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凤祥
2016-07-25 20:18
25日,笔者从三角镇获悉,该镇投入1400万元建成总长约22公里的54条村级公路,仅用一年时间提早完成群众“最后一公里”两年的建设任务。据介绍,近年来三角镇坚持把准定位、提升功能,促进外网交通更顺畅、内网道路更贯通、路网配套更优化,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出行的需要。
一方面,三角镇紧抓毗邻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自贸区和翠亨新区的区位交通优势,主动承接周边城镇的辐射,结合“三规合一”规划打造顺畅交通外网。首期投入1000万元推进南三公路建设,加快推进纵三线、加七线等路网工程建设。福源路、沙仔大道、阳光大道等镇际“断头路”相继通车。阳光大道开通后,光明村的土地发包由1200元/亩升到2000元/亩,新引进水产项目6个、花木场2个,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另一方面,该镇主动实行招投标制、合同制、开工审批制、责任追究、保证金制和质量验收“六项制度”,严把管理监督关,着力打通镇内交通“内循环”。近年来建成镇内道路8公里、硬底化农路40公里、改造和重建危桥18座。投入4300万元完成雨污分流主管建设9.15公里、支管146.25公里,实现到户16567户。
同时,三角镇还优化“路网”配套。投入4800万元建成市政排水管道2.1万米,完善高平、金鲤产业园、汽配园等道路配套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加强对福源南路、黄沙沥大桥、东方玫瑰园等路口的维修改造,新增5处减速带、示警桩等交通安全设置,组织更换交通信号灯1组、LED灯20多盏,整治存在的安全隐患,全面护航群众安全出行。
记者/李凤祥 通讯员/张变 黄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