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骏 2016-05-19 08:55
“一体化曾被视为香港—珠三角关系的必然趋势,但两个区域这二十年的发展情况表明,现实比设想的复杂得多。”5月17日,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资深咨询顾问夏添恩做客“前海创新研究院杰出学者讲座”,以“二十载回归路:展望粤港关系的未来”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两地关系的深入发展,需要不同领域自下而上的策略推动和具体的执行部署。
夏添恩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开展外交工作,历任英国驻香港领事馆领事、英国驻重庆领事馆总领事,现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资深咨询顾问,深入研究中国政治经济进程和内地-香港两岸关系发展。
他认为,自2003年之后,随着珠三角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模式开始震惊世界,珠三角与香港的经济地位发生了重大转变。香港不再是一枝独秀,珠江城市群已非昔日的吴下阿蒙,而是与香港并驾齐驱甚至有青出于蓝之势。这种形势的转变使得粤港一体化的过程出现了新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夏添恩认为,香港和珠三角两地在社会性质、比较优势、政经形态方面的差异性,以及不断变化中的劳动分工,将催生一个集合作、共存、竞争为一体的关系混合体。
为此,夏添恩建议,两地关系的深入发展,需要不同领域自下而上的策略推动和具体的执行部署。在宏观的政经关系框架下,每一个领域都需要保持自我更新的活力,以务实的精神、捕捉在不断变化的粤港关系中的机遇。
对话
“前海可以形成一个新的CBD”
南都:如何看待深圳、香港两地在科技方面的发展、共融?
夏添恩:在科技方面,这几年在发展,香港的步伐有点落后了。深圳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多、资源丰富,大型科技企业也纷纷崛起。香港也有很多机会,因为它面对的不仅是深圳、内地,还有国际市场。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学园的企业和机构,这些都可以助力香港在科技方面有大的发展。
南都:零售、旅游业持续下滑,香港业内也很担心这种势头难以遏制,你怎么看?
夏添恩:我觉得短期的下滑不是太大问题。因为香港前几年游客大量涌入,导致零售业迅猛增长。现在需要行业找到一个平衡点。什么样的规模、结构才是合理的。比如奢侈品,究竟要开多少家店、如何分布,需要再平衡。香港的经济不应该太依靠某一个或几个领域,应该多一些经济形态。
南都:粤港一体化提了很多年,为什么推进速度不太尽如人意?
夏添恩:珠三角本身就是一个多中心的片区,每个中心有不同的特征,也有各自的优势。香港法律、金融更成熟,深圳创新能力出众、广州历史悠久又是省会城市……未来这样的格局会继续下去,只有一个中心的情况估计近几十年都不会出现。
南都:你提出的“不同领域自下而上的策略推动”,你觉得前海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夏添恩:从领域来说,还是金融、现代服务业可以先行。另外,我认为前海可以形成一个新的CBD,而不仅是实验区。这里可以汇聚香港、深圳、广州经贸、投资、企业发展的各方面资源。
嘉宾观点
广东省商务厅自贸办副处长王洪:
粤港澳深度合作是广东自贸区工作的核心,应从具体项目逐步推动,现已有的具体举措之一是建设合作园区,未来还要探索更多的方式以促进合作。
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田敏:
香港应该对其城市定位有更清晰的认识,明确可与内地合作的行业和项目,充分考虑客观现实,实实在在推动项目,不可期待一蹴而就。
正威集团大文化事业群总裁陈鹤平:
非常看好广东-香港的合作前景,深圳有闯、实、干、创的精神,在助力合作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京港学术交流中心总裁助理陈锦云:
两地政府和业界都希望推动融合发展,可以使业界机构推动、磨合,总结经验反馈政府,再深化融合。
前海创新研究院院长陈坤耀教授:
珠三角和香港的合作模式在我看来一直以来都是一样的———珠三角作为试点,政府给予新的政策,香港支持这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香港和珠三角的合作应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行,互信共赢,合作互利。
【记者】李骏
【来源】南方都市报