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反腐都有哪些故事?大量现实案例搬上电视剧《脊梁》

南方+ 记者 周豫 尚黎阳  2016-06-22 09:25

剧照。

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社会氛围,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倾力打造,中共广东省纪委宣传部、广东龙达影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策划的40集电视连续剧《脊梁》,目前正在珠海、中山同步拍摄,计划今年8月完成拍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受到广泛关注,但这方面的影视剧文学创作并不多见。电视连续剧《脊梁》着眼于讲述廉洁故事、传播廉洁声音,塑造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有担当的艺术群像,并由央视著名导演金韬把控艺术品质,由著名演员唐国强、李幼斌担纲主演,任程伟、茹萍、刘小锋领衔演出,赵恒煊、沙景昌、牛飘、边潇潇、张延、张明健和张晶晶等联合主演。

《脊梁》由剧作家陈涛、供职于广东省委机关的作家鲁文和国家一级编剧李彦雄担任编剧。该剧既结合新时期反腐败实际,又有一定的艺术创作。

据悉,中纪委有关部门对该剧的创作生产给予大力关心和指导,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高度重视这部广东原创的电视剧作品,分别组织专家对剧本进行了审读并对摄制工作全程跟进。审读专家认为,这部40集电视连续剧题材重大,主题鲜明,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并由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申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扶持“文艺精品项目”。


6月14日,该剧在广州白云机场取景拍摄,该剧总导演金韬和几位主演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导演金韬提到,当下广东的反腐工作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廉政文化也是风生水起,这也使得广东反腐题材的文艺创作较为活跃。他认为,《脊梁》作为一部严肃的现实题材电视剧,真实和真诚是它最打动人之处。

创作

真实地接近纪检生活一线

金韬曾经导演过《长征》《井冈山》《红色摇篮》等主旋律大型电视连续剧,在接到该剧的剧本时,他就被其“真实”打动了,“广东丰富的反腐败斗争现实案例给他提供了大量素材。我希望所有演员都能有感情、有激情地投入表演。

去年10月,导演和一众演员一拿到剧本,随后就到各地体验生活、修改剧本,力求真实再现当前反腐工作的成果、进程,力求拍出大格局来。“为了尽可能真实反映纪检干部的生活,金韬前后到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开了30多场座谈会,采访对象达70多人,”只有真实地接近一线工作人员,聆听他们讲述真实的案例和细节,演员才会有切身的感受“。

在金韬看来,拍戏最忌讳的就是浮躁,为此,在开拍前,他特别提前20多天从剧组调出9个主要演员,前后六次前往中山、珠海、佛山、深圳、广州等地体验生活,并深度研读剧本。

“什么叫纪检监察工作?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办案的环境和程序是怎样的?一定要将社会上的‘道听途说’打碎,把那些不正确、不真实的理解扔掉,才能进入到你所要演的角色当中。”金韬认为,演员深入调研了解纪检监察干部生活,尤其是演员与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结成“互帮学习对子”的做法,对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提供了很大帮助。

他相信,只有演员了解自己参演的角色,理解了所要表演的纪检职业工作和生活,并且真心乐意去演,角色才能鲜活、可信。

特色

真诚的态度打造“广东原创”

记者了解到,在整个剧目的筹备、摄制过程中,中央纪委有关部门都给予了大力关心和指导,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也非常重视这部“广东原创”的电视剧作品,分别组织了专家对剧本进行了审读,并对摄制工作全程跟进。

主旋律电视剧中那些“高、大、上”的人物是否已经过时?对此,金韬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这部戏在尊重现实、尊重生活和尊重艺术本源的前提下,同时应该有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同时追求英雄主义的人物形象。“一部好的电视剧需要艺术家们动心、动情、动力,这些我们都做到了。”他坦言,此前拍《长征》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同主题的歌舞、话剧作品了,他要做的电视剧是超越以往。

金韬希望这部电视剧并不仅仅因为“反腐题材”而引发全国关注,“而是通过我,通过唐国强、李幼斌等一大批艺术家们创造性地对现实的纪检生活的表达、对纪检监察人情感的抒发,让观众对作品本身产生兴趣”。他笑言,导演工作是在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的,他乐于接受批评和修改意见。

“我们希望把这部主题鲜明的电视剧打造成为一部体现时代特色的文艺精品项目,真正做到辩曲直、讲大义、道真情、扬正气。”金韬说,“表演者要在懂得这个道理后通过艺术表述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听,把不正确的传闻辨别、纠正过来,告诉大家当前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有了哪些新举措、新常态,做到辨曲直、讲大义”。

虽然《脊梁》是一部“时政戏”,但金韬和一众主创都在为这部严肃题材电视剧寻找艺术创作的空间,包括对每个人物、每句台词生动的描述和表述,“向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实践,真实地反映这场反腐斗争,是每一个本剧主创人员应尽的责任。在诸多现实案例里,在讲原则的同时也有很多充满人性、真情的感人故事,这些都为我们创作、表演提供了空间”。

表演

每个人物都力争饱满而立体

刘小峰在剧中扮演的市长原是一位青年“海归”,为人清高,在当时的领导班子里是一位不愿接受贿赂的干部,却由于被犯罪集团利用,差点就走到了贪腐边缘。“现在,践行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在发现贪腐苗头时,对照‘第一种形态’,即要让‘扯扯袖子、咬咬耳朵、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注重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及时挽救同志。这一点,在这位丰州市长的身上就有所体现。”刘小峰说。

刘小峰在体验生活的时候,常常和当地的领导一起探讨“领导干部的生活常态是什么”。对于自己所扮演的这个角色,刘小峰坦言非常理解其心态,“一个地方领导,有理想有抱负,面对整体的发展大局,如果身边的人不配合是非常孤独的。这个角色在剧中有妻子,却常年在外,生活里也是一个形单影只的人,并遭受各种压力和挫折,所有的事态发展都是很合情理的”。

相比之下,演员茹萍在剧中的角色可能更容易让女性观众产生共鸣:“女性的工作和家庭角色总会出现矛盾,在我调研和体验生活中,不少纪检监察机关的女干部,都会用自己所有能做的一切尽可能双倍付出补偿家庭。她们中间,常常一出差就几个月不见人影,即使回到家也满脑子都在想案子。”茹萍笑言,像这样的硬朗戏自己是第一次尝试。

但她相信,作为一个女性纪检监察机关干部,除了理性必然还会有感性的一面,“纪委书记也不是铁打的、刚性的,我以往的表演经历会赋予她一定的柔情,让她的形象更饱满一些”。

《脊梁》剧情介绍

党的十八大前夕,地级市丰州因为市委书记的亡故引发政坛动荡,梁嘉南走马上任。随着工作的开展,梁嘉南逐渐发现,丰州各级政府不同程度存在着各种潜规则等不良现象,数个即将投入建设的项目更是利益争夺的核心。

稳定发展和反腐倡廉这看似矛盾的问题摆在他的面前。在上级党委的指示下,以梁嘉南为代表的党委“一班人”忠诚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履行监督责任,执纪监督问责,对腐败现象“零容忍”,却受到重重的阻力。

十八大召开了,梁嘉南和丰州有良知、坚持党性原则的干部们一起,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顶住巨大的压力,揪出腐败集团幕后的黑手,丰州市的经济也向着稳定良性的方向发展。

编辑 李啸啸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