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为何频频“聚焦”佛山?专家这样说……

南方+  2016-06-13 09:14

继《寻味顺德》之后,佛山再一次在央视“刷脸”。

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重磅系列报道《发力供给侧:佛山样本》。连续两晚,央视以佛山作全国样本,分别从政府、企业两大角度,观察这座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如何降低“企业成本”,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佛山共10次现身央视重点栏目。笔者梳理发现,除了龙舟赛、武术、醒狮等民俗活动,“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新市民积分入户和佛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均成为央视的关注焦点

此前,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曾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的采访,分析“研究佛山”的现象。“‘养孩子’的佛山是研究中国的好样本。”张燕生表示,佛山是一个很中国化的城市,无论是在市场发展中取得的成就,还是在应对中国工业化及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结构失衡挑战,都具有代表性

缘起

央视连续两晚解读“佛山样本”

连续两晚,佛山现身央视《新闻联播》,此前并无先例。

6月5日、6日晚7时,央视《新闻联播》推出重磅专题报道——《发力供给侧:佛山样本》,时长共计约6分钟。央视把佛山作为“全国样本”,讲述佛山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为降低“企业成本”所下的“狠功夫”。

专题报道以“破题‘降成本’”开篇,从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的技改举措切入。华昌的副总经理武卫社介绍,公司建设的立体仓库每年能节省成本约200万元,但这仅够填平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支出。专题报道称,今年4月起,佛山取消3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佛山市市长朱伟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佛山要通过几年时间的“放水养鱼”,帮助企业强身健体,渡过难关,促使企业发展壮大,客观上也有利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除了从企业的角度阐述“降成本”,专题报道还把目光移向政府部门。6日晚,专题报道以“加减法并行降成本”的主题,指出佛山政府部门加、减法并用,让企业在降成本中获利。报道提及,佛山拿出15亿元建立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为企业“做加法”。同时,今年来,佛山取消征收存在十多年的堤围防护费,严控三公支出和一般性行政支出,给自身“做减法”。

两期新闻播出后,本地舆论圈一片“沸腾”。佛山荟、佛山电视台、佛山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即时跟踪事件。有网友评论,“就是要在媒体多刷脸,让更多人知道佛山的实力与潜力”。据南方舆情后台监测的数据显示,以“佛山”“央视”等为搜索关键词,在6月6日—6月12日的分析时间段内,共搜索到相关舆情334篇,主要来源于佛山日报、珠江时报、南方plus、网易等。其中,舆情高峰出现在6月8日。

“佛山行动”为何值得央视“花大力气”解读?这与近年来佛山深化改革有很大关系。

今年5月,佛山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该方案提及,2016年佛山要为企业减负280亿元,“降成本”被放在突出位置。同时,佛山重点探索“互联网+易通关”,打造“不是自贸区的自贸区”,降低企业通关门槛和成本。

关注

佛山元素屡刷“存在感”

佛山上央视,已不是新鲜事。今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佛山现身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重点栏目共10次。佛山改革的新尝试,比如“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积分入户等新举措,频受央视关注。

今年4月,央视《焦点访谈》把佛山“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列入全国“互联网+政府服务”的典型案例。《焦点访谈》报道称,该项服务打通各部门数据库,群众办事不再“两头跑”。节目评论称,佛山“一门式”简化办事环节,给公众带来实在的便利。

实际上,去年7月,央视《新闻联播》也曾报道佛山“一门式”政务改革。在专题报道《深化改革 重在实效》中,首集《打通简政放权的“最后一公里”》正是介绍佛山“一门式”政务改革。央视最后作评论称,“从‘盖章跑断腿,办事磨破嘴’,到‘免折腾、等立取’,广东佛山推出的‘一门式’改革,让老百姓尝到甜头、得到实惠”。

倘若把时针拨至今年2月中上旬,央视春节特别节目《小康全家福 一个不能少》正在五大栏目滚动重播。节目关注的焦点正是佛山“新市民”。报道提及,2015年开始,学历、社保缴费年限以及是否购房等指标,不再作为入户佛山的硬性规定。新规让“新市民”轻松在佛山安家立户,央视为其做法“点赞”。

除了改革新举措,拥有佛山特色的民俗活动同样吸引央视的目光。今年6月10日,恰逢端午假期,南海叠滘的“龙舟漂移”现身央视《新闻联播》。当晚,栏目以《争渡,争渡,争看龙舟无数》为题,报道该项民间龙舟赛事。画面中,一条条龙舟在狭窄多弯的河道上穿行,正上演一场“速度的较量”。河道两岸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场面非常热闹。

今年春节,“佛山文化”4次登上央视荧幕,在全国人民面前火了一把。除夕之夜,央视春晚广东分会场上演节目《发光时代》。伴随歌手张杰的歌声, 大小两队南海醒狮同台演出,给全国观众传递喜庆气氛。在他们身旁,数十位来自西樵民乐小学的学生打起功夫来,一招一式尽显佛山武术的精气神。

除民俗风情,央视更将关注延伸至佛山当地美食、风土人情。“五一”小长假期间,《寻味顺德》纪录片在央视开播,引来众多网友刷屏,4天播放量突破800万。

探因

“佛山做法”具全国典型意义

“有家的地方就有佛山制造”,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早已打响佛山“国家制造业大市”的品牌。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文批复,佛山获批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作为全国唯一的试点城市,佛山本身自带典型属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侯迎忠认为,判断一个事件能否登上《新闻联播》有两把“标尺”:其一是紧贴国家大政方针,其二是在全国具有样本意义。“包括央视在内的中央媒体机构,时常到地方采访。他们抓事例、抓新闻,更想抓有代表性的典型。”侯迎忠说,佛山在改革领域表现突出,足以吸引央视关注,实质上是肯定了佛山的改革思路、做法。

在本次央视的专题报道中,华昌铝厂是唯一被提及的企业。近日,笔者回访该公司副总经理武卫社。武卫社认为,“佛山的民营经济占比非常大。”其独有的经济特质或是引起关注的原因。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918.25亿元,占佛山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0.4%,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1.8%。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成佛山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政府部门把民营企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力量,也希望民营企业都能够做强做大。”武卫社说。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曾与南方日报记者探讨“佛山模式”。“佛山,不是特区,也不是省会,也不是国家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地区,就是一个地级市。”张燕生说,佛山模式的特征就在于靠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激发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靠“养孩子”的模式,自主生产的体系,草根发展的动力,靠改革开放进程中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相互补位。

去年9月,知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其个人微博晒出佛山GDP成绩单。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佛山GDP保持8%的增速。“靠什么?民营经济及制造业!我一直强调,要改善营商环境,要降税,要发展制造业。”郎咸平解释。

■这些年登上央视的“佛山身影”


民俗文化

A.龙舟漂移

2016年6月10日

央视《新闻联播》以《争渡,争渡,争看龙舟无数》为题报道佛山叠滘“龙舟漂移”。报道称,“叠滘的龙舟赛都在狭窄多弯的河道上进行,河道最窄处不过三四米,对龙舟的驾驭技术要求更高,人们称之为‘水上漂移’。”

2014年6月2日

央视对佛山叠滘的“龙舟漂移”进行现场直播。当天下午3时,该新闻在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现场,央视派出2名记者报道比赛盛况,设置了7个机位的拍摄点,用近8分钟的时长进行直播。报道称,“叠滘的河道蜿蜒曲折,龙舟要像汽车一样过弯道‘玩漂移’。”

B.行通济

2016年2月23日

央视《新闻联播》中《欢乐元宵闹起来》对行通济进行报道,向全国展现佛山传统年俗的热闹喜庆。报道称,“元宵节,广东佛山人参加流传三百多年的年俗活动——‘行通济’。正月十五当天,佛山共60多万人参与活动”。

近三年来

“行通济”都在央视新闻频道亮相,成为的元宵节的“例牌新闻”。2014年、2015年,央视新闻频道对“行通济”现场直播,将盛况呈现给全国观众。


产经

A.中德工业服务区奠基

2014年3月1日

央视《新闻联播》以《广东: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为题,聚焦广东省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探索。其中,新闻报道了中德工业服务区(佛山新城)德国服务中心的奠基。报道强调,“今后这里将为中德双方产业合作提供多元服务,成为广东吸引德国高端人才和机构的中心区”。

B.机器换人

2015年5月15日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推出《问计中国制造》的专题报道。报道引用佛山家电、陶瓷卫浴、家具等制造业企业的例子,讲述“机器换人”等新概念重塑中国制造的形象。报道称,“在广东佛山,不仅相对精密的电子电器行业开始大规模应用机器人,甚至在更为低端的陶瓷行业,机器人也开始在一些岗位上替代工人”。

C.佛企负责人走进央视

2015年7月7日

佛山东鹏集团董事长何新明参与录制了央视二套财经节目《对话》,对话通用公司掌门人杰夫·伊梅尔特。节目中,何新明谈到东鹏拟投1.5亿元对两条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


改革

A.佛山“三旧”改造

2010年7月11日

央视《焦点访谈》推出《“三旧”改造突破土地瓶颈》的专题报道。报道聚焦广东探索“三旧改造”之路,佛山成为报道中的典型案例。当晚的节目以“如何做好土地文章”为主题,介绍了佛山在破解转型难题过程中,对盘活土地资源的积极探索。

节目评论称,“以佛山为代表的‘三旧改造’不是为改造而改造,而是为了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环境再造’而进行的改造。”

B.南海“负面清单”

2014年3月29日

央视《新闻联播》以《广东佛山:负面清单让政府服务提速》为题,介绍南海负面清单、准许清单、监管清单“三单”管理改革经验。央视评价称,“让民众切实感受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真金白银。”认为此举明确行政审批的标准,行政审批也转变成了流水线,办事效率大幅度提高。

2014年年初

央视《新闻直播间》对此进行了长达18分钟的详细报道。


【记者】肖阳 赵越


编辑 万稳龙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