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柳青 2016-08-03 12:37
陈宏香为重病新生儿检查身体。何森垚 摄
梅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在一张张小小的病床上,患有疾病的新生儿正伴随着机器的“嘀答”声安睡,周围安静得连医护人员笔头触纸的声音都十分清晰。包裹严密的新生儿科主任医师陈宏香为双手消毒后,开始查看一个新生儿的病情。
陈宏香与儿童相伴快30年了。随着“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相继实施,这两年她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高危产妇逐渐增多,早产、低体重、并发症多的新生儿越来越多,重症监护室里几乎没有空床的时候,他们要24小时提高警惕,以免新生儿突发病变。
虽然行业内许多人因压力大而选择逃离,但陈宏香内心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她说儿科医生这份职业带给她的成就感要远高于疲惫感,医院已开始重视儿科医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正准备着手解决。“虽然压力很大,但我热爱这份工作,与儿童接触让我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态。”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钟萍
因体弱多病立志成为医生
陈宏香留着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身材瘦弱,个子不高,脸上总挂着腼腆而温暖的笑容。若不是她亲口说出出生年月,一点也看不出她今年已51岁了。
孩童时代,因为自身体弱多病,母亲也经常生病,她成为了医院的常客。看着医院里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们,做完检查,开几服药服用完,人的身体就会恢复健康,她觉得十分神奇,由心底佩服医生,于是暗下决心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医生。
1982年,17岁的陈宏香如愿进入湛江医学院(现广东医学院)读书,五年制的本科学习到第四年,陈宏香回到家乡的黄塘医院(现梅州市人民医院)实习,在轮岗实习中,儿科科室轻松、融洽的氛围吸引了她。当时的科主任不仅技术水平高,是全国劳模,还十分关心病人和自己科室的职员,这让陈宏香下定决心跟随他学习。“当初选择儿科,并不是它的专业技术在吸引我,主要还是科室氛围吸引我。”陈宏香说。
毕业后,因为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优异、表现良好,陈宏香获得了由学校分配工作的资格,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黄塘医院的儿科。在技术高超且严厉的科室主任的指导下,陈宏香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她由衷地热爱上了自己的工作。“虽然他们都说儿科苦,儿科累,儿科病人比较难正确描述病情而影响治疗效果,但我一直觉得与儿童打交道很开心,病人康复后,看到他们又恢复活泼乱跳的样子,以及家属真诚的感谢都会让我充满成就感。”
2002年,为细化分科,加强各科室的专业性,梅州市人民医院将儿科划分为儿科和新生儿科,由陈宏香负责新生儿科的筹建工作。从此,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新生儿科专业的学习和提升上。“新生儿科比儿科工作难许多,因为转移到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多患有严重疾病,需要随时监护,医生的压力也大许多。”陈宏香说,新生儿的降生本是喜悦之事,但因为婴儿出生时身体不健康却让乌云笼罩着这个家庭,使家属对救治工作寄予更大的希望,无形中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压力。
“全面二孩”后治疗难度和压力陡增
自实行“单独二孩”政策以来,陈宏香发现医院里产妇的平均年龄逐渐走高,早产儿人数也逐渐增多。特别是今年“全面二孩”放开后,重症监护室里的病床就不曾空过。“还好,早几年医院已有预见,认为高危产妇会越来越多,所以增加了床位和人手,我们医院现在重症监护室有85张编制床,这么多年来,只有今年的使用率达到了100%,病患出生儿数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陈宏香说。
医院新生儿科不仅要负责梅州市市域内新生儿的救治工作,也要承接来自河源龙川、江西寻乌、福建龙岩等周边地区转移而来的重症患儿的救治工作。重症患儿人数增加的同时,患儿的患病种类越来越多,病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处理。
前几月的一个周日中午,陈宏香正在家里做饭,接到了医院打来的电话,一对从兴宁妇幼保健院转移而来的超早产双胞胎全身损失严重,呼吸不稳定,急需她回去开展救治工作。陈宏香立即解下围裙,放下手中的锅铲赶回了医院。“这对双胞胎才26周,在母亲肚子里7个月不到,出来时两个小孩分别都只有750克,处于缺氧状态,都以为抢救不过来了,好在及时治疗,采取了恰当的治疗方式,将婴儿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经过长时间的抢救,婴儿脱离生命危险后,陈宏香听到自己肚子“咕噜噜”叫,才想起来还没吃午饭。“忘记吃饭或者从睡梦中被叫醒回到医院的情况经常会有。”
新生儿的救治工作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往往病变快而急,一时不注意可能就会产生危急的情况,在工作中需要集中精力进行监护。病患人数的增加,让医务人员工作量和压力成倍增加。陈宏香也明显感觉到今年以来,科室内医务人员工作量和压力的大幅提升。
“上半年还不是高峰期,我们工作量还不算超负荷,根据医院建卡数,第四季度分娩将会迎来高峰期,下半年要打硬仗。”陈宏香说,为了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作为科室主任的她向医院领导申请购置相关仪器,申请增加人手。“医院已同意新增暖箱、监护仪和呼吸机等基础仪器,我们也在与上级医院沟通,希望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得到他们的帮助。”
30年坚持学习最前沿技术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都有儿科医生因工作压力大、待遇低等问题逃离的新闻,陈宏香说她身边也不乏有这些想法的同行朋友。虽然一直以来,儿科都被称为医院里最苦、最不吃香的科室之一,但陈宏香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定在儿科岗位。“我对儿科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我并觉得自己在做多苦、多委屈的工作。”
陈宏香的丈夫是梅州市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医生,如今已从广东医学院研究生毕业的儿子也开始从事医务工作,是一名内科医生。“儿子大概是从小耳濡目染,我们总会告诉他医生这份职业多伟大,他选择什么工作我们并未有太多干预,但是他的心中对医生是充满向往的。”
陈宏香兼任医院大儿科主任,每周有两个上午需要出门诊。因儿童对自身病情表述不准确等原因,给儿科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儿科也是医院中较易出现医疗纠纷的科室。“因为家长都比较疼小孩,出现一些小问题,他们都会十分紧张。”陈宏香说30年来的工作经验,让她学会平等地与病人家属沟通,在与病人家属讲述病情时,她会从最基础的部分讲起,让病人家属充分了解病人病情变化的原因。“平和的沟通,耐心的解释,让病人家属了解清楚病情,也就不容易引发情绪爆点。”
在儿科工作快30年了,陈宏香几乎把所有精力投身于儿科研究,生活里也没有其他特别的爱好,反而坚持每晚都看《中华儿科》《中国实用儿科》等专业类杂志,她说医疗界技术更新得很快,如不学习,很快就被抛在后面了,病人也无法得到最先进的治疗手段。“越老越要学习,除了在家里自学,我也经常外出,跟大医院的专业医生学习。作为主任要引领科室学术水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