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斯、朱晓枫 2016-07-06 20:14
"孩子能康复,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小珍珍的家人激动地握着广东援藏医生的手,不停地鞠躬。2岁的藏族孩子小珍珍自出生以后在腰骶部就有一条"小尾巴",经诊断,是神经管发育异常的罕见病。
6日,南方日报记者获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脊柱外科的黄霖副教授和广东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张晓峰副主任医师在西藏林芝市合作成功施行林芝市首例脊髓栓系联合松解术。
2岁小娃娃有条"小尾巴"
6月中旬的一天,林芝市人民医院外科来了一名特殊的患者,家人带着年仅2岁的小珍珍(化名),前来寻求医生的帮助。自出生,小珍珍的腰骶部就有一条长约5厘米的"小尾巴"。虽然这条"小尾巴"没有明显增粗变长,却让小珍珍的母亲非常不安。
听说来了广东的援藏医生,小珍珍的家人赶紧带她去求医。此时,中组部第一批"组团式"医疗援藏广东队的两位专家,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脊柱外科的黄霖副教授和广东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张晓峰副主任医师正好在场,结合临床表征和CT的影像结果,专家明确诊断小珍珍患的是"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
黄霖介绍,小珍珍长"尾巴"俗称返祖现象,实为脊髓栓系畸形。这种畸形属于神经管发育异常,是罕见病,常见于儿童。
"经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小珍珍的'尾巴'实际上还向内突破椎板与脂肪瘤和脊髓神经相连,如不做手术,孩子将会逐渐出现截瘫表现,如大小便失禁、双下肢功能障碍等。"黄霖说。
4小时手术切除"小尾巴"
6月21日,在同为"组团式"援藏的麻醉科专家杨又春副主任和林芝市人民医院麻醉科马荣华医生的配合下,黄霖和张晓峰联手为患儿施术。
林芝市的医疗条件没有广州成熟,虽然缺乏必要的手术设施,两位专家就地取材:医院没有幼儿适用的牵开器,黄霖将克氏针制作成弹性牵开器,用于辅助显露;没有神经外科的显微专用器械,两位专家依然遵循微创理念来实施手术操作,并充分发挥黄霖赴藏之时带来的便携式手术头灯、颈椎手术器械和医院自有的手外科显微器械的作用,尽可能精细施术和降低手术损伤。
经过4个小时细致而艰辛的手术,患儿的小"尾巴"不见了,椎管内的占位也切除了。术后,小珍珍恢复良好,没有出现瘫痪等让人揪心的手术并发症。这让她的亲人非常满意并满怀感激。这是林芝市首例脊髓栓系畸形的松解手术,当地医师都说,在整个诊治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学到很多。
【通讯员】朱素颖
【校对】谢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