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5 15:29
二孩全面放开,高龄产妇增加,医疗资源是否能够应对?医院取消便民药房,是否能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买药渠道?7月22日,市卫计局局长李力带队参加市纪委和珠海电台行风热线现场直播特别节目《局长面对面》时表示,珠海目前的医疗床位数是符合城市规模的,但医护人员的确比较紧缺,更多的引进卫生专业人才将是下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
引进人才,提升基层能力
缓解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压力
今年以来,珠海各大医院产科、儿科人满为患。不少市民都吐槽产科一号难求。相关数据显示,珠海各大医院的产科门诊均增长30%以上。其中市妇幼保健院的产前筛查,去年全年一共有500人,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00多人进行产前筛查了。产前诊断中心咨询量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5000人次,是去年全年的总量。然而,根据市卫计局的统计,全面放开二孩以来,建档人数、出生婴儿同期仅增长2.5%左右,比预估中的数量少。个中原因是什么?
“在计划生二胎的家庭中,高龄产妇的明显增多,很多人都不去基层产检,直接到各大医院。市区各大医院的产科患者30%—40%来自斗门、金湾。”市妇幼保健院有关负责人回应,医院会积极推进分级诊疗,提高基层医生水平,实行线上实时会诊,线上工作室等,改变这种不平衡局面。
李力称,从珠海的资源配置来看,床位数是符合城市规模的,医护人员的数量确实不能满足需求。原因之一可能是医学教育的变革,现在实行3年的规培制度,也就是说,学医要整整8年,能到临床。由于该政策是今年刚刚实行的,导致很多毕业生不能马上补充到医院。今年又全面放开二孩,因此导致了新的人才紧张。此外,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尤其是产科儿科的人才流失到别的岗位。为了缓解这个局面,除了通过重点倾斜、提高待遇等方法,吸引一些原来从儿科妇科产科流失的医生回到原来的岗位,并开辟妇科儿科产科B超医生的绿色通道引进人才。还将重点提升基层能力,推动市区医院和西部合作,让西部病人在西部完成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