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狠抓城中村治污,市民将来可用APP一键投诉水质

南方日报 记者 黄少宏 赵雪峰  2016-05-26 09:59

东濠涌经过治理,已成为广州的一个景点。 资料图片

如何保护好广州的绿水青山?这是广州市党政考察团关心的问题。5月14日至17日,广州市党政代表团在沪浙考察杭州、嘉兴等地“五水共治”情况,为下一轮“治水”“取经”。

据了解,广州治水将汲取沪浙经验,在控源上动真格,提升管理水平,打好城中村治污攻坚战。下一步或推出河道水质APP,让市民投诉一键通河长。

浙江经验

“五水共治”责任清晰

杨柳依依,水岸边几处石凳上是正在聊天的居民……这是5月14日,广州市党政考察团在浙江杭州上城区中东河边看到的一幕。

不过,几年前,中东河还是一片臭烘烘。2010年,中东河综合保护工程开启,并率先在全市消灭了黑臭河现象。

中东河是近年来浙江消灭黑臭现象的众多河流之一,其背后是浙江上下治水的努力。从2000年开始,杭州市就实施了“五水共导”工程。进入2013年,浙江省举全省之力开展“五水共治”行动。

据浙江省省长李强介绍,“五水共治”行动时间表分三年、五年、七年等三步。其中,2014-2016年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2014-2018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

目前浙江治水已经收到成效。以杭州市为例,截至2015年底,该市整治完成84条137公里黑臭河,全市基本消灭“三河”(即垃圾河、黑河和臭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5.56%,2015年全年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Ⅲ类以上比例为85.1%。

这一变化背后有何“秘诀”?这是广州市党政考察团共同关心的问题。

“浙江省高度重视五水共治工作,形成了省委书记亲自抓、各级党委政府把治水工作放在第一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广州市水务局局长龚海杰表示,浙江“五水共治”规格高,在省一级设立了“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由党政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内容全是浙江“五水共治”的另一个特点,内容涵盖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方面,五指形成合力聚为“一个拳头”。

考察团成员指出,浙江“五水共治”责任清晰,全面推行“河长制”,由省、市、县、乡、村各级部门领导分流域或分段担任河长,每个河长都有明确的责任田和工作职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江全省约有4万多名各级河长。

同时,由于广泛宣传发动,浙江不仅有官方河长,还有民间河长,可以说是“人人都是河长”。借鉴“门前三包”制度,沿岸居民、企业、商铺都明确了各自职责。

在资金投入方面,浙江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进一步加大对水环境治理的财政支持力度。以杭州为例,该市在2014年至2016年3年间投入774亿元用于治水。

“结合这次考察学习,我认为浙江省治水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值得广州市参考借鉴。”广州市环保局局长杨柳则表示,一方面是污水收集更到位,改变传统的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模式,先建设污水收集支管、再建设污水收集主管、最后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了污水收集、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则是协同执法更强硬。采取工商、环保、城管、公安、安监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方式,有效打击非法排放。


□广州动作

下一步将狠抓污染源查控

“过去治水有3个不足:重建设、轻管理,重下游截污、轻源头,重建成区、轻城中村。”龚海杰表示,对于原来的治水思路,广州正在调整,初步提出了“控源动真格,管理上水平,工程抓进度,打好城中村治污攻坚战,实现开门治水、全市动员、人人参与”的治水思路。

杨柳也指出,按照国家及省的要求,“十三五”期间广州的治水目标主要是:到2017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基本得到保障;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水体消除劣V类;以及地表水的整体质量水平达到一定的优良比例。

当前治水,城中村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地方。“城中村污染源集中,数量多,且对河道影响大。”有过多年水务工作经验的吴学伟如是说。

目前广州35条黑臭河涌,涉及150多条城中村,但是治理起来颇费周折。这是由于城中村人口扎堆、楼房密集,人口动辄十万、楼房动辄上千的城中村在广州数量不少。这也反映出,过去忽视了城中村污水治理工作,小部分城中村仅仅是在外围截污、收集污水,效果差。

对此,龚海杰表示,大拆大建以及只在外围截污的想法都是不足取的,必须尽量在源头上截污、控污。

下一步,广州还将狠抓污染源查控,全面开展点源污染摸查工作,分别制定工业企业违法排污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各类污染源整改方案。

据介绍,杭州和嘉兴市的污水处理规模均多出供水规模三分之一左右,广州的情况正相反,污水处理规模小于供水规模三分之一左右。广州将进一步加大污水处理能力的建设,缓解涌边截污干管长期高水位运行,晴天污水溢流问题。

2017年底完成35条黑臭河涌整治

治水之难就在于污染源控制难、污水收集难、污水处理设施用地难。

广州将借鉴沪浙经验,在管理和工程方面着手全面推行“河长制”,由市、区、街镇各级各部门领导分流域或分段担任河长,改变过去河长责任落实不细、“有名无实”等问题。

在划分责任田的基础上,广州将完善巡查管理体系,按照“重点河涌一日一查、其他河涌一周一查”、 “主干排水收集设施一日一查,其他设施一周一查”的要求,做到巡查100%覆盖,责任100%落实;同时按“一涌一册,图文并茂”的要求填写工作日志,以便做好跟踪回访,形成闭合管理。

下一步,广州将出台落实“河长制”的职责和考核办法,作为政府或部门年度考核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依据。

对于备受关注的35条黑臭河涌,广州市水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治水办)将督促各区、市水投集团治理计划落实到位,确保2016年完成河沙涌、江高截洪渠等6条黑臭河涌整治工程,2017年底完成其余29条河涌整治。

而为了方便市民参与治水、监督治水成效,广州还正在酝酿一系列措施:河长公示牌上添加河长的微信二维码,建立互联网投诉举报受理和处理机制及“河道水质APP平台”,让市民的投诉和建议一键直通河长。


□过去治水不足之处

重建设 轻管理

重下游截污 轻源头

重建成区 轻城中村

治水新思路

控源动真格

管理上水平

工程抓进度

打好城中村治污攻坚战

实现开门治水、全市动员、人人参与


□治水目标

到2017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到2020年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基本得到保障

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水体消除劣V类

地表水的整体质量水平达到一定的优良比例。


编辑 谢嘉玮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