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康杰、郑佳欣等 2016-07-03 11:32
6月30日,美的集团对外宣布,东芝家电业务控股权的交易已经完成。
就在前一天,美的宣布其旗下子公司MECCA已启动收购全球领先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德国库卡集团所有股份的自愿公开要约收购流程。
总部位于深圳的中集集团在6月29日对外宣布,以9170万英镑的价格完成对英国Retlan集团的全资收购。资料显示,该公司是一家以各类型半挂车生产为主业的公司,在英国处于领先地位。
另外,中航工业通飞并购美国西锐公司,佛山东方精工参股意大利自动包装Fosber和欧洲EDF等掌握自动包装业先进技术的企业……一系列跨境并购的背后,广东制造企业正在发挥资金、市场的优势,直接参与国际并购,以此实现技术的快速升级、“弯道超车”。
跨国并购大戏正拉开序幕
美的:跨国并购实现技术创新
美的集团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跨国并购新动作正在搅动着全球的产业江湖。除了日本东芝、德国库卡,美的集团日前又与意大利著名的中央空调企业Clivet签署协议,将收购Clivet80%股权。
“我们现在正处于转型当中,过去靠的是大规模、低成本的模式,现在我们要转向产品、技术上的创新。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转型给我们提供了机会。”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说。
在广东,一场由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共同出演的跨国并购大戏正在拉开序幕。从英国、法国到德国、美国,广东企业全球扩张的版图正向更多的制造业强国延伸,并且直指背后的创新转型。
中集:收购不是粗暴扩张,是业务整合
从整合中国资源到整合全球资源,中集集团逐渐成为年均产值约600亿元的大企业,集装箱产销量连续20年居全球行业第一。6月初,中集集团耗资人民币2.18亿元收购了一家成立于清乾隆年间的英国企业。此前,中集旗下已有另外两家百年企业。
每进入一个细分市场,中集通常都会通过收购该行业内最先进的企业实现快速切入。中集集团副总裁于亚告诉记者,中集收购的着眼点不是财务控制,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业务整合,紧扣公司的产业规划去创造一个有竞争力的国际合作模式。
海外并购背后的创新布局
通过跨国并购买品牌、买技术,广东制造企业产业升级的“弯道超车”路线图正在浮出水面。
2013年12月,中集以约5亿港元的价格最终完成了对德国最大的消防车生产商齐格勒集团的收购,正式步入消防车领域。“中集并购海外企业,可以实现‘德国品牌技术+中国制造资源’的结合,扭转消防特种装备进口难、国际定价过高的局面。”中集派驻的齐格勒集团董事总经理栾有钧介绍。
佛山注塑机龙头企业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机器轰鸣。继成功收购美国百年企业HPM之后,伊之密今年4月又以自有资金购买日资控股的上海川口机械有限公司80.09%股权。
“我们得到一大批HPM的设计图纸和资料。”伊之密董事、总经理甄荣辉表示,伊之密找到了HPM多位老工程师“复活”技术材料,进而得以按图纸技术标准制造机器。而今年4月的收购,也让伊之密获得日本川口铁工株式会社的技术支持。
“越来越多广东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合作,利用国外技术,帮助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与投资研究室主任王海峰分析,一个聪明的并购,是并购后通过母公司和子公司产业链的分工,使企业有学习创新的机会。并购不是纯粹把技术引进的过程,引进后还需要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真正起到激活创新链的作用,否则一个企业内部将有“两张皮”。
专家声音: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并购挑战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部分民营企业完成了资本的积累,通过海外并购,可以获得不少专利和技术,完成从参与者到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不过林江也指出,目前海外并购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如企业文化可能无法磨合等,因此对可能遇到的困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广东省社科院企业所副所长李源指出,广东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可以快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强自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太乐观,部分拥有先进技术的欧洲企业也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此时出手买技术、买品牌是比较划算的。”
对于广东企业跨国并购将面临的各种挑战,中集车辆集团总经理李贵平建议,企业跨国并购一定要聘请专业的财务和法律、营运顾问,借用外部专业服务机构力量,同时还要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比如中集的并购就建立了工作小组、领导小组,此外还要经过上层的董事会战略投资委员会的决策,这种架构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决策的科学。
【记者】何康杰 郑佳欣 马芳 罗湛贤 蓝志凌 谭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