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粤|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阴凉还远吗?

南方+ 记者 严慧芳 杨小妍  2016-06-21 09:02

2016年6月21日06:34:09,农历五月十七,太阳运行至黄经90°,我们迎来夏至节气。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白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

夏至过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日减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有谚云: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夏至日,广东开启“烘烤模式”。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21日,广东大部晴到多云,午后局部地区有(雷)阵雨。粤西、珠江三角洲和粤北的部分市县有35℃及以上的高温。

广州:21日白天-22日,晴到多云,27℃~35℃,相对湿度介于55%~85%之间,吹轻微的偏南风。

天气炎热,紫外线强,注意防暑防晒哦。六月的雷雨说下就下,可别忘了带伞出门!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一个九,每年九个九一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

冬至后有九九歌,夏至之后也有。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饮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带黄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基。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古人认为,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自此,阴气在地底每天生长,阳气被逼而火燥,这就是溽蒸,随阴气逐渐上升而小暑、大暑。待阴气彻底钻出地面,天气凉爽,便是秋天了。

一候,鹿角解。

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角向前;麋,形大,属阴。

二候,蜩始鸣。

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螗小而绿,叫声尖锐而急促,立秋后才鸣,也称寒蜩、寒蝉,为区别“知了”,俗称“都了”。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生于阴阳半开半阖时,所以作为一种药材,主治半开半阖之病,协调中枢。如治疗伤寒寒热,是少阳之枢半开之病;治喉咙肿痛,是少阴之枢半开之病。

◎夏至养生宜吃“苦”

古人认为,夏至是大气中的阳气充盛到了极点,阳极阴生,从夏至日开始,将逐渐呈现出一种阳消阴长的趋势,反映在天地万物中,便是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广东省中医院主治医师黎创博士指出,广东的夏至炎热多雨,人体往往汗出多,容易疲惫,出现一个阳气盛于外,耗伤津液的状态,因此,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适量食用苦味食物对调养身心有益。

西瓜翠衣

中医有味药物叫西瓜翠衣,是取西瓜的果皮,削去内层柔软部分,洗净,晒干。也有将外面青皮削去,仅取其中间部分制成。

《饮片新参》说其“淡平微苦”,归脾胃二经,功能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治疗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之症。清代名医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说,此物能“凉惊涤暑”。炎炎夏日,如能取西瓜翠衣加入日常饮食当中,则能达到调养身心的效果。

一卵孵双凤

黎创博士推荐了一款夏至养生食疗,以鸡肉、干贝、蘑菇及西瓜皮等制成的孔府名菜“一卵孵双凤”。此菜用西瓜和雏鸡加干贝、口蘑等配料烹制而成。据说孔府曾用此菜宴请清帝王、进贡慈禧太后。清朝末期,该菜传入江苏各地,成为人人喜爱的夏令名吃。赶紧动手试试看吧↓

材料:

椭圆形西瓜一个(约2500克),小母鸡2只(约800克),水发海参50克,水发冬菇25克,水发玉兰片(笋干)25克,火腿25克,水发干贝50克,葱姜丝少许;料酒、精盐、西瓜汁及橄榄油少许。

步骤:

1.西瓜削去外皮,切盖,挖出瓜瓤,留瓜皮约2-3厘米厚,洗净备用。

2.将玉兰片、海参、冬菇、火腿切成长片,除火腿外,都用沸水氽过捞出。

3.小母鸡宰杀后,去毛及五脏,择洗干净,剔骨留肉,放入盆中,加入料酒、精盐、味精、橄榄油、西瓜汁、玉兰片、海参、冬菇、葱姜丝,拌匀,腌至入味。

3.将西瓜放入大瓷盆内,然后把腌好的鸡连同配料一起装入西瓜中,盖上瓜盖,用竹签别住。旺火蒸至鸡烂时取出,开盖即可食用。

五味子汤

五味子也称玄及、会及。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为五味也。五味子可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精。养五脏,除热。治中下气,止呕逆,补虚劳,令人体悦泽。明目,暖肾。

孙真人《千金月令》中说,五月常服五味,以补五脏之气。《千金方》曰:“五月二十七日宜服五味子汤。取五味子一合,捣,置小瓶中,以百滚汤入蜜少许,即封口,置火边良久乃服,生津止渴。”

夏至面

冬至馄饨夏至面: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吃荔枝 

夏至时节,刚从树上摘落的荔枝最为新鲜,水分丰盈,粉嫩欲滴。

在广东大厨手中,时令荔枝可以被制成:荔荷炖鸭、荔枝炖鸡、荔枝鸭片,因为荔枝有健肾补心功效,且维生素和蛋白质含量都较之其他水果更高,因此在荔枝当造的季节,这些食制都是夏至筵的上等菜品。 

吃枇杷

五月枇杷正满林,向往“琉璃叶底黄金簇”的景象。枇杷酸中甘甜,“浆流冰齿寒”,乃初夏最美的果实。

凉食避暑

在广东地区,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瓜汤、鲫鱼黑豆汤、药理排骨汤,葱花豆腐汤,冬瓜扁豆瘦肉汤等,煮红、绿豆沙、小米粥、西米粥、白果粥、凉粉、莲子羹、豆腐花、番薯汤等,饮银耳木瓜糖水、凉豆浆、甘蔗水、凉茶、酸梅汤等比较清甜的食物。

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

开镰节

每逢夏至日,各地农民则忙着祭祀神灵,名曰“祭天”,以祈求风调雨顺。这祭天也南北有别,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南方人多求晴,防止涝灾。时至今日,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夏至日祭天的习俗。 

夏至期间,广东阳江地区有开镰节。在前一天晚上,各家各户要做面饼、茶,备酒,在广场上跳“禾楼舞”,该舞是古时百越乌浒族(壮族祖先)的一种舞蹈。 

【通讯员】宋莉萍

【校对】罗健鹏

编辑 杨小妍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