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寻甸:寻找红色印记,弘扬长征精神

今贵州客户端 记者 蒲学光 范灵虹 王淑宜  2016-08-09 15:43

8月7日,“雄关漫道——党报联盟重走长征路”采访报道组,走进云南省寻甸县,参观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及六甲之战纪念碑,寻红色印记、听奋斗故事、弘扬长征精神。

“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记者在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前留影。

“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记者正在了解红军巧渡金沙江情况。

“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记者在云南寻甸县柯渡纪念馆听取讲解员介绍红军两次经过寻甸及“4.29”渡江令发布相关情况。

“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记者走访云南寻甸县柯渡镇回辉村清真寺,听取阿訇讲述红军标语的故事。

六甲之战红军墓。

六甲之战红军墓。

六甲之战纪念碑——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

毛主席、周恩来与红军指战员正在商讨如何巧渡金沙江。

1935年4月,中央红军进驻柯渡,并对强渡金沙江作周密部署。第一方面军在二占遵义、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调出滇军,趁云南空虚之际,经富源、沾益、曲靖、马龙四县进入寻甸,攻克寻甸县城后打开县府粮仓及土豪的粮仓、盐仓和铺子,将粮食和财务分发给贫苦百姓,深得各族人民的拥护。

1936年4月,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等同志率领的红二、六兵团再次进入寻甸县,红16团从寻甸高田、毛家坝一带起程,经七星桥进入寻甸坝子,再次攻克寻甸县城,并于4月9日进行了著名的“六甲之战”,打退了敌人的追击,连克10座县城,从丽江的石鼓胜利渡过金沙江。

“六甲之战”歼敌400多人,成功粉碎了敌人围歼红军的计划,赢得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北上抗日的宝贵时间,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


编辑 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