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最早追溯到何时?

南方+ 记者

在广东省博物馆内,静静地躺着一组汉代红褐色泥质陶制品,正中为近似小篆的“万岁”二字,两边为云纹。这是出土于湛江徐闻县二桥村汉代遗址的“万岁瓦当”。

在古代,万岁瓦当象征着使用者高贵身份与崇高地位,而徐闻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雷州半岛,在历史上属于“荒蛮之地”,如此珍贵的文物出土既令人惊叹,又进一步佐证了徐闻古港在我国海路贸易上曾经辉煌的历史。

现在的港口停满了渔船,周边被红树林层层包围着。从港口往远处眺望,粤海铁路北港码头的船只正驶离港口往海南省海口市驶去。

《汉书·地理志》:“日南障塞,徐闻合浦开航”、“徐闻南入海,得大州东南西北方千里”。这组描写了西汉时期,我国出海贸易船通过徐闻古港起航的记载,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文献记载。不过,古之“徐闻”是否今之徐闻,学界多年存在争议。

而万岁瓦当在徐闻出土,引起了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启臣等专家的关注。如今偏居于广东西南一隅的县城,是否就是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所在地?

现在的港口停满了渔船。

多年来,对于最早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的归属,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带着这样的疑问,2000年6月和2001年3月,“由我和广东省政府参事黄伟宗等带队的考察团先后两次到徐闻县进行田野考察。经过考古、考察遗址和文物及多学科论证,徐闻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黄启臣说。

一位当地的渔民拿着一箩筐的锅碗瓢盆从渔船上走下来。

黄启臣一行几乎走遍了徐闻古城的角落。在徐闻县西南沿海土旺村(与徐闻古县治“讨网”音近)二桥、仕尾一带,即发现万岁瓦当的汉代遗址附近,考察团又一次发现汉代板瓦、汉代私印、汉墓群、烽火台等遗存。

尤其是一座矗立于北仕尾岭高崖上的“航标灯座”引起了考察团的高度重视。这个灯座临海湾不足10米,多年被当地群众认为是马饮水的“马槽”。经验丰富的考察团多位成员一致认定,这为典型的汉唐代导航灯座,“汉唐时期曾在此点燃‘烽火’,示意方位”。在徐闻“大汉三墩”的西汉航标灯座等古港遗址,确可证明徐闻早在西汉时期,已经是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港。

湛江徐闻古港八卦航标灯座。

这项实证成果,意味着将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团在泉州确定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在南宋始发时间,推前到西汉,从而具有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史推前1300年的意义。

编辑 麦宇旻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