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08:05
6月8日,为庆祝第十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广东潮剧院举办了“名家传戏、经典再现——潮剧折子戏《扫窗会》传承汇报演出专场”活动。这出向潮剧经典以及老一辈潮剧艺术家致敬的经典折子戏,凝聚了国家级潮剧代表性传承人姚璇秋以及广东潮剧院三个团的青年演员近2个月的心血,展现了新时期潮剧演员们传承潮剧的决心和成果。
在近日召开的广东省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提出,要让地方戏曲更“活”起来,注重传承培养名家,加强戏曲人才队伍建设。广东潮剧院此次的传承汇报演出,正是推动地方戏曲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
自2006年潮剧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广东潮剧院担当潮剧传承的重任已近10年。近日,记者深入走访广东潮剧院和汕头文化艺术学校,并专访姚璇秋老师,了解经典剧目《扫窗会》的传承过程,以及后起之秀传承潮剧背后的故事。
●文/南方日报记者 余丹 许端阳 图/南方日报记者 许端阳
传承经典 潮剧名家言传身教
近日,记者走进广东潮剧院的排练厅,姚璇秋老师正在对青年演员们做上台前的最后指导。过去的2个月里,这位80多岁高龄的潮剧老艺术家不辞辛苦、全程跟踪,手把手地传授着潮剧经典折子戏《扫窗会》的每一个细节。小到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唱词,姚璇秋老师都一丝不苟亲身示范,细致讲解。
经典折子戏《扫窗会》是姚璇秋的成名作,为将此剧目传承到青年演员身上,今年4月以来,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组织开展《扫窗会》传承培训传习活动,请姚璇秋亲自传授,一级演员林初发、姚璇秋的学生李莉协助辅导,院属三个团选派青年演职员参加传习。
姚璇秋老师告诉记者,《扫窗会》这出折子戏保存了潮剧比较古老的唱腔曲牌,做工严谨细致,是潮剧青衣行当中唱作难度较大的重头戏。她认为,传承经典必须保持原汁原味,只有坚持不懈地言传身教,才能保证传承“不走样”。
潮剧著名剧作家、广东潮剧院原艺术研究主任沈湘渠则介绍,姚璇秋、翁銮金主演的《扫窗会》与蔡锦坤、黄瑞英主演的《闹钗》以及洪妙主演的《杨令婆辩本》被誉为“百花园中三块宝石”。《扫窗会》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文化信息和艺术内容,学习该戏既是掌握潮剧行当表演艺术的需要,更是对国家这门传统艺术的保护。
热情高涨 演员由2人扩展到15人
“最初只要求各团报一对演员,谁知道大家热情高涨,争相报名参加。”广东潮剧院办公室主任陈伟斌告诉记者,《扫窗会》原本只需要2名演员的戏,最后扩展到8女7男的演员组合。
阔别舞台多年的李莉,如今是姚璇秋艺术传习所的演员。作为姚璇秋老师的爱徒,李莉此次特地为了该戏重新回到舞台,而为了更快进入角色,李莉在连续十几天的高强度训练下,重新找回饰演“王金真”的感觉,并在汇报演出上完美地诠释了这个家喻户晓的角色。
李莉告诉记者,戏里面不断出现“王金真”挥动着扫帚,用矮步行走的动作,这是该戏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其他剧目所没有的。“矮步一般是武丑的特定动作,而姚老师将其用于青衣,这是来源于生活的表现。”李莉说。
今年22岁的陈树萍是主动申请参与传习的青年演员之一。陈树萍告诉记者,能够得到老前辈的亲自指导,机会十分难得,所以她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并最终成功通过考核,成为《扫窗会》传承汇报演出的演员之一,“这次的学习,让我对青衣行当的12个基本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今后我扮演好青衣角色打下基础。”
李莉表示,姚璇秋老师一辈子为《扫窗会》这折戏倾注了大量心血,作为新一代潮剧工作者,应深刻认识《扫窗会》等经典传统剧目是潮剧中最为宝贵的财富,青年一代应接过老一辈艺术家的“接力棒”,将这些经典剧目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潮剧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十年坚持 还需吸引年轻观众
演出当晚,汕头慧如剧场座无虚席,还有不少从外地特地赶来捧场的戏迷。今年70多岁的王伯是姚璇秋老师的“忠实粉丝“,虽然钟爱姚璇秋版本的《扫窗会》,但看到如此多的青年演员将这折经典戏传承下来,王伯感觉到潮剧后继有人,十分欣慰。
此次专题汇演汇集了广东潮剧团3个团的优秀青年演员,其中有不少在剧团工作十几年的骨干演员,他们见证了广东潮剧院近10年间对潮剧的传承。
广东潮剧院院长蔡少铭告诉记者,广东潮剧院对潮剧的传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6年潮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2010年潮剧艺术博物馆首期对外开放时期,广东潮剧院成立“汕头市潮剧艺术保护传承工作委员会”,这个时期以抢救性传承保护为主。
第二个阶段是2010年至2014年12月,这个时期广东潮剧院划转为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以生产性传承保护为主,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有群众基础的剧目例如《陈三五娘》《换偶记》《苏六娘》,根据专家论证修改,分别安排三个团投排传承,丰富城乡市场。
第三个阶段是2014年广东潮剧院整体划转设立“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之后,采取抢救性传承保护和生产性传承保护并重、以点带面进行传承保护。不仅组织传承经典潮剧,还积极开展“潮剧进校园”活动——去年由广东潮剧院与省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大学潮剧文化节”,省内外共有30多所院校,近一万名学生参与。
“如今潮剧院的传承工作已做得十分扎实,但是创新度仍然落后于其他剧种。怎么去吸引年轻的观众,这是一个大课题,也是潮剧院接下去要深入研究的方面。”蔡少铭说,接下来潮剧传承要往更加大胆创新的方向探索。
教学探索 铸就潮剧人才库
在与广东潮剧院各团的青年演员交流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些青年演员有很大比例来自汕头文化艺术学校。陈伟斌告诉记者,目前潮剧院三个团中,有近85%的潮剧演员都是来自汕头文化艺术学校。那么,在这所潮剧年轻人才的培养基地中,潮剧的传承学习是怎样的情况?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据汕头文化艺术学校负责人介绍,其实汕头文化艺术学校还有另一块牌子——汕头戏曲学校,在1959年成立文化艺术学校之前,是以培训班的形式存在的。在学校,潮剧表演专业是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也是唯一一处有系统教学潮剧的课堂专业学校。
记者了解到,经过50多年的教学,汕头文化艺术学校已经摸索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培养潮剧人才的教学体系。有别于以前在戏班学戏的师徒制,汕头文化艺术学校的学生,除了基本功的练习外,还有相对应的理论学习等文化课程。“在学生的学习中,文化课程占了将近4成。”学校负责人表示。
此外,专业课是潮剧专业最为核心的课程。据学校负责人介绍,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有两个教学特色,一是扎实基础基本功教学,二是以戏带功实践教学,“无论是三学年制还是五学年制,潮剧专业的学生一进来就要练好基础。第一学年基本是用在打基础上了,我们一周安排了6节腰腿、6节趟毯子、6节唱念和2节身段,到了第二学年才根据学生的外形、相貌、身材等安排他们一个暂定的行当试排片段戏,如果考核通过,他们才会被安排到那一个行当,根据行当要求进行深入学习。一般来讲,一个行当一学年会通过排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就是所谓的‘以戏带功’,以排戏带动功夫的成长。还要通过实践教学、演出打牢基本功并检验之前的基本功教学,做到教演相长。”
遭遇瓶颈 生源问题形势严峻
然而,学校负责人表示,相比于颇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学校生源的数量与质量成为了困扰潮剧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来学习潮剧的学生是要经过层层筛选的,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重点是声音条件。但是近年来潮剧市场不怎么景气,来学习潮剧的学生少之又少,报名人数往往还达不到招生要求。”该负责人说。
根据校方提供的数字,目前在校学习潮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只有105人,自2010年后,每年招收的学生更是不到60人。“个别学生甚至是因为无法参加高考才来报读的。学生的来源较为复杂。”该负责人坦言,真正热爱戏曲表演、音乐艺术,并有所追求的学生不到总数的一半,不少学生没有功底,导致老师授课非常困难。
记者在走访课堂时也看到,每个行当分班的高年级班级,一个班的人数基本在10人以内,甚至有些对演员要求比较高的行当,如花旦这一行当在一个年级中只有2名学生,而老生、黑脸净等行当更是寥寥无几。
在校方看来,这种现象与戏曲行业从业人员社会地位、经济待遇低,且工作辛苦,同时戏曲教育学历偏低等因素有关。目前,潮剧表演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就业率超过90%,但是大部分从事的仍是与潮剧有关的行业,其中,优秀者被广东潮剧院选走,剩下的基本由地方潮剧团及有招收特长生的相关单位招走。不过,在高就业率的背后,无论是国有潮剧艺术表演团体还是民营潮剧团体收入都无法与经历近10年磨炼的潮剧演员付出成比例,改行者不在少数。“学戏太苦了”成为不少人包括校方的共识。
就“戏曲教育学历低”这一问题,校方也在积极想办法解决。201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汕头文化艺术学校与韩山师范学院对接,成为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的试点学校,即汕头戏校2015年入学的潮剧表演、潮州音乐专业学生无需参加高考,只需考核合格,将于2018年就读韩山师范学院音乐表演(潮剧)专业,成为潮剧艺术教育史上首批专业对口的全日制大专生。校方也希望,随着国家对推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视以及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能够让潮剧后起之秀的传承走向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