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社论 |政府参与公益需谨慎,避免成为权力套现的幌子

南方+  2016-08-04 07:40

安全教育办公室隶属于中国关工委,后者由于聚集了大量的退休干部,自然可以借着过去的人脉关系寻求政府部门支持。原告企业之所以与之合作,主要是看中其政府背景。而此次的民事纠纷表明,其组织者所依赖的政府背景,可能并非服务于公益,而只是权力套现的一种手段。

三部委退出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最近备受舆论关注。7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监总局相继通过官网发布公告,声明退出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起的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此前教育部已于7月22日宣布退出。三部委表示,退出的原因与“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办公室”的不当行为有关,该办公室打着国家有关部门的名义收取相关费用、从事牟利活动。8月1日,中国关工委对此回应称,包括小黄帽、校车工程在内的所有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均已被叫停两年。

针对外界的质疑,近日涉事办公室负责人也做出了回应,表示“三部委误以为办公室未获授权收取相关费用,严重违背客观事实”,同时辩称“活动办公室未曾留有一分钱款使用”。至此,整个事件各方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该办公室主导的公益活动引发了民事纠纷,而三部委则陷身其中。这也使得政府部门介入公益活动的是非再次成为话题。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国关工委,成立于1990年,是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党政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负责人参加的,以关心、教育、培养全国各族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的群众性工作组织,介入公益活动乃是其职责所系。不过,和很多的民间公益不同的是,其有着浓厚的政府背景。了解公益行业的人应该清楚,政府背景对于从事公益事业至关重要,有政府部门做依托,或者有官员为之站台,往往可以吸引到很多资源。隶属于中国关工委的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办公室,自然也可以享受到政府背景带来的种种好处。

政府部门介入公益事业,尤其是在公益事业发展的早期,其实是普遍的现象。即便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公益组织热衷追求所谓政府背景。不过,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一旦出了问题,所从事的工作背离了公益属性,那么也要承担相应的道德和法律风险。三部委此次退出中国关工委发起的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原因就在于该活动出现了违约、借公益牟利的行为。原告在诉讼中提出,因安全教育办公室不具备法人资格,所以相关民事责任应由被告关工委、教育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共同承担。

蹊跷的是,三部委在现场或书面答辩中,均表示自己仅为会签单位,相关工作都在关工委领导下展开,从未授权安全教育办公室与任何公司或个人签订合同。在庭审中,三部委还强调,虽然属于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通知的联合印发单位,但从建立至今,参与的相关活动寥寥,言下之意是安全教育办公室把三部委给坑了。别人打着自己的名号做事,自己却不知情,在外界看来这有些说不过去,却正是很多政府部门“指导”公益事业的常态。

当初三部委为何参与安全教育办公室组织的公益活动,外界并不清楚其中的细节。从过去的经验看,政府部门介入公益活动有很大的随意性,可能只是部门领导一句话,就可以让一项公益活动获得政府支持,这种支持未必是实质性的,但公益机构往往可以借此来开展活动。

安全教育办公室隶属于中国关工委,后者由于聚集了大量的退休干部,自然可以借着过去的人脉关系寻求政府部门支持。原告企业之所以与之合作,主要是看中其政府背景。而此次的民事纠纷表明,其组织者所依赖的政府背景,可能并非服务于公益,而只是权力套现的一种手段。

这就提醒,政府部门不能随随便便就成了公益组织的指导者或参与者,无论是正式或非正式介入公益活动,都应该有一个论证的过程。就此而言,政府部门需要退出的,恐怕不只是安全教育办公室所对应的具体活动,其与公益机构准公益机构的关系也需要重新审视。

【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防止借公益之名进行权力套现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 南风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