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现代学徒制”抓住了工匠人才的培养痛点

南方+  2016-06-21 10:05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首批“现代学徒制”毕业生将于这个月底在珠海的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标志着广东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现代学徒制”的产生有深刻的背景。目前,中国制造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技术、工艺、设计等方面的不断革新,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精湛的技术、更精准的操作、更富创意的设计。但另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脱离实践的痼疾仍未根治,技能型人才素质尚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在此背景下,2015年8月教育部推出了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其目的就是借鉴“学徒制”这一古老制度,将其与当代工业技术革命有机结合,传承和弘扬“现代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现代学徒制”源自制造业高度发达的英德等先进制造强国。它最鲜明的特色,是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携手传授,共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英德等国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开展普遍,制度规范,企业参与度高,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学徒制参与率高达91%。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接受3至4天的岗位实践教育,在职业院校接受1至2天的专业理论教育,专业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正是英德等国家制造业人才辈出、创新不断、质量一流的关键,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其实我国传统的“学徒制”由来已久,分布于诸多行业的各类“工匠大师”,几乎都是传统“学徒制”的产物。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能够在国防军工和广大民用工业领域保持较高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这一培养模式可谓居功至伟,传统学徒中已经有一批顶尖人才成长为“大国工匠”。

但是,传统“学徒制”显然不能满足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大批量人才需求,将传统的学徒培养与现代学校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的“现代学徒制”,是弥补这一缺陷、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

职业教育的初衷就是培养“工匠”,然而受限于僵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呆板的教学方式、落后生产实际的课程内容、远离实践的师资队伍,其人才培养的结果只能是难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传统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基础是校企深度融合,工学交替、岗位育人,磨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正是工匠精神的根本。

让名师巧匠和学生建立师徒关系,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任务规则下言传身教,通过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培养学生的耐心、专注、坚持等品质气质,这就是“现代学徒制”的价值所在。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学生对职业的敬畏、对技艺的执著,形成敬业、乐业、精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从广科院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来看,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当然,从试点到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宏观层面上,需要政府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出台对参与企业用工、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和运行保障,解决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对企业进行足够约束的难题。纵观层面上,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政府职能部门在服务机构、专项资金上给予支持。微观层面上,需要各职业院校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建立适应“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双师队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双身份学生管理制度,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对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宣传,使“现代学徒制”真正得到全社会的参与和认同。

必须注意,推广“现代学徒制”本身也需要创新意识、工匠精神。精选专业、精选合作学校和企业、不断创新完善制度等等,千万不要盲目追求规模大干快上。职业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现代学徒制”是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最佳途径。(作者系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院长 陈斗雪)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胡净栋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