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要做好这8件事

丁香医生  2016-07-07 14:55

文|朱蓓英

由于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于青壮年开始发病的重性精神疾病,绝大多数病人会表现出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并社会功能衰退的慢性病程,使得精神分裂症会造成患者本人和家庭极大的疾病负担。

目前,医学发展水平的现实是,并无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可以让精神分裂症患“药到病除,彻底断根”。而且,与高血压等慢性病不同,精神分裂症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具体来讲,患者会因疾病本身、经济状况、社会歧视等因素,难以与人交往,难以维持正常的职业生涯,难以婚育,甚至难以自我照料。

因此,带着疾病生活,并尽力发挥出尚存的能力和资源,过有意义的生活,就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最终目标。

那么作为患者最坚实的支柱,家庭成员在其中能做些什么呢?

1.要照顾好主要负责照顾患者的那个人

在很多情况下,承担这个责任的人是患者的父母或配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能持续存在几十年的慢性疾病,在这几十年中,患者都会需要家人坚实的支持,这是一场持久战。

需要确保,承担照护责任的那个人,他本人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尽量不要把所有的责任扛在一个人身上,确保TA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休息,能够找到舒缓压力的渠道。如果因为照顾病人而持续处于焦虑、抑郁的情绪中,自己也去看一下精神科医生,也是非常必要的。

2.接受相关的心理教育

患者受疾病影响,不能在一发病时就学习有关的疾病知识,但家属可以。

向主治医生了解: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

服用药物的种类、量和方法;

发病或复发的征兆。

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关于疾病的科普知识。可靠的渠道包括:部分医院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患者教育会;

权威可靠的科普知识发布者(如丁香医生、心理医生公众号,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公众号和科普小册子等)。

不要轻信宣传神奇治疗效果的非正规医院或机构。

3.提高服药依从性

坚持服药,是预防复发的最重要的保护因素。

但患者经常可能对疾病的自知力不全(简单说就是认为自己没病,或者认为自己病已经好了)而不愿服药,而客观上则可能因为遗忘、服药方案过于复杂而漏服、错服,也有可能因为药物副反应而主动减药、停药。

因此,无论患者本人是否表示愿意吃药,家属都应协助提醒。

4.改善家庭内部的关系

一句话建议:家庭成员之间不要经常责骂、显示出攻击和敌意。

在所有的家庭成员之间产生关爱的态度,产生矛盾和不一致态度时避免使用责骂、情绪激动地争论等「高情感表达」的方式沟通,能够显著地减少患者复发的可能性。

同时,友爱的家庭环境对于其他家庭成员而言,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5.减少指责或过度保护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社会功能较健康人有所下降,这并不是他们本意如此,指责他们做不到一些常人能做到的事,并不能帮助他们立即胜任这些工作,有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才可以。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累赘。

虽然能力有所下降,但依然有从事某些事物、社会交往的能力,过度保护,不让他们接触社会或者尝试工作,会损害他们功能的恢复。

6.要对未来怀有希望

精神分裂症有希望过上正常生活吗?真的有。

但是,“治好”后的患者,与人交往的能力、工作能力可能都受到影响,所以,应该减低对疾病完全恢复的期望值。

事实上,“未来的希望”在于:即使带着疾病,也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疾病症状会完全消失”这样的幻想,是不切实际的。

7.寻找家庭以外的支持系统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不要孤军奋战,根据自身特点,寻找家庭以外的帮助,有助于你们走得更远、更轻松、更幸福。

例如,民政系统、医疗体系、社区、村委会甚至派出所,有的能提供一些经济支持,有些能提供过渡性的就业支持,有些能协助管理病人、在出现伤人肇祸行为时协助送医院治疗。

宗教团体、病友会、其他家族中的亲戚、朋友能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归属感,让照护者从压抑的环境中舒一口气。

在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求助于心理咨询师,能帮助照护者更系统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8.照顾好自己

在接诊患者的过程中,我常常能见到一些家属,火急火燎地把患者送来医院,言语间充满了焦虑、愤懑,甚至怀着一点点对患者的痛恨。

但说着说着,他们的焦虑和愤懑就变成了悲哀,甚至忍不住哭出声来。

作为治疗联盟中的同伴,我非常能感受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过程中的这种无力感。

愿你们都能照顾好自己。

编辑 刘自如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