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栅村古祠堂:在“保”与“拆”的纷争中存留

南方+  2016-06-02 11:04

距离珠海市中心30多公里的金鼎上栅村,气势宏伟的易初祠近日正在进行翻新与修缮。这处祠堂与宅邸相结合的岭南建筑保存完整,特点鲜明,气势宏伟,是高新区不可移动文物。而在数年前,这座古宅险些被拆,政府部门介入后,保护修缮工作随之展开,未来将成为村史馆。但对于上栅村现存的不少历史建筑而言,加速的城市化步伐以及理不清的产权纠葛,它们未来命运如何,仍是问号。

豪门古宅一度成“弃儿”

上栅村易初祠占地面积将近600平方米,为清末富商上栅村民卢阜华1895年所建,与祠堂相连的还有名为“大夫第”的庭院宅邸,占地超过400多平方米。一个多世纪前,卢阜华与乡人远赴汉口,靠经营茶叶木器生意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并“晋封中议大夫赏戴花翎”,其宅邸“大夫第”因此得名。

如今易初祠与大夫第的主体结构保存完整,屋内还有精美木雕、壁画、彩塑、琉璃瓦等构件。但十几年前,这里却是长满芦苇荡的荒凉颓败景象。作为卢氏后裔,卢洁峰女士是这间祖屋四位继承人之一,但她与其他同辈族人一样,并非在上栅村出生成长,祖屋无人居住,荒废多年。1993年起,卢洁峰开始意识到故居的历史价值,并为古宅的保护四处奔走。

“一次我回到上栅村,想问乡里要钥匙开门,结果大门敞开,里面破败不堪。”更让卢洁峰心痛的是,易初祠一度遭遇违建,青砖撬开开挖下水道,改成厕所。而古宅失窃现象也很严重,鎏金的屏风的金粉被人刮走、木雕被挖掉,铜制门锁、门窗也被盗走。卢洁峰一位朋友曾出手相助,雇人代管易初祠,“但两年花了差不多10万,经济负担太重。”而岁月的流逝,古宅被侵蚀破坏情况更没有得到专业的修缮。雇人代管的模式最后不了了之。

产权纷争,易初祠险被拆

近几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不少上栅村民在拆掉老宅建新楼。当卢洁峰提议继续保护祖屋时,遭到了其余继承人的一致反对。“有人认为,把房子拆掉建新房出租,或者卖掉都比保护它更赚钱。”易初祠拆掉还是保留,卢洁峰连最坏的方案都想好了,“如果要拆,一砖一瓦都运到广州,原貌恢复。”她一直坚持保护的意见,最后占了上风。“房子没有拆成,付出的代价是亲人之间变得冷漠。”

2014年,一直研究珠海古村历史的珠海市博物馆征集顾问吴流芳与卢洁峰带着易初祠的资料,参加了2014华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这座特点鲜明的岭南古建筑引起公众与学界注意。她又向珠海高新区相关部门反映易初祠现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据卢洁峰介绍,目前古宅由高新区社发局进行托管,政府出资进行修缮保护,这些工作已经展开,近期或成为村史馆对外开放。

古村其它历史建筑未来命运如何?

易初祠在“拆”与“保”的纷争中存留下来,但对于村中不少历史建筑来说,命运仍是问号。据吴流芳考证,上栅村历史建筑约有二十多处,这当中包括祠堂、庙宇、宅邸,最早可追溯至明代。如村中梁氏大宗祠,总建筑面积1509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700平方米,远超易初祠与大夫第的总和,记者近日探访,见到这里大门紧锁,并无开放或修缮迹象。而拥有精美木雕的积庵卢公祠铁门紧闭,里面堆放了不少垃圾杂物;拥有蚝壳墙的上栅卢公祠则窗门破损,门口堆满柴垛,里面漆黑一片……

上栅村一位远在国外,不愿具名的古宅继承人对记者坦言,如果能够买卖,他十分愿意卖掉古宅,因为“不卖掉只能是名义上的财产,对继承者毫无意义”。有本地村民希望进行旅游文化开发,上栅村底蕴深厚,村道笔直畅通,本身的规划布局就十分合理,如打造成特色文化古村,也是一条发展道路。据当地村民介绍,曾有投资者考察古村,提出要开发村中几处宗祠作为文化创意场所,但终因房屋的继承者意见不统一,利益分配没有谈妥,加上地理位置较偏僻等原因最后都不了了之。

易初祠的继承者卢洁峰几经奔走,顶住了族人拆迁的压力,才使得政府部门得以介入保护修缮。而大多数古宅,或继承者无暇看管理会,或盼望拆迁变现,或产权乱账难以理清,未来的命运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珠海特区报 张伟宁 何锬坡)

编辑 胡净栋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