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记者 白洋 2016-06-14 09:14
金湾区金海岸文化艺术中心楼顶专门建设了光伏发电板,可向建筑供电。王荣 摄
沿着三灶镇金岛路一路走去,一座巨大的长方体建筑便呈现眼前,南北走向的“长方体”,表面是灰白两色的铝制隔板,看起来素雅而大气。未来在这里,将崛起金湾全新的文化地标——金海岸文化艺术中心,也将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公共文化场所。
金海岸文化艺术中心是金湾今年十大民生工程的重点项目,也是金湾高标准谋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体现,其建设进展一直备受关注。记者日前探营获悉,该中心内部装修已接近尾声,本月可以完工,下月起正式对外开放。届时,金湾乃至西区的市民可以在这里享受“四馆一影院(即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高标准设施提供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250平方米的超大阅览室可同时满足500人的阅读需求。
绿色▶▶
光伏发电可满足日常需求
在金海岸文化艺术中心的施工现场,可以看见这片大工地上布满了吊车、大货车、水泥搅拌车等工程车辆或机械,工人们有的在门前楼梯路基进行铺设,有的在对室内管线、座椅、电梯做调试,为中心的开放做最后冲刺。
走进中心内部,则可以发现这个长方体建筑呈“回”字形结构,每层楼都有宽阔的走廊和公共服务平台连接,在回字形的中间区域,建有一个巨大的空中花园,方便市民闲暇时到这里纳凉休憩,设计较人性化。
记者了解到,金海岸文化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达25652平方米,包括金湾区图书馆在内的四馆一影院(即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均将坐落于此,中心内部布置有综合性多功能影视厅、图书室、阅览室、陈列厅以及各类专业教室共计300多个房间,总投资达1.66亿元。
据负责项目建设的金湾区联港基础投资有限公司工程师于永丰介绍,项目内部装修工程大、时间紧、任务急,自今年春节后,所有施工单位全年无休加快建设,最高峰时期有800名工人同时实施工程作业。
针对岭南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项目在外立面建筑设计、水循环利用系统、抗台风材料选择等多个方面都应用了绿色环保式的建筑理念。“在中心西南角,我们专门建设了容积约350立方米的雨水回收池,回收池下方有一套包含沉积、过滤、消毒雨水的回收系统。通过回收系统,雨水可达到3级饮用水标准,将全面覆盖中心周边的绿化设施灌溉。”于永丰说。
除了建设雨水回收系统外,金海岸文化艺术中心楼顶还专门建设了5组光伏发电板,在全天日照的情况下,5组光伏发电板可完成每日60万千瓦时的发电量,这样的电能储备可以满足中心每日用电需求。
关怀▶▶
将设特殊人群阅览室
作为金海岸文化艺术中心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金湾区图书馆将于本月底正式搬迁至艺术中心。记者在位于中心三楼的新图书馆看到,阅览室、图书室、服务台均已装饰一新,图书管理与查询设备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
“为了给群众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我们对图书阅览室进行专项设计,中心最大的阅览室位于三楼的西南角,这里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6点均有稳定的日照光线。”金湾区图书馆馆长苏琳说,阅览室总面积超过了250平方米,可同时满足500人的阅读需求。
金湾区文体局局长李成铿告诉记者,自建区以来,金湾长期缺乏可供居民进行大型文娱活动的公共场所,区内大多数文娱活动只能在室外空地进行,若是风雨天气活动只有选择改期或者取消。
“金海岸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金湾规格最高的公共文化设施,可以满足在室内开展各类文娱活动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全区文娱活动的硬件设施,提升区域的文化品位,推动改善金湾的宜居、宜业环境。”李成铿说。
此外,在金海岸文化艺术中心,带有明显标识的无障碍通道随处可见。李成铿告诉记者,中心是金湾最为重要的全民文化艺术平台,在这个平台内,不仅要满足辖内普通居民的日常文娱需求,更要体现出对特殊人群的呵护关怀。
“针对于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中心不仅对楼道、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了特殊设计,同时还专门建设了特殊人群阅览室。这里的光线相对没那么刺激,可以有效避免阳光直射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尽力为特殊人士构建一个舒适的休闲阅读环境。”李成铿说。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