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也有一群小学生深夜候机看书获点赞,老师:只带书

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  2016-07-06 16:36

文|兽兽

7月4日深夜,广州白云机场,广州东风东小学赴英国游学团在这里候机。偌大的候机大厅里,学生们都捧着书席地而坐,没有一个玩手机的。这与日前刷爆朋友圈的日本小学生候机看书情形如出一辙,这群东风东路小学生获得了极多的点赞。

南都记者(微信公众号:nddaily)从东风东路小学了解到,这是该校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共30多人,一起到英国的姊妹学校去交流访问。在临行前,老师引导学生,出游只能带书随行,结果孩子们果真做到了。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在孩子出发前往机场的时候,他曾往孩子包里塞了一部手机,结果孩子很不高兴地把手机拿出来,并且教育了他一通,告诉他学校的纪律一定要遵守。“孩子就带了书,还带了一些如中国结、毛笔、丝巾等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小礼物前往英国,他们要在英国的学校里学习交流一段时间。”

“孩子能做到这一点不奇怪,因为他们从入学开始就接触电子产品,但并不会因此沉迷,电子产品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学习的工具。”东风东路小学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很早就进行以电脑为媒介的信息化教学,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借助电子产品更好地完成学业,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搜索资料为己所用,让学生不再对电子产品有神秘感。

学校每年都对家长进行一个有关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调查,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小孩不会沉迷在电子产品中,而是有节制地利用好电子产品。

这则新闻让南都君想起了最近一张日本孩子在机场候机集体读书的照片,这张照片引起了不小的热议,网友一片激赞,还将此与中国孩子对比,说中国孩子只会玩手机。

这一幕发生在泰国的清迈机场,照片中一群日本孩子在机场候机的时候,没有玩手机,没有追跑打闹甚至是大声说话,而是一人一本书捧在手里。

于是有人就心疼起了中国孩子,说他们只会玩手机。

而在7月3日,一组西安小学生的照片同样引发热议。

十几名小学生参加赴日本的夏令营交流活动,由于机场出关安检需要排队等候,在等候时都拿出随身携带的书席地而坐,安安静静地阅读等待,他们随身携带的行李箱也都整整齐齐地依次有序摆放。

有人赞也有人弹,说这肯定是老师安排的。

南都君也是醉了。

对中日两国孩子的争论,其实也恰恰反映了当前不少人对教育的焦虑。就如同前文南都记者采访得知,广州东风东路小学老师要求,出游只能带书随行,然后孩子都做到了。

那么在候机的时候,没有手机,没有其他娱乐设施的情况下,集体看书是很自然的事。

而日本孩子在清迈机场看书,前后信息也缺少。南都君没有在中文媒体上找到前后相关的报道。

南都君觉得,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对这种事情最好的姿态就是,不盲目吹捧,也不要妄自菲薄。


南都街谈曾发过一篇评论,一起去看看这位作者的观点。

《别对小学生集体看书草率点赞》

(本文原刊于南方都市报2016年06月29日社论版)

一位泰国网友日前在泰国清迈机场拍下特别的一幕:一群日本小学生等飞机,不是拿手机出来玩,而是人手一本书。感动之余,他特意在脸书上分享这些照片,并配文称“希望泰国的学生也可以向他们学习,不要玩手机,随身带一本课外书阅读”。这些照片被传到中国,不少国内网友都为这些小学生点赞,认为日本无论是国民素质还是教育下一代的方式,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仅凭几幅图片,就得出中日儿童教育差距大的结论,我觉得失之轻率。首先,现在是多媒介阅读时代,阅读不仅可以通过纸书进行,也可以通过平板、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重前者而轻后者,不过是把看书定义为一种好的行为,而把看手机看成“玩物丧志”。可是,在一个年轻人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时代,到底使用哪种阅读介质,并不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是,几十个孩子在机场席地而坐,整齐划一取出纸书来读,宛如一场集体快闪、微型团体操,总让人觉得哪里画风不对,起码作为一则新闻,关键信息缺失。比如,这是不是一次专门有关阅读的夏令营,所以老师要求每个人行囊里都有一本纸书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如果只是一次普通出行,那么多孩子动作如此一致,而不是兴趣爱好各有不同,表现各异、玩法百花齐放,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到底是顺应还是扭曲了孩子的天性,我看并不是没有讨论余地。

实际上,大家乐于传播这样的图像和事迹,不过是每位父母喋喋不休“别人家的孩子”的另一个翻版。“别人家的孩子”,我们每个人童年时共同的最大敌人,此时此刻,以一种异国的、集体的面目出现,不仅因国族原因让“中国”家长压力倍增,而且,那种黑压压一片的视觉“奇观”,也让此岸的孩子们陷入集体焦虑。

至于阅读行为本身,这里并不是讨论的重点,我更关注的是读什么、怎么读。读书是人格修炼和精神苦旅。我自己有这样的经验。年轻时为了缓解自己学业上的心理压力,到图书馆装模作样、正襟危坐十几个小时,至于真正效率如何,读书得不得法,是另一回事,总之现在,我不会再干这种蠢事。

因此,看到日本小学生的用功,我并不是特别羡慕。且不说读漫画和读经典,消遣性阅读和求知性阅读,都是两码事。阅读不仅需要学习,需要有经验的人指导,还需要积极思考、分享,需要做笔记,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更重要的是,阅读是一种私人经验,此事不必上升到十多年前“中日夏令营对决”那样的高度。诚然,现在熊孩子太多,家庭、学校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如人意,但这些问题,都不宜简单应对以“你看别人家的小孩”这种略显轻浮的训诫,忽视了每一个孩子的特殊性,对他们的天性缺乏尊重和耐心。

一句话,大人们,请别用你们的眼光来评判孩子。


【来源】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陈海燕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