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不通被骗东莞,在珠海救助站住了一年后,她终于回到家乡

南方+  2016-08-01 09:40

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年妇女李阿姨,被人骗到广东东莞务工,最后流落街头。在珠海市救助站住了一年后,通过救助站工作人员、欣心社工和热心网友的努力,她终于回到自己的家乡,见到了亲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在救助过程中发现,流浪乞讨人员中不能说清楚身份和家庭住址的流浪未成年人、走失老人和精神障碍患者逐年增加。为帮助他们成功寻亲,救助站采取了启用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寻亲公告,并借助全国救助寻亲网,将走失人员信息推送到全国救助寻亲网(http://xunqin.mca.gov.cn),使社会公众可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查询受助人员寻亲公告。2013年至今,市救助站已成功为114名身份不明的救助对象找到家人,其中未成年人53名、老年人45名、精神障碍患者16名。

身份不明,无法沟通

2014年10月,派出所民警将一位在街头流浪的中年妇女护送到市救助站接受救助。这名中年妇女说的是少数民族方言,不识字。民警无法查清其个人身份,救助站工作人员也无法与其沟通。随后,救助站工作人员将她的个人资料和照片录入全国救助系统、全国救助寻亲网,对外发布寻亲公告,并报请公安采血查DNA比对。

期间,驻站欣心社工也积极介入,但由于无法言语沟通,只能通过手势、游戏及活动与其保持沟通,从而缓解她想家的急躁心理。心情好的时候她会不断地与社工说一些东西,虽然双方都无法理解其中言语,但社工可以感受到她的信任和安全感。在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又总是一个人独自坐着,不时自言自语。但是,多方的努力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以音寻家,遇热心网友

凭多年的经验,救助站工作人员明白通过她的方言确定她来自何地是目前唯一的办法,虽然接触过不少少数民族的救助对象,但工作人员似乎从没听过类似的方言。为确认方言,救助站工作人员在社工的帮助下,将她说话的录音发到论坛、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

但是,发布的信息像石沉大海,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时间里仍然没有一丝线索。因网络受众广泛,是寻亲的重要载体,工作人员不放弃,不断更新发布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反馈过来,一位在珠海就读的大学生留言称救助对象说的像是云南的苗族语。为此,工作人员及时缩小查找范围,并成功与一名云南苗族的网友联系上。经过网友与救助对象的通话,工作人员了解到该名救助对象姓李,是一名嫁到云南文山的越南人,并被骗到广东东莞务工不成流落街头。随后在更多云南文山网友的帮助下,李阿姨最终与家人取得联系。

今年3月,滞留市救助站一年多的李阿姨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终于安全回到远在云南文山的亲人身边,亲人相逢的激动与泪水,让历经三天四次转车的市救助站护送人员无比欣慰。(珠海特区报)

编辑 胡净栋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