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荣华
2016-07-30 18:49
深圳夏天也有冰雹!为此,深圳史上第二次发布冰雹预警信号。而且深圳气象部门介绍,这很正常,是因为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现象,冰雹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强雷暴的出现。
7月30日,深圳多云转阵雨天气,上午南山等地局部天晴,气温27至35℃。而有深圳网友发来微博照片显示,深圳夏天也下了冰雹。
新浪微博网友@DooMooLoo14时44分发来图文消息称,“粗风暴雨加打雷,下大冰雹,这就是2016年深圳的夏天(加表情)。”
这让深圳市气象局的官方微博小编也表示震惊,其转发了这条微博并评论称,“深圳天气:持续高温天气下,确实容易触发短时强对流天气,我们也是历史上第二次发布冰雹预警信号”。
记者从@DooMooLoo了解到,其在7月30日中午坪山碧岭第六工业园拍的上述图片,“先打雷闪电下雨,下冰雹,深圳奇葩的天气。”
据深圳气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30日深圳市出现了持续高温背景下的局地强对流天气,表现为强雷暴、短时强降雨、短时大风和冰雹。深圳市气象台先后发布了全市雷电预警,分区暴雨黄色、橙色和分区大风蓝色、冰雹预警。“8月份了下冰雹很正常。”深圳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解释,水汽受上升气流影响不断上升,之后会有一个凝冻层,凝冻层以上水汽会不断凝结并壮大,形成冰雹胚胎,上升气流托不住冰雹胚胎以后冰雹胚胎就会下降。下降过程中,由于气温增加,冰雹会不断融化变成雨水。但是这一次之所以出现冰雹,是因为对流极其强烈,冰雹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形成的体积比较大,而且下落速度由于对流强烈也非常得快,所以没来得及融化成雨水就已经落到地面了。
深圳特区报2014年8月2日报道,当年8月1日,强热带风暴“娜基莉”外围环流和环境场之间激发起的局地强对流云团,给深圳市和东莞带来了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深圳市气象台于16时25分发布了深圳有史以来第一个冰雹分区预警,同时生效的还有大风蓝色预警和雷电预警。
据介绍,深圳市此次冰雹主要出现在龙岗和坪山,冰雹直径在1厘米左右。
2016年年初,深圳市民也因为“冷”东西兴奋了一下。
当时深圳迎来多年罕见的“寒冬”天气,不光见到“雪粒”,也在东部华侨城附近感受到了路面“滑冰”。1月24日上午7时许,盐田盐三公路往东部华侨城方向路面出现结冰,并先后发生3宗因打滑引起的轻微交通事故,交警8时起对现场道路进行管制,提示车辆绕道通行。据深圳交警介绍,这是深圳首次因冰雪封路。
而当时在梧桐山山顶,因为气温低于0℃,出现了“雨凇”(俗称‘雨挂’),草木挂冰,显得晶莹,地面尤其是道路白茫茫一片,900米海拔的好汉坡石碑披上银霜。
图为当时梧桐山出现的冰挂。
【冰雹天气成因】
深圳市气象局专家解释,深圳市前期持续的高温酷热天气在大气中蓄积了大量的能量,低层湿度大,遇到触发机制,引发了强对流天气。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现象,冰雹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强雷暴的出现。在发展强盛的对流云中,云顶高度可以达到10000米以上的高空,那里的温度在零下30-40℃。云中的上升气流不断将云下部增长的水滴送到云的中部成为过冷水滴,云中的下沉气流可将上部的冰晶、雪花带到中部,过冷水滴和冰晶碰撞在一起形成了冰雹的核心。冰雹核在云中0℃层随上升和下沉气流不断升降、运动和增大,像“滚雪球”越来越大,当上升气流再也托不住不断增大的冰雹时,便降落到地面形成我们看到的冰雹。
深圳市气象台29日的公益预报中预报“30日至8月1日有局地性强雷雨伴7级左右的短时大风”,强雷雨的实况与预报结论基本吻合。由于冰雹局地性更强,触发条件难以预计,目前对于冰雹提前24小时预报难度极大,一般会在临近时才能判断是否出现冰雹,深圳市气象台在13时40分发布了冰雹黄色预警,这也是今年首次发布的冰雹预警,是有冰雹预警发布历史以来第二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