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2016-07-14 08:59
走进广东波顿时装有限公司(下称“波顿”)的会议室,墙壁上满挂各类奖状和荣誉证书,包括“广东省著名商标”“金桥奖”“全国大商场推荐市场名优商品”等累计共有100多项。
自1990年落户高明以来,波顿一直专注于服装生产,产品遍及牛仔裤、休闲裤、毛衣、T恤、衬衫等。当中波顿所生产的牛仔裤,曾创下连续12年位居全国同类产品销售榜首的佳绩。如今伴随市场环境的变化,波顿虽不再是国内牛仔服市场的十强,但却实现了“量降质升”,多次入选全国牛仔服市场十大知名品牌。
曾连续12年位居全国牛仔服销售榜首
走进波顿生产大楼的首层,隔着玻璃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自动除湿系统”:一件件生产完成的衣服都会被悬挂在输送链上,循环地进入这个系统,20分钟后再被传送出来。通过这一流程,不但可以除掉衣服上熨烫造成的湿气与异味,同时衣料中甲醛等一些有害物质也能够被除掉。
这只是波顿对服装品质进行把控的程序之一。自1990年跟随当时的香港贸易发展局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并在高明设厂以来,波顿26年一直坚持着款式新颖、精益求精的生产经营方式。
“我们销往东北、江浙和广东的服装产品,在版式设计、面料选择上都会根据地域气候、顾客身材特点而进行对应地设计,旨在让顾客对每一件波顿服装都感到舒心。”广东波顿时装有限公司华北、西北、中原片区经理甘伟娴说。
从创立之初便对生产品质进行高要求,很快便使波顿赢得众多顾客的信赖和支持,每年的销售额均以两位数的增速递增。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大型零售企业暨消费品市场的年度监测报告统计,波顿曾连续12年荣登全国牛仔服产品销售榜首,期间获得国家多个部门、部份省市及许多大型商场颁发的100多个奖项和荣誉证书。
1998年,波顿在国内牛仔服市场的占有率达到顶峰。当年,“波顿”和“威鹏”这两大同样出自高明的服装品牌,占据了国内牛仔服市场高达53%的份额,创造了全国牛仔半高明的辉煌篇章。此后,波顿在全国的销售网点总量也达到了500多家,覆盖所有全国大中城市。
在波顿进入发展快车道之时,中国男装产业也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形成了以宁波、温州为代表的“浙派”男装产业集群,以闽东南的晋江、石狮为代表的“闽派”男装产业集群,以及借助港、澳等海外优势而独立成长的珠三角男装产业集群。波顿成为珠三角男装产业集群的佼佼者。
“量降质升”的求变之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5年以后,国外的高档男装品牌纷纷进入到中国男装市场,极大地加剧了国内男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波顿对此感受强烈,近年来自身直营专卖店的销售模式也开始受到电商的冲击。
一个直观的表现是,全国范围内波顿的销售网点总量从高峰时期的500多家,下降到了目前的300多家。并且在中商情报网等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所做的牛仔服市场调查中,波顿近年已跌出国内牛仔服销售榜十强的位置。
2015年,波顿年产服装500万件(条),以及浆染、织造高档牛仔面料800万米。“对比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段时期,波顿在销售量、销售点数量方面的确有所下降,一方面固然有市场大环境所给予的压力,但更多的是我们主动调整经营策略所致。”广东波顿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岑沛源表示,经过调整,波顿走上了“量降质升”的发展道路。
一方面,波顿主动精简销售网络,“集中火力”做好一二线城市黄金商圈的销售网点,在万达、王府井、上海百汇等大型连锁商业综合体中设立自己的专卖店,贴近顾客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另一方面,波顿转而追求更精准的调研客户需求、更多样的服装功能性、更贴心的服装设计细节和更优秀的产品质量。
“比如为了让客户的手冬季插进衣服的袋子里不会感觉到冷,波顿在设计衣服袋子里衬时拒绝使用手感冰冷的化纤材料,而是精心使用了绒面布以保证双手的暖和;羽绒服系列还投入巨资进行研发,研制先进的羽绒服缝制技术,解决了羽绒服‘漏绒’的行业性难题。”岑沛源说,如今波顿对细节与质量的把控已落实到了每一位员工身上。
此外,波顿还创新性研发出了“3D立体剪裁”版式设计技术,可为顾客提供更修身的款式的同时,也能为顾客提供更佳的穿着活动性,并且更加适合不同身材人群的版式体验。而在裁剪方面,波顿对每一款产品都采用立体裁剪,并且在制作过程中找不同年龄、不同体形的人来试穿,经过10多次修改,最后才进行生产。
从量到质的追求让波顿有了新的斩获。在中商情报网等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近年所公布的牛仔裤品牌排名中,波顿多次入选全国牛仔服市场十大知名品牌,并且在2013年名列十强榜首。
展望未来,岑沛源认为,电商时代的来临,与其说是冲击,不如说是机遇,应该主动地去迎接。“依靠网上销售能获取巨量的售后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改良产品,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岑沛源说,未来2至3年会大力发展网上销售,从而运用“大数据”更快地对市场做出反应,生产出更贴近顾客和地域特性的产品。
文/图:叶能军 欧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