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10:23
近日,广东省食药监抽检网购面膜发现,超过20%的面膜中非法添加了有“皮肤鸦片”之称的糖皮质激素,面膜产品质量安全让人担忧。皮肤科专家表示,长期使用“鸦片面膜”会产生一定依赖性,两三成面部过敏的患者与此有关。
市民:担心网售面膜产品质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经营微商,销售面膜产品。由于价格相对便宜,朋友圈里的面膜产品十分热销。今年26岁的小娴从两年前开始通过微信销售面膜产品。“我是代理商,客人下单,我才订货。”问及产品来源,小娴显得有点支支吾吾。
“之前就听说有些面膜添加了荧光剂,现在又说添加了糖皮质激素,会成瘾,真的挺可怕!”20岁的阿君表示很担心面膜产品的质量问题,特别是网售的面膜产品。“现在比较少买面膜,自己买点黄瓜、蜂蜜、鸡蛋什么的来DIY比较放心。”
不过,也有市民的看法比较乐观。“现在国家对化妆品的监管力度已经比以前加强了很多,很多上了规模、有一定名气的正规厂家所生产的化妆品基本上已经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和标准,通过正规途径所购买的正规产品一般质量上都是达标的、可信的。”张女士表示,她购买面膜产品时,会上网查询。
市民黄小姐则表示,她有朋友曾试过因为使用面膜产品而致面部过敏。“有些面膜的标示对多种皮肤问题均有很好的效果,而且一用起来就真的立竿见影,用了以后肤色是白里透红、原来的痘痘一扫而光,但一旦停用,皮疹马上会反复,那这种化妆品尤其应该注意。”
专家:长期使用“鸦片面膜”会产生依赖性
肇庆市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谭颖介绍,糖皮质激素又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在短期内使皮肤光泽透明、毛孔变细、原有的炎症消退。但长期局部使用会使皮肤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给皮肤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变化,如使表皮组织变薄、皮肤的弹性减弱、皮肤纹理消失、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对外界的刺激耐受减弱以及皮肤的色素发生异常等。
那么,长期使用添加了糖皮质激素的面膜(俗称鸦片面膜)会成瘾吗?“会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产生一定的依赖性。”谭颖说,长期局部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成份的化妆品后,出现局部皮肤敏感、皮肤容易出现潮红、皮肤有明显的紧绷感,停用此类药物或化妆品后原有的疾病明显加重,重新使用后症状又能缓解,不得不再次、反复使用,形成明显的依赖症状,使用时间久者或症状严重者还会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皮肤萎缩出现萎缩纹,局部毛发也可能较正常茂密,出现问题的皮肤受到刺激也容易发红,与周围的正常皮肤比较起来显得很怪异,十分影响美观。
谭颖表示,近年来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越来越多,主要都是年轻女性为主。目前来看,面部过敏的患者有两三成与此有关。他介绍,一名来自香港的40岁女病人,长期使用美白面膜,发现使用面膜的时候皮肤会表现的很好,但停用后就出现红痒不适的感觉,再使用症状就消失。但在连续使用了几个月这个面膜后,发现皮肤开始变薄,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和面部毛发明显增加,赶紧停用这个面膜后来就医。经过超过半年的抗过敏治疗、中药调理和物理治疗等综合手段后,症状才得到明显的缓解。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一般患者起码需要半年以上的治疗时间。”谭颖建议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应该渐进的减少激素用量,并在这个过程中使用其他的抗过敏药膏逐步代替激素,并对在减量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局部皮肤不适进行对症处理,如可以适当口服抗过敏药物,局部进行冷喷、冷敷、中药熏洗,使用抗过敏、补充水分的面膜等。
市监管部门:已抽检6批次面膜产品,暂未收到检验结果
日前,记者从肇庆市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局获悉,我市今年制定了《肇庆市2016年化妆品监督抽检工作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化妆品监督抽检工作,抽检时间安排在4月至11月。在5月至6月期间,我市共抽样6批次面膜产品,并已送到广东省药品检验所进行检验,不过目前尚未收到有关检验结果。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膜产品的质量问题无共性。近两年,我市对化妆品的抽检无发现存在相关质量问题。“但消费者要正确看待化妆品的功效。”该负责人表示,没有普遍适用所有人群的化妆品,应根据自身体质选择使用,正常使用适合个人的功效化妆品可以达到一定的产品宣称效果。但对某些高风险化妆品,如目前卖得很火热的美白、祛斑、祛痘等产品,消费者则要理性看待其宣传功效。
同时,要懂得识别虚假宣传和违规宣传,不可轻信“快速美白”、“特效祛痘”等夸大虚假宣传,不可相信化妆品的医疗功效等违规宣传,不可片面追求美白、祛斑、祛痘、立竿见影的功效。“许多非法产品通过添加违禁物品来换取短期显效,长期使用则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该负责人建议消费者,登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验化妆品是否注册备案的合法信息。对特殊用途化妆品和进口化妆品,可以通过点击“数据查询”,再点击“国产化妆品”或者“进口化妆品”查验注册信息;对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可通过点击“许可服务”项下的“网上办事”,再点击“网上办事”项下“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查验备案信息,也可通过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下载安装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查询APP“美妆客”对实物进行查询。
此外,购买产品时,应要求商家提供发票或电脑小票,并在上面注明购买化妆品的名称、生产厂家和生产批号,以利于依法维权。不能提供上述信息的企业,请消费者谨慎选择,除立即停用并视情况就诊外,还应当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记者 梁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