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 记者 何雯意 彭海泥 2016-06-27 10:46
夏至之后,不少人容易出现犯困、头晕、没有精神、食欲下降等情形,甚至有市民认为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想去医院就诊。五邑中医院门诊部主任、脾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卢军敏表示,这其实不是病,而是由于天气炎热且潮湿,体内湿热,从而导致上述情形出现。卢军敏提醒市民,夏至之后,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随之而来,气温多以闷热、多雨为主。从中医学上讲,也是人体阳气最盛而湿气滋生、阴阳交替的一个时节,是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节点。
A 精神困倦、头晕头痛?那是湿邪在作怪
近段时间,不少人因出现头晕头痛、肌肉酸痛、精神困倦等情形,而去五邑中医院就诊。卢军敏表示,这通常与湿气太重有关。湿气重的典型表现是舌苔厚腻、大便稀烂粘腻,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精神困倦、头脑不清爽、容易头晕头痛,关节沉重、浑身酸痛等。此时,养生的重点在于健脾祛湿,而常用的方法就是食疗。可适当吃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薏米、淮山、芡实等。如果是有些热的话可以在食物内加入土茯苓,如果是舌苔黄、大便硬,则可以加入赤小豆等食物。
卢军敏表示,即使不是湿气很重,也应该预防湿气,特别是药食同疗的东西更应该多吃,因为多吃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人本身有平衡能力,如果湿气不重,药食同疗的东西可以健脾化湿利水;如果湿气重,自然会把湿气化解,达到养生的效果。
B 夏季适宜多吃豆类食物
在南方,一到夏天,人就非常容易“上火”。卢军敏表示,江门处于岭南地区,夏季闷热潮湿,湿邪会引发热邪,热邪又会加重湿邪,尤其是休息不够、睡觉没有规律、经常熬夜、饮食没有规律的人,容易引发内热,更容易上火,因此,在健脾祛湿的同时,可以适当清热下火。
江门人夏至有吃豆类糖水的习惯,其实夏季多吃豆类食物是有益处的。卢军敏表示,豆类在中医里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而且,豆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夏天人们不大想吃肉的情况下,多吃豆类食物,可补充人体内的蛋白质。在多种豆类中,扁豆比较温和,绿豆相对来说比较凉,吃哪种豆要依据自身情况来定。多种豆类混合效果更好,因为它们可以互相制衡,自身的性质不会太过,不过,卢军敏也提醒,豆类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有益的,但是患有尿酸高、结石或者消化功能不好的人要慎用。
C 夏季要注重养心,降心火
按照五行来说,夏天主心。夏天天气热,人的心火也旺,所以人容易烦躁、闷闷不乐。夏天注重养心,不是说要补心,而是静心、降心火,做到心平气和。除了平心火外,还要滋肾阴,可以适当采用养阴的食疗方法,如吃鸭、枸杞等,都有滋阴养肾的效果。
在日常起居方面,应避暑避阳光。卢军敏提醒,岭南地区阳光尤其猛烈,所以出门要避开阳光最猛烈的时候,例如10:00—15:00这段时间,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记得带伞,最好是带防紫外线的伞。此外,待在空调房内要注意通风换气,要适当到阳台等通风的地方换换气,呼吸新鲜空气。人口密集的地方尤其需要通风,因为封闭、潮湿的空间容易传播某些疾病,但是只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干净干燥,病毒就难以生存。
专访嘉宾
卢军敏,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门诊部主任,获得高级营养师资格,擅长运用综合手段方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对慢性功能性疾病的中医药调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如何合理营养膳食、养生长寿有独到的经验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