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亩木麻黄树成片枯死 南三岛派员千里取经寻破解良策

湛江日报  2016-06-28 09:26

为破解木麻黄青枯病症结,让其尽快恢复生态绿,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管委会派出调研人员联合市林业局技术人员、广东海洋大学专家,于6月24至27日奔赴全球最大木麻黄种质资源库——福建惠安县赤湖林场取经。

记者体验:原生态的赤湖林场木麻黄森林

盛夏,骄阳似火。但当记者进入赤湖林场6000亩的木麻黄森林时,仿佛进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林道两旁是高大的婆娑木麻黄树,松涛声阵阵,清风徐徐;啾啾鸟鸣入耳,树枝桠上挂满了厚厚的松针叶;钻进林间,脚下悄无声息,一片幽静和清凉。

“其实这里曾经是一片风沙肆虐的海边沙地。如今,我们管理得比较严,林场几乎都是原生态,除了看林人,没有谁来打扰过。”惠安县赤湖国有防护林场的党委书记吴惠忠告诉记者,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创建于1959年,全场总经营面积近6000亩,森林蓄积量18118立方米,跨惠安县三个镇12个行政村。

林场辖区主要是海岸大港湾和湄洲湾,曾经是一片风沙肆虐的海边沙地,是惠安县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但经过15年的精心管理,现在已经成为泉州乃至全省著名的海滨林场,并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木麻黄种质资源库。

目前,由木麻黄构成的一条12公里长的沿海防护林带绿色屏障,环绕着一大半惠安沿海,有力地抵御了风沙、台风和海潮的侵袭,荫庇着当地近20万沿海百姓的生产生活。

赤湖林场:木麻黄是最坚固防护林树种

“在上世纪80年代末,福建的其他几个岛屿上的木麻黄树,曾经发生过大面积的青枯病感染,但最近这些年感染少。但根据多年科研实践,通过比较多个树种,发现木麻黄才是最坚固的沿海防护林树种。木麻黄作为第一道防护林带,在防风固沙、抵御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吴惠忠建议沿海的第一道防护林种植木麻黄,并可以在其他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失林、护村林等生态林种植其他可替换的树种。

在赤湖林场,记者看到了由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和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撑的木麻黄国际种质资源库基地,已有两年长势的木麻黄苗木,一片葱绿。

“每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不尽相同,对植树播绿工作,针对不同的条件和环境,应采取不同的办法。”吴惠忠表示,尽管这里并没有遭受青枯病害,但仍有其他天敌病害。为了克服每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不尽相同所面临的瓶颈,科研或引进新品种是关键。

有益探索:南三岛引进赤湖科研新品种“惠安一号”

“‘惠安一号’是我们林场选育科研的新品种,被福建省林业厅推荐为沿海基干林带造林首推树种,每年为沿海地区提供良种壮苗150多万株,抗病性强,为沿海防护林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吴惠忠带大家参观了“惠安一号”的育苗培育时,南三岛林场的工作人员通过仔细的观察,在培植与采母株的方法上又找到了新发现。

据记者了解,2006年赤湖林场联合省林科院,培育出一个极具抗恶劣环境特性的木麻黄新品种,该品种被命名为“惠安一号”。2006年底,“惠安一号”通过省林业厅林木良种鉴定,被推荐为我省沿海基干林带造林首选树种。2007年,“惠安一号”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注册。2007年年初,“惠安一号”的兄弟品种——龙7-18被培育出来,并通过省林业厅的林木良种审定。该品种的特点是对星天牛、木蠹蛾等虫害有较强抗性,主要适合用于在沿海病虫害严重地区的沙地上营造防护林。近几年来,赤湖林场还收集省内外木麻黄优良无性系70多个。

因“惠安一号”声名鹊起的赤湖林场,赢得了中国林科院热带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的青睐。2013年初,中国林科院热带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与澳大利亚相关机构与专家合作,将全球选育的180多个木麻黄国际新品种引入赤湖林场进行培育。目前,已在种苗基地内育苗1万多株。“国际种源资源库的建成,加上赤湖林场已有的良种基因库,如今,我们的木麻黄种质资源量是全球最大的。”吴惠忠说。

“我们南三岛的木麻黄防护林带有20多公里长,‘绿色长城’曾是我们的良好生态标签。面对木麻黄诸多的病害现状,我们除了引进新品种、培育实生苗,在种植技术等方面,都要向别人取经和进行自己的科研。”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韩伟雄说。基于“惠安一号”的多种性能优势,市林业局林业科工程师黄责和广东海洋大学教授易润华博士亦建议,将引进一批“惠安一号”树苗到南三岛试种,同时在该林场采母株苗进行培育。

反思借鉴:赤湖林场“取少给多”的经验

随行的市林业局工程师黄责告诉记者,这次的福建之行有“三多三少”感悟:一是在思想认识方面,赤湖造防护林后就基本没有砍树,保留参天大树,沙滩上绿树成荫,靠的是“取少给多”。林中有空地就补,有沙湾就扩造,像对小孩子一样呵护;二是在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方面,南三岛多年来在林地上则“取多给少”,生态欠帐多,造成森林资源不增反降;三是在机构、制度方面,赤湖林场有派出所(森林公安),南三岛目前没有独立林业局与林业公安。南三岛林场林地面积8000多亩,赤湖才6000亩,南三岛林场是集体林场亦无法纳入国有林场改革,这是造成管理体制不顺的一个症结。

“沿海防护林,担任着防护生态的重大责任,也是最脆弱的生态林。制度完善和技术力量很重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同步很重要,如何保障好南三岛生态林的健康发展,赤湖林场的经验值得借鉴。”黄责说。

专家建议:重建防护林要取长补短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易润华博士认为,木麻黄种植多为纯林,其种群结构简单,林分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和抗逆性差,而且在湛江地区长期连作同一无性系,导致青枯病大面积发生。到目前为止,木麻黄是沿海防护林的首选树种,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对滨海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有利。

针对目前木麻黄青枯病大面积发病,易润华认为,对木麻黄防护林重建要做好规划。政府部门要引起重视,建议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深入研究。

南三岛木麻黄防护林重建要取长补短,可先尝试从国内外引入不同品种,特别是引入抗青枯病的品种或无性系进行混种。根据品种在南三岛的抗性表现,筛选出适合南三岛的品种,及时调整林分结构。另一方面收集不同品种的种子培育实生苗造林,实生苗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寿命较长,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抗性,可加快木麻黄防护林的恢复。另外,南三岛林场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不足,易润华建议适当引进人才对森林进行管理和抚育,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编辑 刘稳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