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改天再约”,改天到底是哪天?

人民网微信公众号 记者 十二  2016-05-23 22:02

文|十二

曾认识一个美丽的外教老师,临走前,我对她说:改天再约。她笑了:改天是哪天?你们中国人说的“改天”,往往就没有下文了。我们说的改天,真的会说好哪一天再约。

不知道为什么,在人生的很多时刻,都会想起她的这句话。



在这个每天要处理越来越多信息的时代,每天一睁眼,手机上就跳出几百条微信。貌似我们的朋友交际,比父母那辈人要丰富的多了,可是真正信守承诺的人,还有多少?真正不习惯性敷衍的人,还有多少?

很多人留言问我,我这么内向,我这么不善言辞,怎么才能交到朋友?我其实是很内向的人,对于表达自我有先天障碍,不擅于自我营销,更不擅于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你。我交朋友,真的就是用很笨的方法。

什么是很笨的方法?就是言必信,行必果。



多年前,我有一个女同事,夏天,她几乎每天都穿旗袍。很多同事都好奇,这么好看的衣服,你在哪买的。她说认识一个上海老裁缝,每个月都要去那里订做。于是,很多人都约她一起去订做。

到了那一天,只有我一个人去了。她带着我选布料,量身定做了两身旗袍。这个决定其实是很难的,花掉了我三分之一的工资。而且在这之前,我几乎只穿牛仔裤,完全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合适穿旗袍。而那两件旗袍,让我从此完全改观自己的审美,我觉得自己真的赚到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两件旗袍已不合身,但每次看到它们,一股爱自己的能量就会在心里涌动。

很多人常常心头一热答应对方,但一到真正去做的时候就怂了,找各种理由,让自己去放弃,让自己失信他人。看起来这种失信的成本极低,并没有对自己造成太大的损害。但其实,这种习惯性失信对人生造成的损失,真的是不可估量。

人有时候,就是通过遵守承诺,来逼自己去突破自己,去打破自己的舒适区。



我第一次去登雪山,是源于几个朋友约好了一起,于是拼命鼓动我。借着那点欢乐的气氛,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回去后,越想越忐忑。这种纠结恐慌的心情,一直延续到了出发前,只是实在不好意思跟大家说不去。机票也订了,酒店也订了,热心的朋友甚至连装备都帮我准备好了。咬咬牙,就去了。后来,没有足够体力和技术的我,当然没有登顶,可是那段经历,我会永远记得。

人生只要有一次突破和逾越,你就会借助那一次的勇气,在下一次胆怯的时候说服自己:难道这件事比在缺氧条件下登山还难吗?这你都去做了,这个你还怕什么。

我相信,上天确实对某些人是心存偏爱的,守信的人比起失信的人,更能受到偏爱。



有一次下雪,朋友们早约好了这一天喝茶。想到这么冷,约的地方也很远,纠结是不是不去算了。咬咬牙,人要守诺,于是就去了。结果,在那天认识了一个朋友。因为这个朋友,和另一个朋友结缘,这个人成了我现在的“亲生”闺蜜。

很多人羡慕我和闺蜜之间的情谊。我想说,这都是我们彼此,一次次拿守信换来的情比金坚。答应的就要去做,承诺的就去遵守,实在做不到的,也坦然告知,而不是躲躲藏藏,假装不存在失信,甚至为了逃避干脆消失。

在这样一个太多人和事都易逝的年代,太多人都习惯了敷衍。为什么要坚持做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傻的人,因为你这样认真,反而就真的会试炼出那些一认真就怂的人。因为你是这样傻傻认真的人,所以,你就成了那个不可被替代的人,你才是那个可以被托付更多用心和诚意的人。

是的,这样活着不轻松。可是,人不就是这样把自己逼出来的吗?如果一个人时时都和自己认怂、和自己妥协,对方也会知道:他在你这里,失信的成本很低。就是这样,开始辛苦,慢慢却会活的越来越轻松,因为身边都是很靠谱的人。

我答应你的事,我会努力做到。你答应我的事,也请你努力做到。

【原标题】《如何交到靠谱的朋友?》,略有删节。

【作者】十二,百万畅销书作家。代表作:《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最好的年龄才刚刚开始》。

编辑 陈海燕
创造更多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南方+客户端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