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道|这世上有没有“完美食物”,我们还能吃什么?

南方+  2016-07-03 11:42

文|云无心

近日,据媒体报道,对市场上20款冷饮的含糖量进行测算,发现和路雪、蒙牛、雀巢三款净重在250克以上的大份冰淇淋,含糖量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糖摄入量。而以哈根达斯、DQ为代表的散装冰淇淋并未对含糖量进行“明示”,含糖量信息无从知晓。

前段时间,广州多个市场发现掉色的黄骨鱼。专家表示,一般黄骨鱼的黄色素是附着在浅表层皮肤上的,不太可能被擦掉,掉色很可能就是色素喂养的。色素如果在人体积累太多,会对脏器造成负担,若是工业色素,甚至会致癌。

食物安全问题无不牵动公众的神经,“哪些食物能吃?”“吃了这个,会不会有……”“吃猪脑真的能补脑吗?”在这个信息更新迭代迅速的时代,如何辨别食物是个大难题。

有没有“完美”的食物?我们还能吃什么?

作为一个研究食品的人,经常被问:“你说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吃?”又或是,“吃了这个,到底能不能……”我只能说:我不知道。

我只能告诉他们,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怎样的研究,得到了何种结果,进而,根据这些结果,说明这个东西“好”或者“不好”的证据是否足够坚实。

科学从未停止接近事实的步伐,然而,它并不能告诉我们绝对的真实——至少现在是这样。

对方的失望溢于言表,因为科学没有提供绝对的安全。不仅如此,食品科学,这个“令人失望”的领域还常常打破我们的某些美好愿望,让我们如此沮丧。

比如,从食品营养学的角度看,阿胶和鱼翅的营养价值并不理想——不但缺乏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而且,由于它们的主要成分是Gelatin,这种蛋白质需要摄取很多才能分解出能满足人体需要的氨基酸,这听起来有些糟糕。甚至,在蛋白质界,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说:Gelatin,你品质很差。

我们的祖先常常寄希望于遥远的苍穹,并由此留下很多有关神奇的传说,比如“天人合一”、“天有五行”,这些圣典根深蒂固又辛辛苦苦地维护着我们的自尊,而科学,却一次又一次地将神话打破——比如曾风靡一时的“五行蔬菜汤”,配方单上的蔬菜分别代表五色,进而引申为五行。除了附会经典,还有实验佐证“熬出的汤注入培养液中的癌细胞,本来活跃的癌细胞几分钟内死掉了”,这更令很多人笃信不移。

事实上有过相关经历的人会知道,要弄死培养液中的癌细胞太容易了!温度、盐浓度、酸碱度、培养液成分……只需一种条件不对,癌细胞们就寻死觅活。如果倒入一碗蔬菜汤它们还不死,倒是一个福音了——实验室养细胞的成本立马降低。在科学咄咄逼人的蔓延中,我们的信心就像孔雀翎的秘密被揭穿一样,不断塌缩。

在咨询问题中,与“吃什么才好?”数目比肩的是另外一句:“真可怕,以后不吃这个了!”——这样简单粗暴的评论,却是对科学观点的另一份印证:传播学告诉我们,传播的过程中,人们总是更乐于接受信息流中的负面成分,也更容易朝向负面理解。

我们再来看一道推断题:

有一种有机酸,健康危险等级是3(最高是4),进入人体之后可能导致肾结石,而它在食物A中的含量达到1%;

胆固醇虽为人体必需,多了也会导致高血压以及与此相关的心血管问题,70克食物B中所含的胆固醇就达到RDA的量(被美国科学院食品与营养委员会认为“足够满足人体需求的量”);

还有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C,每日推荐量为6克,过多使用会导致高血压、心梗以及肾脏疾病……但其实,多数人的日常摄取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ABC,你认为“健康”或者“安全”吗?它们分别是:菠菜、鸡蛋和盐。

三者联合,可以煮成一碗菠菜鸡蛋汤:菠菜不光带来丰富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那种“危险”的有机酸,正是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孕妇缺乏的叶酸;鸡蛋历来提供最优质的蛋白,含有多种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更是产妇的最佳食品;而盐是保证人体电解质平衡的基础,另外,很难想象失去盐,人类的饮食将会是怎样。

事情也许是这样:动植物不是生来要给人吃的,它们没有义务按照人类的需求去进化,自然也就不会有“完美”的食品。我们所在的世界里,任何东西,都蕴含着可能的好处和潜在的危害。而科学的作用,就是对这些进行甄别。

【来源】南周知道

编辑 丁晓然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