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急救:南海区人民医院打造区域协作救治体系

南方+  2016-08-05 09:47

24小时对网络医院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实时网上会诊;区、镇两级医院急性胸痛救治的无缝对接,让区、镇两地急救变成零距离……这样的区域协作救治急性心梗患者的模式在南海区人民医院已经实现。

7月24日,佛山市首个国家级胸痛中心——南海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认证。该中心的成立,为抢救南海区及周边地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肺动脉栓塞等症的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南海区人民医院介入室,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介入手术。 戴嘉信 摄

据悉,目前南海区人民医院还与南海区区六、区七、区八、经开、桂城和罗村医院等6家网络医院共同开通了急性胸痛微信远程会诊平台。“互联网+急救”的模式,将显著降低急性胸痛确诊时间,降低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血管再通时间。

●夏小荔

制度化:运作标准向国际看齐

胸痛中心是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整合了医院多学科资源,包括急诊学科、心脏病学、导管介入技术、医疗管理及社会医学等资源,对胸痛患者进行高效筛查、诊治的专门机构。

胸痛中心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多学科,包括急救医疗系统(EMS)、急诊科、心内科、影像学科、ICU、心胸外科等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对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从而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能力,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避免心肌梗死发生,并准确筛查出心肌缺血低危患者,达到减少误诊和漏诊及过度治疗,以及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

2016年3月10日,南海区人民医院院长张松平主持“中国胸痛中心”认证项目联席会议,会议作出急诊PCI重要流程修定。资料图片

世界上首个胸痛中心成立于1981年美国巴尔地摩St. angle医院,我国胸痛中心建设起步于2010年。

“胸痛中心的理念是使区域性的胸痛病人得到及时救治。这就要求我们形成急性胸痛病人救治的一张网。”南海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关紫云说,“这种救治做法还要延伸到网络医院。我们要对网络医院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运作、会诊流程。”

美国将急性心梗者从就诊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90分钟定为“金标准”。如何才能达到90分钟内的标准?如何让胸痛中心这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运作时更加规范化,在区、镇联动中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据了解,南海区人民医院制定了多项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和流程。比如《胸痛中心联合例会制定》《胸痛中心质量分析会制度》《胸痛中心典型病例分析会制度》《胸痛中心培训制度》《南海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时间管理方案》等。

其中,《胸痛中心培训制度》明确:要建立急救单位与胸痛中心一体化的合作关系、院前急救与后续治疗建立无缝的连接关系。胸痛中心还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国际规范的胸痛中心运行流程。

为使流程运作规范、高效,要求相关人员进行严谨的、全面的、长期的相关知识培训。这些都为进一步深化胸痛中心的概念,掌握流程的具体使用,及胸痛中心的规范运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发挥学科技术优势 完善救治网络建设

作为胸痛中心的核心科室,心血管内科医生担当了重要的“清道夫”角色,有冠脉介入诊疗资质的医生通过网络会诊,快速准确甄别出急性胸痛的类型,筛选出ACS(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一旦网络确诊为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立即开通急诊绿色通道,马上打通血管,挽救更多濒死心肌,挽救更多因漏诊、误诊而得不到及时救治的生命。

据悉,南海区人民医院自1999年起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至今每年完成超过350台介入治疗手术,有望于今年突破400台手术量。近年来开展冠状动脉内旋磨、逆向CTO病变介入治疗技术等高难度手术,介入治疗水平处于区内甚至市内的领先水平。南海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有4人通过卫计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并获得相应资质,实行24小时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群众生命的急症、重症,需要紧急手术,开通血管,我们常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关紫云说。

据悉,南海区人民医院发挥学科技术优势,胸痛中心根据最新共识和指南结合本地区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急性胸痛规范化救治路径并建立统一的培训方案及内容,使对急性胸痛的诊疗规范在区域内得到相同的执行力度,同时通过互联网等技术使胸痛急救能及时有效得到区域内相应职能岗位专家等工作人员的响应和支持。

“急性胸痛患者到达网络内任何一家医院就诊时,均采用标准统一的协同诊治流程并可及时得到我院专家的远程技术指导,使患者不会因所就诊的医院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医疗诊治差异。”关紫云说。

南海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还让网络医院积极参与流程优化,比如,罗村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再参照胸痛中心的要求,建立自身的急性胸痛救治流程,有效提升了区域协同能力。

“胸痛中心的成功认证,将全面提升我院的医疗应急救援能力。”关紫云说,“胸痛中心的这种救治模式,未来将延伸到医院内别的科室。我们希望能整合更多的社会医学资源,让更多的重症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认证之路

为达“金标准”优化急诊流程

胸痛中心是目前国际上十分关注的一种特殊医疗模式,其工作原则就是按照科学程序,通过严格的流程和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整合各种技术力量,使胸痛的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能够在第一时间按照医学常规和指南进入诊治程序,得到最及时和规范的诊断治疗。胸痛中心已经成为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然而,南海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认证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该院2015年6月开始筹建胸痛中心。“随后,根据要求急诊、放射科、心血管科等各科室都做了内部的整改。但是,我们的时间总是徘徊在105分钟和110分钟之间,没办法做到90分钟内。”关紫云回忆说。

如何提高效率,缩短科室与科室之间衔接的时间?今年3月,南海区人民医院在胸痛中心的筹建过程中迎来了一次质的飞跃。

今年3月10日南海区人民医院院长张松平亲自主持“中国胸痛中心”认证项目联席会议,此次会议作出了急诊PCI的重要流程修定:为实现拯救心肌拯救生命的目的,院前急救团队一旦判断患者有急诊介入指征,则同时启动导管室,这意味着要求每位往医院赶的急诊介入团队成员都要有“空跑”的心理准备。

“以前一直是按照传统的流程运作,病人到医院后,急诊科再通知心血管内科医生。虽然各科室都在30分钟内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但是达不到90分钟的要求。”关紫云说“根据新流程,急诊科医生在网上知道有患者后,将同时启动导管室。彻底的从过去‘病人等医生’到‘医生等病人’转变。”

对于网络医院转诊的患者,在急救车上,或者在框架协议内医院行心电图检查,确诊后只需在微信平台上通过南海区人民医院医生确认,便可直接送入导管室进行手术,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抢救时间。

编辑 万稳龙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