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容易出现的烦心事儿,都给你治了!附赠英语作文金句

南方+ 记者 曹斯  2016-06-04 14:20

眼看高考来临,作为考生的你,是在兴奋、是在激动、是在辗转、还是在满地打滚?不管如何,老师总是说“再丑的媳妇儿也要见公婆”,已寒窗三年,怎可临阵手软。   

今天,南方+记者请到一位高人,准备若干秘籍,供你应对高考那些烦心事儿。


高人简历:

刘中霖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心理专科负责人


现象:平时处巅峰,临阵跌谷底

历史典故:克拉克是澳大利亚著名的长跑健将,在1963年至1968年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

然而,正处于运动巅峰期的他却在两届奥运会上发挥失常而与金牌失之交臂。

后来,人们把那些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大赛中的失常现象称为克拉克现象。

刘教授支招:

自我暗示,你一定行

这种现象最早在运动竞赛中被发现,在升学考试中,一些学生也会在考场上出现克拉克现象,造成发挥失常。因此,要注意情绪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果见到生题或难题更是心生不安,乱了方寸,就最容易出现克拉克现象。而自信心很强的人往往不大会出现克拉克现象。

所以考前的复习过程中要有重点地进行复习,注意老师明确指定、反复强调的内容和自己感到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扎实地复习后,感到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了,这样就能安下心来。

考前要注意休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加上精神过度紧张,使大脑产生保护性抑制作用,会加重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

所以临考前要尽情放松,看看花草、散散步、听听音乐、打打球,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保持心情舒畅,以减少克拉克现象的产生。

遇到难题或紧张时,还可以反复暗示自己“复习很充分,一定会考好的”来稳定自己的情绪。

反复暗示自己“复习很充分,一定会考好的”可以一试。

但遇到实在不懂的,就像单恋一样不能勉强,找个合适的,哦不,优先做会做的题更好。

“想开点”就能“考好点”,取舍之间,要“放松点”。


现象:越想成功,越是失败    

案例:瓦伦达是美国走钢索的杂技演员。钢索一般悬在离地几十米的高空,没有任何人身安全保护措施,还有来自风雨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人在上面行走,其险象可见一斑,但他始终能获得成功。

对此,瓦伦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专心专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

后来,心理学上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为赛事以外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瓦伦达心态。

刘教授支招:

抛开结果,focus在当下

对每一位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来说,谁都希望能获得成功,而要想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就应该具有这种瓦伦达心态。

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

从瓦伦达身上也可以印证这一点。他在最后一次表演中从钢索上坠下致死就因为他有了患得患失之心:“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所以,面对升学考试,我们不是要给自己加压,而是减压,要保持一种稳定的瓦伦达心态,使自己在应考阶段,能够尽可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升学考试中高水平发挥,考出理想的成绩。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仅灯丝材料的实验就失败了1000多次;屠呦呦经历了190次失败,青蒿素才诞生。

看着试卷,对着题目说:“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然后,好好答题!孩子们!


现象:刻意早睡,反而失眠

案例:

父母觉得孩子明天就要高考了,晚上应该早点入睡。结果由于睡得早,孩子与平时的作息时间不一致,反而在床上辗转反侧,越想睡着越睡不着,结果反而一夜无眠。

刘教授支招:

按部就班,维持生物钟

有家长认为考前早点睡好,因此督促孩子上床闭灯,父母房间的灯也闭了。其实考生没睡着,父母也没睡着,大家在床上煎熬。

有的家长到12点看孩子还没入睡就着急了,甚至给孩子安眠药吃,结果早上叫孩子叫不醒,只好把孩子推醒。孩子脑袋昏昏沉沉,自然对进入考试状态不利了。

建议平时没有吃过安眠药的同学,晚上入睡困难,最好不要服用安眠药。不要提前睡,提前往往睡不着,还会产生焦虑情绪。有的考生晚上彻夜不眠。

没有睡觉对精力是会有些影响的,但没睡好觉和没有睡觉对考试的影响最大的还不在于睡觉少本身,而是由于睡不好产生了担心、焦虑、不安。万一考生在晚上睡得不好,那就要以平常心对待,顺其自然,不去多想。

有时你期待一切如新,有时候你希望一切如常。考前还是一切如常的好。正所谓,“comfortable as an old shoe” 保持老习惯,轻松舒服上考场(该短语高考作文可用,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通讯员】朱素颖

【校对】华成民

编辑 范思鼎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