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顺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市之首

南方日报 记者 罗湛贤  2016-05-31 09:55

30日,顺德区召开重点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通报称,今年1—4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1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居全市五区之首。但项目投资总量,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投资与周边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下阶段还将出台《顺德区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3年内固定资产投资总体目标超2600亿,年均增长15.5%。

工业投资增长21%成增长主动力

今年以来,顺德投资实现平稳开局。1—4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1亿元,同比增长14.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居五区之首。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投资成为投资增长的主动力。1—4月工业投资40.49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工业技改28.2亿元,增长19.4%;装备制造业投资18.78亿元,增长84.1%。

然而,横向来看,这样的成绩与周边地区相比仍不乏差距。数据显示,顺德固投总量虽位列全市第二,但与位居第一的南海区差距较大,相当于南海的67%。主要的短板体现在装备制造业投资额方面,与南海相差20亿元。

为进一步加强发挥固投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目前已初步草拟了《顺德区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梳理形成了《顺德区固定资产投资三年(2016—2018年)行动重大项目计划表(征求意见稿)》。目标在3年内固定资产投资总体目标超2600亿,年均增长15.5%。

国资频频出手引导新兴产业增长

当天的会议还晒出了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成绩单。今年1—4月,顺德共引进超亿元内资项目31个,投资总额约367.8亿元人民币;引进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12个,投资总额约5.6亿美元;引进10亿元重点产业项目4个。

与以往常规的招商引资不同,调动国有资产引领产业发展成为了最大亮点。“相比周边地区,顺德国有资产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投放起步晚、投入方式单一,对产业的反哺功能弱。”顺德区委副书记刘怡表示,今后将发挥新组建的区级国资企业(顺德科创集团),加大国有资产在产业载体建设、招商引资、产业投资、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放,发挥国资在创新型经济培植中的基础性、引导性作用,形成国资与民资协同共生,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事实上,在顺德今后重点发展的领域,国资的身影已经提前活跃起来。其中,由科创集团、佛山新城投资公司、陈村镇城智投资公司三方国资共同出资1.2亿元,收购的陈村华银工业园地块,将计划改造升级为机器人产业基地。与广东智能示范中心形成联动发展,打造产业特色鲜明、企业集聚发展、配套链条完善的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链。

在生物医药领域,项目用地面积约238亩,计划总投资12亿元的云天科技项目,主要研究生产抗体药物、抗体诊断试剂和生化试剂等高科技产品,拥有大量核心技术和专利成果,对产业带动效益明显。目前,顺德区智德投资公司、乐从镇乐智投资公司、佛山新城投资计划共同出资1.7亿元持有云天科技39%股份。

刘怡还透露,下阶段将进一步促进国资的资本化运作,提高盈利能力,反哺产业发展,力争三年内科创集团新三板挂牌,五年内主板上市。

相关

以镇街为主战场探索招商引资新模式

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182.1亿元,同比增长14.8%;工业投资40.49亿元,同比增长21%;引进超亿元内资项目31个,投资总额约367.8亿元人民币……顺德区区长彭聪恩认为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对顺德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因为抓住了招商引资就抓住了未来”。

彭聪恩认为,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招商是拉动经济永恒的主题。“现在全国各地招商的方法都在创新,但对重点项目都是一个一个拼下来,尤其是要以镇街为主战场抓项目。”

在他看来,在宏观经济形势整体下滑的背景下,狠抓重大项目是抵御经济下行风险的重要途径。重大项目不仅拉动相关行业,同时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可以做好城市配套,让城市升值,为招商引资打下良好的环境。

目前,顺德正积极探索招商机制的创新,在区级层面成立区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领导小组,加强各职能部门对招商引资的协调服务,实行领导小组议定事项的督办制度,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签约落户。同时,强化中介招商,计划年内引入2家社会中介机构及一批专业招商人员进行合作招商、重点招商,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招商实战经验,改善顺德项目开拓、投资谈判和企业服务,提高在谈项目落户的成功率。

此外,顺德还将强化重点区域招商。近期已在深圳设立招商办事处,将派驻若干个熟悉金融产业政策、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开展驻点招商,承接深圳等高科技产业项目的溢出效应,并再计划派遣公职人员到深圳挂职。而在国外,则在德国设立了3个办事机构和招商代理中心。

编辑 万稳龙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