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社论|科研经费报销的死结不解开,又如何为学术创新松绑?

南方+  2016-06-03 08:05

调整过度严苛僵化的科研管理制度,实现行政人员从监管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充分相信广大研究者的投入热情与真诚,学术创新方能别开生面。而要进行有效的体制改革,首先要解除科研经费报销的死结。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科技三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6个案例谈论如何给科研人员松绑问题,引来现场科研人员的热烈掌声。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松绑政策:一、简化中央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将直接费用中多数科目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二、大幅提高人员费比例。三、差旅会议管理不简单比照机关和公务员,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研究制定。

据悉,此前的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间接费用可拨付一部分经费作为激励人员的绩效支出,但最高不超过5%,现在这一比例达到了20%,较之前提高了15个百分点。此外,在劳务费比例方面,不同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原本略有差别,一般是10%到30%。根据前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这一比例限制也将取消。一系列的改革,具体细致,并切中要害,无疑令广大科研工作者兴奋不已。

以基础学科的研究为例,主要的研究消耗并非实验室建设、器材原料购买,而是科研人员的脑力投入。尤其像一些人文学者,课题研究的成本主要是看不见的脑力劳动,同样是一本专著,同样的奖项,所付出的精力也很难精确测量。劳务费比例的不设限制,称得上是一场“及时雨”,对于许多基础学科的学者,连暗箱操作的空间都没有的他们,可以缓解之前绞尽脑汁使用经费的努力。

科研机构的报销流程十分严苛,“机票或者车票必须是往返的,如果不慎遗失一张,剩下的另一张不能报销;有往返交通费还不行,一定要有住宿费,如果是‘落地招待’,一定要会议主办方或者接待方出具证明‘住宿费由会议主办方承担’,否则交通费也报不了。”一位学者的无奈陈述,点出了目前科研经费报销体制的死结,即行政管理人员对于科研人员,采取的是一种完全不信任的态度。防火防盗防教授,大抵成了他们工作的准则。

在“科技三会”上,李克强总理举过一个例子,一位学者对总理诉苦,自己一年中有1/3的时间用于填各种表格,严重影响了科研的积极性。科研工作固然需要管理,但更需要的是服务,如果管理占去了科研人员如此多的时间,科研创新的效率又将低到什么地步?更麻烦的是,高校老师表示,财务其实也很无奈,被不知哪里来的指挥棒指挥得晕头转向,自己都没搞清楚,还要向老师们解释,“大家都苦不堪言”。

正如许多学者所期待的,总理的发言、国务院会议的决定,希望可以尽快落实,早日理顺被扭曲的科研管理制度。不过,有必要指出的是,一项改革的成功推行,决不是一纸文件就可以实现的,必须要依赖政策的落地、执行和后期反馈。要确保国务院出台的规定落实,起码需要越过部委、高校、学院(系所)三级行政机构,如果没有这些机构行政人员的配合,结果将不可想象。

一个需要坦然面对的疑问是,当习惯了事前审批的行政人员,需要转为服务和事后监督人员时,这些行政人员的角色转变能否及时跟上?工作性质、岗位的变化,机构的分流,这些调整都需要时间和技巧。假如没有这些措施,简单的政策下达,那么行政人员势必拥有自己的利益自主性,在博弈中,一线科研工作者们的利益如何捍卫,同样是一个问题。

因此,科研经费的管理,本质上涉及到科研体制的改革。李克强总理在“科技三会”上重点强调,要对科研工作减少干预,这就意味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给科研人员。但自由的空间不是自动生成,而是需要制度来捍卫。高校的教授委员会,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委员会,这些组织都需要真正运转起来,去监督、去反馈科研体制改革的每一步进程。因为只有上下联手,行政管理在科研体制中的角色,才能被真正理顺,才能避免本末倒置的情况再现。


【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科研管理制度调整,重在扩展自主空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 南风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