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花、赏花、种花……广州已“花心”两千年!

广州发布公众号  2016-08-11 08:19

广州的别称有很多,

花城就是其中之一。

在国内城市中,

这一别称和美誉也仅广州独有。

广州地处亚热带,长夏暖冬,一年四季草水常绿、花卉常开,自古就享有花城的美誉,广州人种花、爱花、赏花和赠花的历史悠久。

“花城”美誉由来已久

两千年前,建城之初,

广州就有“花城”的 美誉。

▲清朝外销“通草画”中的街头卖花情形

西汉时期, 陆贾出使南越国时,就发现岭南人爱种花、插花、戴花,屋前屋后,厅堂房内也都摆满了花,便赞誉这里都是“彩缕穿花”的人。

汉代的广州,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起,已引入海外各种花卉。

唐代广州的花卉已全国闻名,著名诗人孟郊曾描绘广州冬季仍然处处有花草的奇景:“海花蛮草延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这时期海外的茉莉花、指甲花、素馨花等洋花的种植已很普遍,并开始出现花卉的买卖市场,当时广州卖花姑娘以彩绳穿起各种花卉出售,吸引了中外游人。

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每天早上,花农们采摘鲜花,在五仙门渡口过江上岸,到老城门下出售,那是平日的花市。

清代中叶,广州已形成国内首创、闻名海内外的“迎春花市”。

辛亥革命后,老城拆除,藩署前一带更加开阔,游人更多,还扩展到十八甫、高第街一带。所卖花卉除素馨花外,还有水仙、吊钟、芍药、山茶、菊花等。许多商号、酒楼、茶居食肆,也都定购四时花卉。西关一带,还出现了花贩,专为大户、店铺送花。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花街更加繁荣了。

人人爱花,花市热闹非凡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哂。阿妈笑,阿爸喜,人欢花靓乐开怀……”

广州最早的花街就是藩署前(今北京路财厅前)一带的数里长街,每年除夕前三天,数里长街,吐艳争芳,人潮涌涌。 有一首诗是这样形容广州花街的:“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语喧声入彩门。疑是层峦采蜜使,幻成百万赏花人。”

▲广州迎春花市

花市至今仍延绵不绝,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除夕吃完团年饭, 广州人举家游花街,置身于欢乐的花花世界中,赏花、品花、买花,在花街中徜徉漫游,享受着一年一度与群芳同在的美好时光。

▲行花街

花花世界,就要好意头

桃花

广州人春节爱插桃花,所谓“一树桃花满庭春”。一株靓桃花插在厅堂里,满树星红,持上节日彩灯,披上绿绸杏带,确是增添了不少春色,所以不但居家喜爱,各大宾馆酒楼,届时必以一株大桃花装点门庭。桃花成了广州的春节“圣诞树”。 

金桔

金桔象征“大吉大利”。其实,现在人们所喜爱的,是它那小巧而丰硕的造型:一棵三四十公分高的小树上,硕果累累,金光灿灿,还有那青枝绿叶相扶,确实逗人喜爱,置于几座之上,确可玩味。

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水仙花

春节还要插供水仙花。 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来源:文化月刊等 

编辑 葛政涵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