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有料|老广最爱吃的这样东西,终于立法规范了

南方+  2016-07-28 19:51

近日,全国首部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草案出炉——《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草案)》提交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草案重点建立种源、产地、种植、品牌四个环节的保护制度。

话说这部条例的出台,可真是广大煲汤爱好者的福音啊,身处广州的小伙伴都知道,老广最爱把中药材作为汤料,煲出各种“养生汤”。

你湿不湿?我煲汤给你喝!

一碗清水,何以成汤?

把药材作为汤料,煲出各种“养生汤”,这是广东的汤文化。随便走进广东人家的厨房,沙参、玉竹、淮山、莲子、薏仁、竹蔗、茅根、霸王花、新会陈皮、首乌、巴戟、蝎子、海马,少说也得有几样。广东媳妇,如果不会煲汤,简直就是“不合格”的同义词啊。

有料哥查询史料发现,广东人喝老火汤的历史由来已久。

岭南地区与江南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这里高温多雨,植被茂密,呈现出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的气候特点。

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使得岭南地区长年瘴气不散,导致瘴疾流行。唐代文学家韩愈被贬到岭南潮州时,临行前写诗给侄子韩湘辞行说:“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从诗中的凄凉绝望之情,足见瘴气之可怕。

那么,什么是瘴气?它为什么对人有如此巨大的危害呢?

专家解释说,中医里的瘴气,指的是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让人生病的气体。

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岭南地区的人们于是寻找各种方法对抗恶劣的气候条件。喝养生汤就是其中最有效的一种方式。现藏于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的养气汤方拓本,就是宋代遗留至今天的养生汤之一。

养气汤方拓本

据史书记载:“岭南之地,暑湿所居。粤人笃信汤有清热去火之效,故饮食中不可无汤”。广东人煲汤的精髓是依据中医医理,喝的也是“顺时令养生”的中医文化。

俗语说:“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更有人编了句“不会吃的吃肉,会吃的喝汤”的说法。先上汤,后上菜,几乎成为广州宴席的既定格局。在这炎热的夏季,每天繁忙工作之后,喝一碗清心下火的老火汤,个中滋味,实在让有料哥惬意不已。

这部新条例都有哪些新做法?

中药材既拿来治病也用于煲汤养生,正因为此,广东人对中药材的需求那是相当大,广东也是盛产中药材大省。据悉,广东境内盛产的中药材达2600多种。

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对岭南中药材的生产和保护提出了要求,中药材的保护成为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迫切工作之一。如今这些药材的保护进入了广东省立法者的视野。

有料哥了解到,今年4月底,省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布了立法保护广东岭南中药材第一批品种遴选方案——从20种岭南中药材中遴选8种予以立法保护。经过一个月的网络投票、问卷投票等方式,最终确定了最“岭南”的8种中药材。

这排名前8位的中药材品种分别是↓

近日,全国首部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草案终于出炉——《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草案)》,并提交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

对首批保护的8种岭南中药材,草案提出,要设立良种繁育基地;在岭南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实现质量控制;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政府要将岭南中药材保护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并依法依规通过政策扶持、经费补贴等措施给予优惠。即从种源、产地、种植、品牌四个环节建立保护制度。

化橘红

此外,这份《条例(草案)》重点建立了五项保护基本制度:一是建立质量控制制度,提高和完善岭南中药材地方标准;二是建立八种保护中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促使岭南中药材产品质量的提高;三是建立八种保护中药材育种、采收、加工、流通等全过程质量追溯制度;四是构建生产服务网络,加强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五是建立资源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制度,及时提供预警信息。

有料哥以为,这里面对百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全过程质量可追溯,这让中药食材安全性的保障得到了很大提升。

为啥要立法? 利益驱动下的中药市场隐忧重重

立法之所以迫在眉睫,正如有料哥之前所述,一是中医药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中药材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据了解,现在中药的需求是10年前的3倍,以广东省中医院为例,平均每天使用的中药材达到15吨。

二是无序开发致多样性破坏严重,中药材濒危,连阳春砂、广藿香、青天葵这样十分常用的中药材资源要用也不容易找到。

此外,有料哥还了解到,由于需求量大,中药材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张,据省农业厅统计,目前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220万亩,主产区为肇庆、云浮、茂名、阳江、清远、湛江、韶关和梅州等市,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扩张。

但是目前普遍存在重产量轻质量的问题,据到基层调研的广东岭南中药材保护立法座谈会的代表发现,本来3年栽培的中药材,农民6个月就收了,或是盲目将道地药材异地栽培种植,没有考虑中药材本身的生长特性,甚至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一些中药材出口时就由于重金属或农药超标“过不了关,被打回头”。

影响质量的另一个环节是药材炮制。有些炮制没有按照规范进行,且由于药材来源多元,炮制出的药材质量不一。

有料哥平时喜欢拿枸杞泡水,然而买枸杞简直就是拼人品,有时特别靓,有时则一泡水就现原形。每次品质都相差甚远,有时水都染成了砖红色。

有料哥还记得去年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骨筋丸胶囊被检出苏丹红Ⅰ、苏丹红Ⅳ。中药材质量问题几乎已成中药乃至中医的一个大患。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龙云就曾表示:“中药若毁,必毁在中药材上。”

有料哥以为,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有深厚中医传统的广东应当扛起中药发展的大旗。广东在中医发展上走得就比较前,中药的消费量也很大,在利益驱动下,市场行为容易短视,这时就是政府该出手管理的时候。尽早规范整个中药材市场,无疑可以让其走得更远。

【策划】不瘦

【撰文】夕草

【校对】罗健鹏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金羊网

编辑 陈茜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