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中心镇大调研启动:寻找振兴发展“镇”能量

南方+ 记者 马发洲  2016-06-29 09:51

近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总结振兴粤东西北战略实施三周年来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果。会上,省政府公布2015年度振兴发展评估考核情况,梅州以89.90分的考核评分在粤东西北12市中总分位居第一名。

从2013年的第9名到2014年的第4名,再到2015年的第1名,梅州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评估考核中“三连跳”。

三年之变,何以可能?

镇域经济是解读振兴发展的第一窗口。南方日报启动以深入基层、聚焦梅州中心镇振兴发展为主线的大调研。聚焦梅州经济的基本细胞,我们将通过扎实调查,对话主官、问计专家,解答梅州振兴密码,探寻增长新动力。

●南方日报记者 马发洲 

策划统筹:柯鸿海 雷贤辉 马发洲

振兴蓝图依赖县域经济

作为广东省的生态屏障,梅州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一区两带”发展新格局。2015年,梅州实现生产总值955亿元,增长8.6%,增速居全省第四;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增长21.5%,增速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超500亿元,增长39.4%,增速居全省第一。

强市必先强县。这种变化的出现,与梅州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

2015年,梅州县域GDP总值为580.5亿元,为2010年(346.11亿元)的1.68倍,占全市GDP的60.79%。“十二五”期间,第一产业比重由2010年20.4%降到2015年19.7%,第三产业由2010年38.6%快速上升到2015年43.6%。

嘉应学院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教授闫恩虎认为,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是广东经济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一区两带”格局中,梅州已经作出部署,嘉应新区将破解中心城区“小马拉大车”问题,提升中心城区的带动力;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将带动梅县、兴宁、五华、丰顺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工业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的生态园区;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则将文化、旅游等资源串珠成链、高效整合。

近年来,梅州各县(市、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工业产业体系成形,兴宁市重点发展机电产业,大埔县发展电力、陶瓷产业,丰顺县发展电声、饲料加工产业,五华县重点发展五金机电、汽车配件和制酒产业,对经济拉动更明显。

6月25日,《粤东西北2015年度“振兴指数”蓝皮书》发布,其中,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方面,五华县以60%的增速在粤东西北地区排名第一,蕉岭县、丰顺县、平远县、大埔县、兴宁市也跻身粤东西北74县十强之列。

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上来看,梅县区以21.5亿元排在第二位,值得一提的是,梅县区还以17.8%的增速同时跻身增速指标的十强,成为粤东西北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唯一在总量和增速上都进入十强的县区。

县域经济核心在中心镇

强县必先强镇。

纵观珠三角的县域经济,以主导产业相对集中、专业配套协作程度较高的大镇,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优势特色产业的集聚地。专业镇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推动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此后,珠三角从星星点火,走向燎原之势,成为媲美长三角的经济带。

《2012年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指出,专业镇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1年广东省共有326个专业镇,实现GDP总量1.64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31%,专业镇对区域经济的平均经济贡献率达39%。其中,佛山、云浮的专业镇对区域贡献率分别高达94.7%、67%。

从微观看,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史,某种程度上可以浓缩为若干个大镇从乡村城镇化的变迁史。

在这个角度看,观察梅州,必须走向基层,尤其是中心镇。长期以来,梅州中心镇的产业之间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产业资源竞争明显、分散式分布,未能形成集聚程度高、产业链条完善的产业集群。如今,传统大镇该如何持续发力?

“现在县域经济发展核心问题在于中心镇。”闫恩虎认为,中心镇从根本上存在工农业生产职能,尤其是工业,必须要把新型工业化的落脚地放在镇一级来完成。要努力打造好镇域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以2013年广东省各镇中GDP排名最高的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为例,其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约803亿元,可谓“富可敌市”。从镇域经济而言,佛山、东莞等地的镇域经济发展实力较强,专业镇数量也占多数。与这些地区相比,梅州镇域经济发展的实力相对偏弱,2014年梅州市共有38个省级专业镇,产业产值达244亿元,占GDP比重约29%。

从大环境而言,中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时刻,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点的新常态,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这不仅为梅州探索多元动力增长赢得时间,更为加快振兴发展带来新机遇。

梅州市委党校副教授丘东涛认为,要在大环境下找准定位,利用本地的特色资源和既有的企业基础,通过规划、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如招商也要有针对性地吸引关键性企业落户本地,带动相关配套与协作企业来此集聚。

创新引领中心镇走向

日前,广东省专业镇发展促进会新认定14个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潭下镇,梅县区松口镇和兴宁市径南镇榜上有名。

至此,梅州市共有45个省级专业镇。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梅州农业人口超380万,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约20%。产业转型的过程必是城镇化进程。

从长远来看,大镇转型升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通过提升产业的整体附加值和竞争力。这离不开市场的“无形之手”,更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有所作为,当二力相和形成合力时,其转型升级发展就会加快进行。

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和镇域经济就是不仅要实现人口型城镇化,更要实现质量型、结构型的城镇化。这需要作为产业空间载体的镇域具备集聚高端产业和人才的功能,提升软、硬件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和效率,加快农村升级的进程。

丘东涛表示,简单地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来并不能实现城市化,而是要让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同步。因此,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发展方向,实现产城联动。

“新型城镇化是发展镇域经济的关键。”闫恩虎说,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具备自身特色的优质产业创新要跟上。如旅游产业是先锋产业,经过前几年的培育,去年梅州的GDP有近1/3是旅游产业创造,也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这说明创新思路的重要性。其实,旅游产业也是低成本的新型城镇化路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也为梅州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梅州大镇的未来走向,必须用创新的思维来考量。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对梅州市大镇转型升级的思考,是对梅州市打造“一区两带”战略的研究,更是实现从依靠劳动力、资源和资本投入所驱动的传统增长模式向依靠技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所驱动的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从基层出发,我们上下求索,调研大镇,问计专家,深读梅州。

“梅州中心镇调研”专家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陈鸿宇(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赖作卿(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丁力(广东省社科院教授)

胡刚(暨南大学教授、广州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

闫恩虎(嘉应学院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

丘东涛(梅州市委党校政治经济教研室主任)

编辑 马吉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