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卢慧
2016-07-19 08:46
作为传统旅游大市,惠州如何为旅游发展树立新目标、新定位,形成新的品牌与形象,并引导城市与产业互动发展,形成高端化、国际化与深度化发展新局面?18日下午,历经2年多时间,经过现场调研、县区调研(回访)、专家内审、成果征求意见座谈等形成的《惠州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以下简称“《战略研究》”)和《惠州市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两大成果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为惠州旅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根据相关成果,惠州将实施深度休闲旅游城市发展策略,构建形成“一中心、一带、四区、五大板块”的旅游产业基本格局。
“12345”思路构建休闲型旅游城市
《战略研究》指出,休闲旅游不仅是当前世界旅游市场的热点与趋势之一,也是国内众多知名旅游都市的转型目标。发展惠州旅游休闲城市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种类,而且在本质上优化了旅游产品结构,提升了城市旅游吸引力和综合赢利能力,有助于促进城市旅游产品升级换代。
当前,惠州城市休闲旅游存在市场定位不当、功能单一、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未来应确立“中低端市场为主,兼顾高端市场”的市场定位战略,突出休闲娱乐、身心健康、自我发展三大功能,开创特色性、体验性、文化性旅游产品,构建城市中央休闲区、国家休闲区和旅游休闲社区。
如何把惠州建设成为休闲型旅游城市?《战略研究》规划组通过对规划区现状、旅游发展优势、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的系统分析,综合考虑规划区的区位、旅游资源、客源市场、自然生态环境等条件和社区发展的背景因素,提出了“12345”的项目开发总体思路。
具体来说,就是设立1个惠州城市中央休闲区,打造一个核心休闲旅游品牌形象;塑造2大休闲品牌,即国家休闲区和旅游休闲社区;打造3大旅游王牌,包括以休闲旅游资源为中心打造“休闲+游乐”为主的旅游产品,以规划区为主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以生态资源优势为主的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形成4大主题产品系列,即休闲产品系列、娱乐产品系列、生态产品系列和文化产品系;最终精雕5个核心旅游产品,“它们是大西湖环城水系休闲项目、鹅城古街休闲项目、大型系列文化实景演出项目、潼湖湿地国家休闲区项目和金山湖湿地国家休闲区项目。”《战略研究》编制单位项目组组长林先扬说。
当前,惠州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可以区分为三大片区:北部山地生态资源集中分布区、中部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和南部滨海休闲度假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在区域客源的流动上,主要表现为以惠城区为中心的纵向流动。与主要客源地的联系上,则表现为东西向的横向联系,与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平行。因此,《战略研究》提出,惠州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应形成“一中心、一带、四区、五大板块”,即以惠城旅游为中心区,以惠州中心城区外围的环城地带以及西北部和东北部的乡村旅游打造环城休闲度假旅游带,形成北部生态休闲旅游区、中心城区文化旅游区、东部休闲度假区、南部滨海休闲旅游区,以打造特色经济为重点,将惠州旅游资源空间划分为现代都市、工农景观、历史文化、蓝色海洋、绿色生态等五大板块,推进五大板块协调崛起。
“十三五”末期旅游总收入将达640亿元
《战略研究》为惠州旅游发展定下基调,那么“十三五”时期惠州旅游又有哪些发展和值得期待的亮点呢?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惠州旅游发展态势将回归旅游发展的本源,夯实旅游的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惠州旅游将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构建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重点,制定一般发展速度,到2020年,游客接待总量达到7700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3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40亿元,相比2015年增长一倍。
惠州将培育发展壮大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康体休闲、商务旅游、文化旅游、专项旅游、特色旅游等七大产品体系。同时,加快系列重点项目建设:包括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罗浮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巽寮湾旅游度假区等在内的现有重点旅游景区的提升项目11个,象头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广东梁化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在内的17个新资源开发项目,以及智慧旅游系统、旅游集散系统、罗南观光铁路、巽寮湾慢行交通系统、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厕所革命智慧旅游系统共6个旅游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十三五”期间,惠州还将实施一揽子重大旅游发展计划项目,包括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构建以稔平半岛旅游经济区、罗浮山—南昆山旅游经济协作区、惠州城市旅游中心区为主的三大旅游产业集聚区,创建稔平半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打造惠州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等。莲花山生态旅游区等18个景区将力争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在内的3个景区将力争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旅游度假区。
“四东”文化
《战略规划》特别提出,要充分挖掘惠州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东坡寓惠、东樵(罗浮山)宗教、东江革命历史、东江民俗的“四东”文化,以及古城古村文化资源,未来文化旅游将实施包括在空间、建筑、景观、演艺、节事、商品、资源等方面的一揽子活化策略。
【记者】卢慧 通讯员 惠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