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肃平 2016-06-06 20:46
“今年还能种玉米吗?如果不能种,你给说说,还能种啥?”最近一个月,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佟屏亚陆续接到多个农户的电话。东三省素来是国内玉米的主产区,可是今年春播季已近尾声,这片玉米黄金带却弥漫着迷茫和无助——
往年农民的内心并不如此慌张。市场上卖不掉的玉米,国家按临时收储价格托底收购。不过,临储价与市场价接近,甚至高于市场价。农民卖玉米的首选,自然只剩下国储库。
从2014年到2015年,90%的玉米都进了临储。目前,国内玉米库存总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5亿吨。“理论上说,即使这一季不种,玉米也够用了。”中国玉米网总经理王宝全说。
一边是农民积极种植、玉米“挤爆”仓库,另一边却是加工企业原料吃紧、关门停产,产业链上下全线焦灼。
5月1日,2015-2016年度玉米临储收购结束。与此同时,实行了八年之久的玉米临储政策也正式终结,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这也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正式启动。
这项原本意在惠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被紧急叫停,正是冲着破局玉米产业之困而来。
种什么?
今年春天,吉林省公主岭市的种植户刘川根格外纠结。三垧地(1垧=10亩)的玉米种子和化肥早已备好,可3月28日,他却等来了“晴天霹雳”——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召开媒体通气会,正式宣布:2015-2016年度临储收购结束后,将取消东北四省区的临储玉米收购政策,转而实施种植补贴政策。
在国家发改委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媒体通气会上,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表示,“将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的三个核心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价格你没法担心,到时候多少钱都得卖。”虽口口声声说着担心也没用,但刘川根心里对玉米价格的不安丝毫未减。按照公主岭2015年的玉米行情,刨去多余的水分和杂质,质量最好的玉米能卖9毛多。刘川根不知从哪听到风声,临储取消后,玉米可能跌到7毛5。
以一垧地产粮8吨计算,三垧地的总收入为3.6万元。包地成本8000元/垧,加上化肥、农具、种子,每垧地的总成本约为1.2万元。“能保本,就不错喽!”刘川根感叹。
玉米临储政策的终结,并非没有先兆。2015年秋收,一直“习惯性”上涨的国家玉米临储价格突然“刹车掉头”,首度出现了下调,从每斤1.1元,下降到了每斤1元。
“春天还在鼓励农民多种玉米,临近收获却突然违约降价,这不是坑农吗?”佟屏亚直言,国家制定粮食收储价格,就是政府和农民签订的具有法律责任的契约,突然降价,显得太过随意——临储价每斤降低1毛,一垧地的收入就减少2000多元。对于那些承包了上百亩玉米地的农民,一年的辛苦几乎付之东流。
临储政策结束后,国家的补贴额度到底能有多少?补贴如何发放?尽管农户希望政策尽早落定的呼声非常强烈,但理应在春播前出台的补贴细则,至今仍未出台。刘川根说,他询问过基层粮食部门的领导,但他们此刻对秋收时的玉米市场究竟会怎样,也无从预测。
中国玉米网的调研显示,由于担心秋后玉米价格下跌,在一些原本收成较差的地区,农民已改种土豆、大豆及其他杂粮。不过在东北主产区,改种并不是轻松的决定——虽无法旱涝保收,但相对水稻,玉米要省事得多,每年农忙算起来只有两个月,平时不用看护打理,种完玉米,甚至可以进城打工,直至收获。“一年一季的作物,农民不愿承担太多风险。改种杂粮,抗风险能力较差。”中国玉米网总经理王宝全说。
扭曲的产业链
“过去,东北农民坐在炕头上就把玉米卖了。”曾在农民合作社工作的吉林松原人芮鹏笑言。农民发现,无论种植何种作物,几乎都会受到国外农产品的冲击,而玉米却有临储政策的保驾护航。只要玉米的水分和霉变率达标,不必考虑市场的品种、品质需求,临储“敞开收”。
随着临储价的一路上涨,玉米种植面积和收购量亦与年俱增。2014年起,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玉米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3712万公顷。2015-2016年度,玉米产量达到2.246亿吨,收购量突破1.2亿吨,双双刷新历史新高。
国内某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中国事业部总裁黎君(化名)提醒南方周末,即便东三省玉米产量相加,也远未达到1.2亿吨,“这意味着,一部分华北等地区的玉米流入了东北”。
2015年,玉米临储价首次下调,但即便质量较差的三等玉米,收购价也达到了每吨2000元。而在不执行临储政策的河北、山东等地,玉米的市场价已跌至每吨1600-1700元。华北产区玉米向东北产区倒流的情况便随之出现。
一段时间后,华北市场玉米告罄,又会有人花每吨几百元运费把玉米拉回华北。“一来一回,移动没有产生任何价值,完全是社会性的资源浪费。”黎君说。
“堰塞湖”式的库存,需要付出巨额的存储成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的一份报告显示,玉米库存成本包括收购费50元/吨,做囤费70元/吨,保管费92元/吨,资金利息100元/吨。目前,国内玉米库存约为2.5亿吨。按此计算,库存成本约630亿元。
事实上,临储政策实行以前,国储和省储体系已经存在。不过,每年收储量只占当年玉米产量的5%-10%。随着临储收购量的逐年提升,仓容开始捉襟见肘,一批委托给个体户、企业的仓库出现了。
黎君透露,这些“临时工”性质的仓库大多条件简陋,有的索性露天堆放。一旦遇上刮风、下雨、炎热的天气,玉米很容易变坏。高额利益之下,仓库管理方并不愿意去库存,极端情况是“账上有粮,实际无粮”——管理方先将玉米售卖,炒股、买房,之后再将玉米买回来。
“等着瞧,到了10月玉米出库,质量、管理等一系列矛盾将会集中爆发。”黎君预测。
为了缓解收储压力,临储收购要求玉米的霉变率控制在2%以下,含水量14%以下,但这并未能阻止大量玉米涌向国储。巨大的供求矛盾下,只有最优质的玉米才可能进入临储,品质稍差的玉米只能自寻出路。
与白糖、棉花等作物不同,玉米库存一旦过久,就会出现陈化或霉变,不再适合生产饲料或其他工业加工。一般而言,库存两年的玉米,质量稍好的可加工成玉米淀粉,最差的只能加工成玉米酒精。据统计,国内库存超过或即将超过3年的玉米达7000万吨。
临储政策让农民受益,但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日子却不好过。
没有临储托市时,玉米收购价东北最低,华北次之。“以往吉林玉米深加工企业有原料产地的优势,1吨玉米可节省约150元,这刚好弥补了产品运往南方主销区的费用。”吉林新天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新天龙)负责人王宪岐说,如今,这个优势也没了。
往年的玉米收获时节,深加工企业都要抢收一批进不了国库临储的玉米,但数量远远不够。因临储价格高,农民大多力争销到国库。
“要想收粮,必须出高价。”吉林新天龙是一家年产量90万吨的玉米酒精企业。王宪岐说,公司的玉米采购价比临储价低约100元,即便有了政府补贴,公司依然难以承受如此高的成本,只能保本微利。
难破的局
在中国,直接被端上餐桌食用的玉米只占总产量的约10%,其余的90%都进入到了加工环节。既然仓库里的玉米满了,为何不依靠消费解决压仓问题?
作为饲料的重要原料,每年有近1.2亿吨玉米被做成了饲料。不过近年来,饲料加工企业对玉米的需求却越来越少。
玉米临储政策实施八年来,国内玉米价格一路坚挺,但国际玉米价格却从2011年起大幅跳水。虽然我国有玉米进口关税配额设限保护,但有粮商却绕开玉米配额限制,大量进口不受配额限制的高粱、大麦、玉米酒糟等玉米替代品。
“加上从边贸进来的半走私性质的木薯淀粉、高粱、大麦,进口替代品的总量高达约4000万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
企业一旦获得进口玉米配额,生产成本将大大降低。吉林新天龙周边就有企业进口乌克兰玉米,每吨1600元的成本价让王宪岐“眼馋”。但这并非每家企业都能享受的“福利”。自2004年以来,国家对玉米进口配额实行严格管理,每年配额基本稳定在720万吨,其中配额的60%都分配给了国有企业。
黎君在玉米深加工企业工作了10年,今年他感觉形势最为严峻。公司停产了两次,接近30天。公司的玉米淀粉20%出口,但居高不下的加工成本,直接导致它们在和韩国企业的竞争中,丢了东南亚市场——韩国的深加工企业从美国进口玉米,每吨便宜100美元。“在这之前,我们几乎不把它们放在眼里。”黎君抱怨,临储政策每年给公司造成近1亿元的亏损。
下游消费市场亦感受到了临储政策的压力,加之目前国内经济放缓,以往年均增速约20%的玉米淀粉市场,正日益萎缩。
一边是政策对价格的抬升,一边是市场需求的抑制,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在经营困境中挣扎,开工率仅60%-65%。2015年,亚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大成生化濒临破产,被吉林省政府接管。
事实上,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玉米深加工行业所面临的困境。2014年7月1起,中央财政对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竞购临储玉米每吨补贴100元。2015年,对于参与临储拍卖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只要加工规模和加工能力符合补贴要求,黑龙江、吉林玉米深加工企业将分别获得每吨200元和150元的价格补贴。
提振需求、刺激消费的同时,去库存仍是第一要务。从2015年底起,一系列政策调整已经开始。2015年11月,农业部发布《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因在地图中呈现镰刀状,故得此名。该地区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和畜牧业发展优势区,生态环境脆弱,玉米产量低而不稳,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
按照农业部的目标,到2020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调减5000万亩以上,计划今年调减1000万亩以上。
回归正轨还是瞎折腾?
没有人否认过临储政策曾发挥的作用。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国际农产品市场全面步入下滑通道,国内农产品市场也因此受到影响。为解决农民收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出台了玉米临储政策。
不过,8年过去,“临时储备”成了“常态性储备”,黎君觉得,是时候对政策进行反思了。目前,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做工,试图通过临储托市,提高农民收入并不现实。“想要肉奶蛋,全靠玉米换”,临储政策反倒使得肉奶蛋等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农民的总体收入并没有显著增加。
事实上,临储价保护的绝不止中国农民,美国、阿根廷、乌克兰等国的农民同样因此获益。黎君笑言,“全世界种植高粱、大豆的农民,或许从没碰上过如此大好的局面”。
黎君觉得,临储政策就像大禹治水之前,“直接把玉米塞进仓库,而不是思考如何疏导”。
“让市场来决定玉米价格,这最为合理。”在不少受访者看来,唯有让玉米回归市场,才能提高生产方的积极性、降低成本、改善品质。
不过,对于此次玉米临储政策取消,业界亦有不同声音。佟屏亚就觉得,全国玉米生产又将面临一场调结构、减产量的“折腾”。而世纪之交,农业领域就曾有过这样的教训。
1999年,《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提出,种植业要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发展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文件的中心内容,即减少玉米面积和产量,扩大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
佟屏亚回忆,当时全国大砍玉米面积,玉米饲料很快供应不足。2003年,国务院紧急出台减免农业税、提高收购价格等“三减免、三补贴”政策。直到2005年,玉米生产才恢复到1999年的水平。
“玉米高产是个永恒的命题。”佟屏亚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很注意种植高产量作物玉米;当粮食刚够吃饱,往往又会忽视玉米;当玉米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无可替代时,才真正把玉米高产摆在重要位置。
佟屏亚觉得,相关部门需要完善预警系统,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从长远角度思考农业发展。
吉林省某深加工企业的负责人透露,十年前玉米供不应求时,国家出台政策,严禁深加工企业发展。虽然现在政策仍未放开,但事实上,政府目前的态度是“低调支持”。他预计,五年后,深加工企业又将面临玉米供不应求的问题。
玉米深加工企业从投资到正式投产,平均需要三年时间;要想取得投资回报,需要长达十年。“没有哪家企业受得了如此频繁的政策变动。”前述人士抱怨。
5月中下旬,东三省的春播季就将结束。种了十多年玉米的刘川根估计,明年包地成本还会继续下降。他说,自己依然选择种植玉米,“我们这儿最适合种玉米了。”
【原标题】农民喊赔,仓库爆满,企业叫亏——破局玉米临储乱象
【记者】马肃平
【来源】南方周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