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结对、两市对口大帮扶,河源精准扶贫成典型样本

南方+ 记者 李书龙 蒋才虎  2016-07-24 17:06

迈诺公司的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安装调试钢索。南方日报记者 李书龙 摄

时晴时雨的七月天,忙坏了驻村扶贫干部魏剑波。张家的鱼塘供氧不足,鱼快要闷死了,魏剑波得赶紧想办法;村里的油茶地产油量不高,魏剑波得想着怎样教村民改进种植技术。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魏剑波,如今是河源市龙川县礼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驻村两个多月,对礼堂村的发展规划已经心里有谱。

距离礼堂村10余公里处,由龙川县与深圳市宝安区共建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已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来自珠三角的50多家企业接连进驻,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扎堆。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产业园还吸引了大批青壮年返乡就业,为当地50多个贫困村集体带来稳定的股权分红。

放眼整个河源市,自深圳对口帮扶以来,两市深化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已带来包括中兴通讯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户,其对当地的工业经济和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几乎是立竿见影。

由贫困村脱贫到县区结对,再到两市对口大帮扶,市县村三级协同发展的图景,正在河源市蔚然成型。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背景下,我省将精准扶贫嵌入广东协调发展的整体布局,而河源和深圳两市深化帮扶机制,在市县两级开展园区共建,并以此为依托为贫困村脱贫提供有力保障,成为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典型样本。

县区结对拉动县域经济发展

龙川县的山林掩映下,一座700多米长的偌大厂房横亘其间。在同样长达700米的生产线上,数十名技术人员正在安装调试全球最大直径185毫米的密闭钢索。

这是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内,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诺公司”)的生产车间。落后山区走出了世界尖端产品,这恰是近年来龙川与深圳宝安共建产业转移园的一个侧影。去年底投产后,迈诺公司当年度的产值就达到3.9亿元,产业转移成效立显。

宝安对口帮扶龙川指挥部总指挥张百松说,作为宝安与龙川结对帮扶的重要载体,龙川产业转移园已有58家企业入园,2015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26.38亿元,创造税收1.9亿元,成为龙川县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广东大部分贫困人口分布于粤东西北县区,而县域经济的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的短板。只有突破贫困点所在区域整体发展不足的瓶颈,脱贫才具有长久的稳定性。

自2013年深圳对口帮扶河源以来,两市建立各县区“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其中县区共建园区成为主要思路。近两年来,深圳6个区投入产业园区帮扶资金2.31亿元,2016年至2020年,深圳6区还将投入10亿元帮扶资金,力争为河源各县区引入一到两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

县区共建的产业园还成为贫困村脱贫的重要依托。在各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河源各县区重点扶持贫困村入股当地产业园。比如龙川县,产业园以每10万元为1股,30年内每年每股分红1.5万元,而帮扶单位普遍为各村入股40万元,贫困村集体每年可获得6万元的稳定收益。

整个龙川产业园,几年来已创造近3300个就业岗位,其中龙川本地就业人数达到2500多人,大批青壮年从珠三角地区返乡就业。

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结合推进

在市县村三级帮扶网络中,深河县区结对帮扶是中间一环,其既是贫困村脱贫的有力保障,也是深圳对口河源大帮扶的重要基础。

在河源与深圳共建的深河产业园内,占地60万平方米的中兴通讯(河源)研发生产培训基地一期工程在近期正式通电,该项目整体搬迁在即。

作为河源市的重点项目“一号工程”,中兴项目的落地与开工,既是深圳“东进战略”与河源“南融行动”相互协作的重要成果,也将在未来成为考验河源营商环境和产业配套能力的标杆。

扶贫工作不仅是解决一村一县的发展能力,更是要嵌入广东协调发展的整体布局。2014年7月,省政府同意河源参与深莞惠经济圈建设,深河对口帮扶工作,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战略下进入更深层次的阶段。

两地党政领导对此投入重要精力。深圳市主要领导多次率队到河源考察,就对口帮扶和扶贫工作作出部署。河源市委书记张文要求把全面融入深莞惠经济圈作为河源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

河源市委常委、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总指挥钟荫腾说,深圳近年来安排各类帮扶资金34.37亿元,充分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在河源交通基础设施、城市扩容提质、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等方面下大力气。

尤其是,两市不断创新园区共建思路,以深河产业城为主,将市县两级产业转移园都纳入合作共建范畴,7个共建产业园共扩园18.98平方公里,201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95.11亿元,创税21.29亿元,成为河源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贫困村脱贫进入最后攻坚战

对口帮扶的持续深化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支撑,在此框架下,贫困村脱贫也进入最后攻坚战。

在连平县醒狮村,驻村干部陈金福初次进村时,印象最深的是一座破旧的单行桥。几年前曾有企业想在村里投资,因为单行桥上货车无法通行,最终作罢。

单行桥在去年被列入广东省危桥改造任务,但由于配套资金不足而迟迟未能动工。陈金福成功争取到帮扶单位和市县交通部门的建设资金,单行桥改建已提上日程。

在新一轮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河源市共有255个贫困村,由来自省直、深圳和河源市县区的459个单位挂钩帮扶。4月以来,河源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召开新时期精准扶贫动员会议,驻村干部迅速进村开展工作。

摆在陈金福面前的,有河源市过去几年来扶贫工作的经验样本。在东源县嶂下村,村民廖远聪如今结束了打工生涯,在山里侍弄一株株果树。在2013年帮扶单位进驻后,嶂下村引进企业开发建设农业生态基地,村集体以集体资产和基础设施入股,包括廖远聪在内的146户农户则以土地入股。去年,村集体分红2.5万元,入股农户则户均分得“保底金”2500元。

河源市扶贫办负责人骆文彬说,在第二轮扶贫工作中,河源着力通过产业扶贫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探索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三年下来,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9892元,比帮扶前增收6032元;贫困村集体年均收入达到9.82万元,比帮扶前增加7.04万元。

“接下来河源还将在产业扶贫上精准发力,建设一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过去的经验既是参照,更是指引。”骆文彬说。

【通讯员 程学勇】


编辑 李明秀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