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一年排查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线索1453条

清远日报 记者 樊乾  2016-05-27 09:50

清远日报讯 记者樊乾 通讯员清纪宣 近三年,涉及农村基层干部的信访举报数量逐年攀升。“加强基层纪律审查的形势十分迫切。”在昨(26)日召开的全市查办基层腐败案件工作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邓梁波结合农综改、新一轮精准扶贫、基层换届选举等方面,对做好清远市基层纪律审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会上,清远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市预防腐败局局长甘伟雄就基层线索排查提出下一步工作任务,市纪委副书记罗源德通报了全市基层纪律审查工作情况。英德市、阳山县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排查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线索1453条

去年4月,清远市启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排查工作。一年来,清远全市共排查出线索1453条,线索类型涉及“三资”管理、涉农专项资金管理、征地拆迁和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

结合前一阶段的排查成果,邓梁波在会上强调,“清远市农村基层人口多、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多,加强基层纪律审查的形势十分迫切。”数据显示,2013-2015年,涉及农村基层干部的信访举报数逐年攀升,分别占当年举报总数的65.5%、71%、72.2%。

“加强扶贫、换届领域的执纪监督也是今后基层纪律审查工作的重点。”邓梁波同时指出,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启动,随着280多个扶贫村纳入本轮扶贫工作,各级纪委已将查处扶贫领域的违纪问题纳入重点工作,此外,今年市、县、镇三级陆续进入换届期,如何开展换届风气的监督也是重点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排查工作中,线索分类由去年的5大类增至7类,新增的两项正是有关扶贫、换届领域的线索排查。

反腐压力向基层传导 杜绝乡镇书记兼职现象

基层党委不够重视、基层纪委监督能力不足、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成为影响和制约基层纪律审查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短板。为此,邓梁波在总结现阶段经验与问题的同时,对接下来的基层纪律审查提出新要求。

邓梁波指出,全市各级要进一步加大线索排查的力度,建立健全领导分片包案制度,加强工作督导,层层传导惩治农村基层腐败的压力。拓宽线索来源渠道,反腐重心下移、村村发动,实现村(居)公开栏常年有公告、村村(居)有举报投诉信箱、家家户户有纸质宣传品、镇街干部有经常走访、镇街纪委有抽查核实。

为全面提升监执纪能力,邓梁波进一步明确:县镇纪委应聚焦主业,今后属于保留范围之外的议事协调机构,县级纪委不能参加;属于纪检监察工作之外的分工,乡镇纪委书记不能兼任,并将基层纪律审查工作列入换届考察的重点。

会上,甘伟雄就如何抓好排查工作提出更为细化的举措,强调“对措施不到位、群众反映仍然强烈,综合排名长期靠后的县(市、区)党委、纪委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罗源德还就做好下步纪律审查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表态将紧盯换届重点查处拉票贿选、买官卖官、弄虚作假等问题。

■ 数字

英德阳山连州排查线索数量名列前三甲

截至至今年4月,全市共排查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1453条,其中英德、阳山、连州排查线索的数量名列三甲,依次为354条、330条和237条。

将线索种类进行细分,违反“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共158条,征地拆迁和工程建设问题169条,农村“三资”管理问题308条,涉农政府专项资金管理问题249条,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公共服务窗口行业问题116条,其他为438条。

另外,今年新增扶贫、换届领域的线索排查中,佛冈和阳山两县各有斩获,其中,在扶贫领域,佛冈排查出2起、阳山排查出6起违纪线索,在换届领域,阳山排查出7起违纪线索。

■ 案例

西岸镇农办原副主任何文海帮助骗取搬迁安置补助资金案

上周,省纪委通报一起连州市西岸镇农业办公室原副主任何文海帮助骗取搬迁安置补助资金案。市纪委副书记罗源德在工作会上强调,“这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传导至基层的强烈信号。”

案情显示,2012年至2013年期间,何文海利用职务便利,在其负责经办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新田和地政两贫困村庄搬迁安置项目工作中,明知上述两村25户农户不符合享受国家搬迁安置补助条件,仍为其提供虚假资料,导致西岸镇搬迁安置补助资金50万元被骗取。2016年,何文海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

驻村工作组组长杨某兰违纪案

在经验交流环节,阳山纪委书记朱龙标分享了一则驻村干部违纪案例。“在调查青莲镇寺山村党总支书陈某违纪问题时,顺藤摸瓜,又排查出新的线索。”朱龙标介绍,发现寺山村报帐员陈某慧、原报帐员黄某、青莲镇党委委员陈某某,以及驻村工作组组长杨某兰4人的违纪行为,“目前已全部立案处理。”

 

编辑 刘晓维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