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中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原来就在广东

南方+ 记者 戴惠甜  2016-07-01 17:32

新宁铁路采用轮船渡火车过江的形式 图片由江门市博物馆提供

抗战时期的新宁铁路 图片由江门市博物馆提供

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正面 图片由江门市博物馆提供

“到了潭江,火车停下来。车轮没有动,外面的景物却开始慢慢地移动了。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上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轮船,就停留在船上,让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这是巴金于1933年创作的散文《机器的诗》里的一段,描绘了新宁铁路首创轮船载火车渡江的奇观。

30日,新宁铁路肇建110周年专题展在江门新宁铁路北街站旧址开幕。据悉,新宁铁路是第一条国人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筹经费建筑的民营铁路,也是全国最长的侨办民营铁路,同时也是中国铁路史上仅次于朝汕铁路的第二条商办铁路,在中国交通史特别是铁路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

修建背景

20世纪初,为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陆续实行改革措施,对华商兴办铁路给予支持,先后设立商部和邮传部,颁布《简明铁路章程》,奖励民营铁路。

旅美侨领陈宜禧(1844—1929)是台山镇六村美唐村人,少年赴美,曾参加美国铁路建设,成为铁路工程师。

1904年,目睹铁路为美国带来的繁荣与发展,怀揣修建铁路繁荣祖国的抱负,陈宜禧回到家乡,倡建新宁铁路,并提出“不招洋股,不借洋贷,工程由本县人自办”的原则开展募股活动。初期颇受封建官僚势力阻挠,但在开明绅士的帮助下终立案成功,开始募股筹集资金。

新宁铁路的修筑与扩展

新宁铁路于1906年破土动工,前后分三期工程,1920年全线建成,总投资800多万元。铁路以台山台城为中心,北接公益并直达江门北街,南至斗山,西抵白沙,全程133公里,设有车站46个,桥梁215座,涵洞236个,并先后建成公益码头、北街码头、公益机器厂、牛湾船坞等一大批工程。在牛湾,新宁铁路采用轮渡载运列车过江的形式,可以说是“粤海铁路”的雏形。1939年,公益铁桥恢复建筑,铁桥建成后,火车不必再绕牛湾轮渡过江。

1909年,新宁铁路开始客货运营。20年代,铁路每年收入保持在120万左右,1929年铁路改组后纪念,公司年盈利20~40万元,1933年起,受到公路竞争和地方军阀的巧取豪夺以及自身管理问题影响,铁路再次出现亏损,并持续恶化,陷于破产边缘。

新宁铁路的损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0月,日军开始空袭台山,新宁铁路受到严重破坏,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新宁铁路奉政府命令拆除,以防日军快速推进。新宁铁路的车辆、铁轨被拆散掩藏,路基被掘毁,枕木归拆路民工。1939年2月14日,新宁铁路正式遣散铁路职工。至抗战结束,新宁铁路仅残存几个车站和部分路基。现在仅存北街火车站等少量遗址。

编辑 潘伟珊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