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广州水上巴士、珠江夜游等已恢复运营

南方+ 记者 胡新科  2016-08-03 15:46

随着4号台风“妮妲”强度已减弱并逐渐远离广州,广州港水域风力逐渐减小,广州市已于8月2日14时将防台预警信号由红色预警降为黄色预警。广州港1、2号区从17时30分改挂台风信号2号风球。8月2日18时,广州海事局科学研判辖区情况,将防台响应降为Ⅳ级响应。台风“妮妲”过境期间,在广州海事局辖区防台的1669艘船舶全部安全。

截止到2日下午18时30分,珠江过江轮渡、水上巴士、珠江夜游船已经逐步恢复营运,虎门轮渡及高速客船仍然停航,将视天气情况和风球信号逐步恢复。广州海事局将安排现场海巡船艇对港区水域、码头、航道、锚地等开展巡查,仔细排查台风过境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仔细核查航标、灯浮等助航标志的位置和工作状况,及时清除碍航物,确保第一时间恢复港口正常通航秩序。

据介绍,广州海事部门在防台期间,通过智慧海事平台全面掌握辖区情况,标识重点关注船舶,辖区风力稍稍减弱,广州海事部门就立即组织对重点水域进行了现场巡查,第一时间掌握辖区动态。VTS中心继续对辖区防台船舶进行24小时监控,为在辖区船舶防台的1669艘船舶提供不间断的交通预警服务。

由于此次防御台风期间,大量船舶由深圳、东莞、中山等周边水域涌入广州水域防台,与广州水域内正常生产、航行的船舶交汇之后,极大增加了船舶密度,增加了防台之后船舶疏散指挥的难度。为规范辖区通航秩序,支持港航单位尽快恢复生产,广州海事局在辖区风力减小后,迅速从紧张的防抗台工作转入台风过后的船舶疏港工作,通过短信平台、微信、VHF、智慧海事监管平台等多种手段第一时间将辖区内在通航秩序复杂、外海区涌浪较大、海面风力较大等可能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信息通知辖区各码头、港航单位,及时传递到船舶。要求各单位合理安排船舶进出港和作业计划,提醒船舶谨慎驾驶,切勿冒险航行;广州VTS制定《防御台风“妮妲”信号解除后VTS交通疏导组织方案》,按照“先出港、后进港,先航道、后锚地船舶”的原则,对辖区水域船舶进行科学疏港,并第一时间将海巡艇部署到桥区、航道、避风锚地、交通密集区等重点水域,科学、有序引导避风船舶起锚出港。

截至8月2日下午18时,广州海事局共出动执法人员498人次,出动船艇86艘次,车辆36辆次,发布航行安全信息475次,预警信息827条,提醒船舶568艘次,避免船舶走锚和碰撞29艘次, 目前辖区范围内防台的1669艘船舶正在有序疏散,广州市水上交通正逐步恢复,全部安全无事故。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胡新科

【通讯员】宋腾飞 滕宙

编辑 林双英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