机在从容发药。据工作人员介绍,Rowa全自动发药机系统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现代药房自动化管理设备。“采用电脑自动化管理,不但抓取药品快速精准,还充分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港大深圳医院药房工作人员说。

中药房还引进最新型号的中药配方颗粒智能化调配系统,患者取到不同种类的中药,均已按照医生所开剂量配置在一起,非常方便。港大深圳医院按照国际标准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开业四年来抗生素使用比率仅为16.30%,药品使用比率仅为21.43%,持续保持了较低水平。

奥运健儿“拔罐成风”无疑是近日热点。一些市民也来到医院中医科门诊的针灸推拿区,体验了一把中医疗法的“酸爽”。拔罐、针灸、推拿,既保留了传统医学的精湛之术,也采用了现代医疗的一些原则。中医科诊室和治疗室全部为单间,独立的针灸治疗室可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在针刺治疗中,医生严格执行洁针安全操作,应用一次性管针技术,医生的双手在扎针时不会接触到针尖刺入患者皮肤的部分,降低了患者的感染风险。

据介绍,自该院中医科建立以来,无发生一例医患矛盾,近一年来做到了“零投诉”,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

“打包收费”遏制过度医疗

对一般人而言,经常是“谈癌色变”。在我国的各种恶性肿瘤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列第一,并且还在继续上升。从日本回国加入该院的张吉天医生则向市民介绍,在港大深圳医院,肺癌治疗已经开始“新三部曲”,包括术前由多学科讨论制定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术中通过非插管麻醉、单孔胸腔镜技术使身体负担降到最低,术后通过临床路径进行标准化管理等绿色手术管理。借助“新三部曲”,一些病人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

港大深圳医院“绿色手术”的理念是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高值耗材,令尖端的单孔微创手术费大降七成,费用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从开业起,港大深圳医院就试点“打包收费”,全科门诊、专科门诊和住院费用“打包”收费标准分别为200元/人次、100元/人次和180元/床日,超支自付、结余归己,促进医院自觉控制医疗服务成本,遏制过度医疗。

在现场,张吉天医生介绍外科推行的“团队式服务”模式也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团队式服务”主要由相关专业的高、中、低年资医生组成诊疗团队,病人不直接预约特定医生,而由诊疗团队为其提供综合诊疗服务。“我很喜欢这种服务模式,以前去看病的时候为了找个好医生,要到处找人帮忙,看病非常麻烦。”市民张女士说,如果是“团队式服务”,这个团队里面一定有很好的专家,只要来这里看病,即使挂不到他的号,都可以享受这个团队的服务,对患者来说是好事。

日门诊量接近5000人次

8月份是医院的“开放月”,期间,医院妇科、儿科、耳鼻喉科、乳腺外科等10多个热门科室将扩大周六的服务量,其中备受欢迎的儿科周六放号量与之前相比将增加近50%。牙科在每天服务已经爆满的情况下增加20个号,主要为首诊患者进行检查初筛。而且大部分科室对就诊人数不设限,市民未提前预约也可直接到医院现场预约就诊。

港大深圳医院医疗副院长陈志权介绍,从2012年7月开业至今,医院的门诊和住院量持续增长。2015年医院门诊、急诊及体检服务量达到103.57万人次,与2014年相比增加57.6%。出院3.31万人次,同比增长71.9%,平均住院6.6天,病床使用率为70%,与2014年持平。目前医院每日门诊量接近5000人次,住院每日也有900多人次。“根据原来计划,5年内医院要开放床位2000张,日均门诊量达到8000—10000人次,但是目前医院的医疗资源暂时还只开放了50%—60%,所有服务量与预期还有差距。”陈志权说,主要在于一些高端医疗设备不能及时到位、牌照申请时间长和医生招聘困难等因素所致。

他表示,去年开放月期间,医院门诊服务量增加了18%,由于今年医院服务量已经有所提升,估计今年开放月服务量可以增加10%。“到今年底,医院的目标是门诊量达到每日5500人次。”陈志权说,根据开放月的经验和市民的需求,医院也会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医院的服务量。不过,在他看来,与数量相比,医疗服务的质量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保障每个门诊患者至少10—15分钟的就诊时间。


编辑 李注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