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计划|“糖妈”想生二孩?医生说这些知识必须知道

南方+ 记者 李劼  2016-06-07 11:55

二孩政策落地后,生育二孩就成为很多家庭的大事。但对于“糖妈妈”而言,生二孩却还要面临更多的风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主任医师李映桃建议,对于两类女性——本身就患有糖尿病以及生育一孩患有妊娠糖尿病、产后正常的女性,要做好妊娠前咨询评估工作,以免发生各类并发症。

糖尿病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

很多“糖妈妈”在备孕时都来咨询,担心糖尿病会遗传下一代。李映桃主任称,目前已知单基因突变所致的糖尿病(如MODY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具有较高的遗传性,但大多数人的糖尿病是2型和1型,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且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换句话说,糖尿病患者的后代未必一定会得糖尿病,但患病的几率确实要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后代大一些。

李主任提醒,如果夫妻双方都有糖尿病,其后代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会更高。糖尿病不是不治之症,不需太过惊慌,因此也不建议孕前和孕期对胎儿是否罹患糖尿病进行产前诊断。

糖尿病妈妈怀孕面临的风险比普通人大得多,糖尿病的病情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母儿近、远期并发症仍较高。近期并发症包括:自然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早产、羊水过多,死胎、死产、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及手术产率增加、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远期并发症包括:后代的肥胖、DM、高血压、冠心病等危险性增加;母体远期糖代谢异常,II型糖尿病发病率增加。

但李主任称,糖尿病妈妈也不用过分恐慌,只要糖尿病妇女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血糖一直控制满意,且无心、脑、肾、眼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在正常血糖水平的环境中,受精卵能生长发育,也能预防胎儿畸形及降低流产、早产、死胎、巨大胎儿的发生。

妊娠前明确是否患糖尿病及危重程度

“糖妈妈”备孕二孩包括两类群体:一类是本身就有糖尿病、糖耐量受损(impairedglucose tolerance,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fasting glucose,IFG,即糖尿病前期)的妇女;另一类是因怀孕一孩期间患有妊娠糖尿病,产后正常的“糖妈妈”。李映桃建议,这两类人群都需要做好计划二孩前的妊娠咨询工作。

对于第一类人群,李主任建议应详细了解妊娠可能对病情的影响,包括:孕前控重;妊娠前及妊娠期需积极控制血糖的标准;孕期高血糖和低血糖的诊断和预防;孕前和孕期营养、运动、血糖检测和药物治疗的调整等。

那些本身就需要药物治疗的糖尿病女性,计划怀二孩之前,一定要同产科和内分泌科医生一起评价糖尿病的危重度,是否存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神经病变和心血管疾病等。已存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女性,怀二孩时妊娠期症状可能加重,需在妊娠期检查时由产科和内分泌科医生共同重新评价。

而对于第二类人群,也就是怀孕期间患有妊娠糖尿病,产后正常的“糖妈妈”。其在此妊娠发生GDM(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为30%~50%。李映桃主任建议,产后1年以上计划妊娠者,最好在计划妊娠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或至少在妊娠早期行OGTT。如血糖正常,也仍需在妊娠24~28周再行OGTT。

由医生决定能否怀孕并选好生育时机

对于本身有糖尿病并发症的“糖妈妈”,李主任建议,在备孕前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检查项目包括: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甲状腺功能、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压、心电图、眼底检查等等,然后由内分泌科和产科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只有符合条件者方可怀孕。此外,在孕期也要注意各项指标的评估:

明确妊娠时进行一次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计划妊娠或明确妊娠时应进行一次眼科检查,检查是否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并由医生评价可能加重或促使DR进展的危险因素。此外,妊娠期间也要密切随访眼底变化,直至产后1年。妊娠前及妊娠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避免病情发展。

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不建议妊娠。李主任称,对于患有糖尿病肾病(DN)的患者,妊娠可造成轻度糖尿病肾病患者暂时性肾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对胎儿的发育有不良影响。而对于较严重的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妊娠或可对肾功能造成永久性损害。因此,不建议这部分患者妊娠。

仔细评估其他并发症的发病可能。除了DR、DN外,糖尿病还有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神经相关病变包括胃轻瘫、尿潴留及体位性低血压等,都可进一步增加妊娠期间糖尿病管理的难度。此外,妊娠前,糖尿病患者也要仔细检查心血管疾病,计划妊娠的糖尿病妇女的心功能应达到能够耐受运动试验的水平。

生育二孩,“糖妈”必须知道这些

“糖妈妈”要生育二孩,备孕工作要做好。广医三院产科李映桃主任医师称,虽然糖尿病妈妈怀孕面临的风险比普通人大得多,糖尿病的病情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者,母儿近、远期并发症仍较高。但只要做好孕前准备和孕期管理,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也完全可以实现。

首先是做好日常管理

教育、营养、运动、戒烟、免疫接种、控制体重血糖、平衡心理等。李映桃主任建议,备孕“糖妈妈”要做好日常管理,包括以下:

教育

备孕“糖妈妈”要根据需要按国家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标准接受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DSME)和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DSMS),实现有效地自我管理和良好的生活质量,且长期自我评估和监测。

营养

备孕“糖妈妈”要学会简单的饮食计划方法,如份数控制和健康食物的选择。李主任建议“糖妈妈”的饮食应当总量控制、均衡营养、食品多样化,有条件情况下应当由营养师进行专业营养指导。

运动

备孕“糖妈妈”应坚持体力锻炼,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体力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最大心率的50%~70%),每周至少3天,不能连续超过2天不运动。减少静坐时间,尤其是避免长时间的静坐(>90分钟)。

戒烟

李主任建议所有备孕“糖妈妈”不要吸烟或使用烟草产品。

免疫接种

备孕“糖妈妈”应和普通人群一样常规接种疫苗。备孕前3-6月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PPSV23);对未曾接种乙肝疫苗者,应该接种。

控制体重血糖

对于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的超重糖尿病患者,孕前目标是通过营养和运动,减轻体重的7%。

使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2(m)】<24。(例:体重70公斤,身高1.75m,则计算方法为70kg÷(1.75×1.75)=22.86)。

除了控制体重,还应严格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孕妇妊娠早期流产及胎儿畸形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妊娠前后理想的血糖控制可显著降低上述风险。控制理想目标: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4~6%。良好标准:空腹血糖在6.1~7.2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8.9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6~7%。

平衡心理

备孕“糖妈妈”在心理上也要做好准备,包括对疾病的态度、对治疗和预后的期望值、情感/情绪状态等,“糖妈妈”也要进行心理问题筛查,如抑郁和糖尿病相关的压抑、焦虑、饮食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确定糖尿病伴抑郁症的患者应接受阶梯式协作治疗方法治疗抑郁症。

注意药物合理调整和应用

对于备孕"糖妈妈"而言,做好药物合理调整尤为重要。在妊娠前,备孕“糖妈妈”要停用妊娠期禁忌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对于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如果妊娠前应用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一旦发现妊娠,应立即停用。

对于糖尿病合并慢性高血压的孕妇,孕前血压控制目标低于130/85mmHg,妊娠期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110-129mmHg(1mmHg=0.133 kPa),舒张压65-79mmHg。

有些“糖妈妈”担心孕期用药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但李映桃主任指出,有研究表明妊娠早期应用拉贝洛尔、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药物,不明显增加胎儿致畸风险,可在妊娠前以及妊娠期应用。而ACEI类药物在妊娠早期应用,不增加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风险,但妊娠中、晚期禁忌使用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此外,糖尿病患者妊娠前和妊娠早期应补充含叶酸的多种维生素。

【通讯员】白恬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杨小妍

相关文章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